APP下载

浅谈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8-07-12

时代金融 2018年30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精细化资产

王 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资源管理中心,上海 200129)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卫生部门财力投入的不断增加,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在其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固定资产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国家的财产,是医院所能拥有和控制的,能为医院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开展各项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发展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经济资源[1]。目前,各公立医院虽然普遍形成了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但现有的这些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往往着眼于如何来保障医院日常运行,而忽略对固定资产的运营效益、使用效率、配置科学性等方面的关注,甚至有些还过于粗放。在深化“十三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式下,公立医院唯有在运营管理上练好“内功”,才能为“医改”顺利完成创造有利条件,进而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所以,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公立医院通过挖掘自身潜力,提升医院运营效率、达到有效控制医院运营成本的目的。

二、目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心还停留在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上,比如: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防止固定资产毁损和流失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在于优化国有资产服务效益。现阶段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缺位、管理理念上滞后等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国有资产实现最优配置和最大限度被利用。

(一)资产管理环境仍需进一步改进

1.管理制度方面。部分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制度由于形成的比较早,已跟不上现有的资产规模和资产管理的理念;另有,制度中部分条款制定的比较粗放,在实践中缺乏可指导性,无法指导实际工作;再有,各类资产管理制度在制定时,往往把重心放在如何规范日常管理上,缺少对于资产管理考核、资产监管等环节的考虑,这即相背于当下资产管理的理念,有为运营管理不到位和内部监督缺失埋下伏笔。

2.资产分类方面。国家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分类(大的分类)已经做了规范和统一。但各医院的固定资产细化分类还不统一,尤其是在末级分类上,造成统计口径的不一致,不利于管理部门的统计和管理。

3.资产管理人员方面。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人员配置上受制于编制等诸多因素影响,部分资产管理人员由没有资产管理专业背景的医护人员兼职,间接的影响了资产管理专业化的程度。

4.资产理部门方面。一般来讲,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由财务部门承担,固定资产的物资管理由设备部和后勤保障部门来承担,各科室是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者。如何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动态有效协同成为当前固定资产管理新课题之一。

(二)资产管理手段仍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医院普遍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负责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但各医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大都是基于自身工作环境开发的,用的软件不统一,系统中选取的要素也不经相同。这样一来,会给对区内医院资产进行业内横向统计与分析时带来困难,无法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财政部门作为公立医院主管部门之一,是有一套专门的医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其设计初衷主要是用于日常的财政数据统计。该系统虽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没有充分考虑医院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医院日常管理的需要。

(三)对资产效益评价不重视

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还是着眼于保障医院日常运行,而对固定资产的效益情况和使用效率分析,以及相关的考核和监管等方面关注比较少。发挥不了各项指标评价作用,无法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有些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对医疗设备的效益情况分析,将不仅有助于完善医院管理,也有助于缩短就诊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加社会效益。

(四)资产使用效率不足,配置科学性尚欠

医院资产使用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有些设备或医疗用房被闲置,部门间调剂较少[2],导致使用不饱和。另外设备功能尤其是医疗设备的高端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效用[3]。由于缺少管理数据的支撑,让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编制和资源配置上往往缺乏科学性,使得盲目购置、资产闲置等现象仍有发生。另外,从区域管理角度来看,尚缺少一套统一资产调配机制,对于区内各公立医院的闲置资产无法形成合理流动,降低了国有资产利用率。

三、完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目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呈现出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专业性强的发展态势。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必须从粗放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另外,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被广泛使用,加之信息化环境下大数据运用的引入,为实施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使得对管理目标进行科学量化和客观评价成为了可能。

(一)完善管理环境

首先,医院在制度上应该涵盖固定资产管理各个环节,包括预算完成情况、考核机制、监督情况等,把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纳入到制度中。其次,要求区内医院完善固定资产的细化分类,做到规范统一。既便于对医院资产进行查询和统计,也为今后开展区内的资产调拨创造环境。应建立以区主管部门为主导的第三方考核和评价机制,对区内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便于主管部门掌握区内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情况和实施行政监督。由于第三方的参与使得考核和评价较为客观,加上主管部门的介入,确保了考核和评价不会偏离资产管理的总目标。积极开展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对区内资产管理人员的强化培训,达到提升其资产管理理论知识和统一规范业务操作的目的,以弥补部分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的缺陷。

(二)加大信息化投入

高效的管理,却少不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实行资产管理的全程信息化:从固定资产采购入库开始直至报废的整个实物生命周期纳入信息化管理,同时还要包括对应的入账价值、运维成本、使用年限等经济数据。建立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过程跟踪,以实现固定资产各时期实物形态和资产价值的动态协同。除医院外,卫生部门、财政部门、国资部门也是医院资产信息使用者。在设计之初,信息化工作就要充分考虑各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便于信息的共享利用。一方面,要考虑各职能部门对于资产相关数据的需求,如:财政部门关注资产预算情况、卫生部门关注资产配置情况、国资部门更关注资产完整性。要让各部门能通过系统及时地了解资产占用情况,配置情况,同时通过系统监督资产的安全完整。让信息系统能为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发挥系统的最大效益。另一方面,要考虑资产管理系统数据能与各职能部门系统有效衔接。随着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医院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需要医院在各自的系统里填报相关资产数据。由于管理部门系统不尽相同,医院在上报数据时,往往会产生在各系统中重复填报的情况。所以,在资产管理的全程信息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以减少重复输入数据情况的发生。如果资产管理系统数据能与各职能部门系统实现有效衔接,可以使得各职能部门及时掌握医院的资产情况,提高管理效率。

(三)强化资产效益评价

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这就不仅要求医院合理配置资产、加强管理监督,还要求医院提高资产运营效率,以有限的卫生资产,为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健康服务。做好资产精细化管理需从采购环节入手。固定资产采购前,要明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实际需求、医院资产总体结构情况、当下医院财力情况等因素,科学制定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尤其是对于大型的医疗设备,还要在购置前建立论证制度,对设备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论证。从源头上减少闲置、盲目购置等现象的发生。做好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运用指标分析的方法,分析资产运营情况。选取指标时,以那些能够反映资产运营效率、效益、效果的财务指标为主,主要有:资产增长率、资产收益率、设备台时利用率、设备完好率、资产总值、总资产结构、万元资产净收入、预算完成率等。同时也参考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医院服务人口数、门急诊人数等。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分析资产的使用现状,为医疗设备的管理、分配、购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建立调配机制

区域内公立医院实行了相对统一的管理模式,加上资产又具有使用权和所有权可相分离的特性,在区内实施医院资产的统一调配成为了可能。区内公立医院之间的固定资产调配工作,应由主管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来负责和协调。其根据公立医院的申请,借助于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对闲置资产进行统一调配,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二次配置。建立固定资产统一调配机制有利于即挖掘资产潜力,弥补了财政投入不足;有利于平衡区域内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四、结论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公立医院中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一方面符合新形式下公立医院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自身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公立医院通过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补好自身短板、夯实管理基础,以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为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精细化资产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