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是传统银行的变革机遇

2018-07-12

时代金融 2018年30期
关键词:区块银行金融

王 强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调查统计处,天津 300040)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余额宝、P2P(个人对个人)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形式加快了“金融脱媒化”的进程。这种“轻资产重服务”的模式使得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业务受到严重冲击,传统银行业的变革和转型迫在眉睫。受用户需求以及市场竞争压力推动,传统银行纷纷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目前,国内至少有30家传统银行已经对发展互联网金融进行整体布局规划。以中、农、工、建、交组成的大行梯队为例,工行布局“三大平台+三大产品线”,计划利用全行科技优势和金融实力,通过建立信息经营机制、探索直销银行运作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进程等有力措施,打造一个全新的“电子工行”(e-ICBC),确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领军地位;农行在组织架构內成立网络金融部,使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研发和推进更具独立性和专业性;建行依托“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的先发优势,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整合和创新,支持担保支付、在线个人贷款和账单分期,致力于打造国内创新型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尽管布局宏大,但传统银行在转型效益上却并不理想。在区块链盛行的趋势下,商业银行积极带头开发应用区块链技术,对当前中心化的银行系统进行改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二、区块链成为银行业变革利器

在中国,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发起的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China ledger)也于2016年4月成立,由11个区域的商品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及金融资产交易所组成,主要致力于研发符合中国法律法规政策、中国金融行业业务逻辑和监管制度的区块链技术及底层协议。

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和技术特点,而让国际金融巨头和国内商业银行应用区块链的真正动因,主要是以下三点:首先,降低成本和价值转移。商业银行的中心化集中式数据库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建设配套机房和服务器,终端维护和购置成本高;另一方面,大量的记账和结算工作增添了人工成本,同时增加了人为操作风险。而区块链技术基于多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记账规则,减少了银行的硬件购置成本,并通过智能合约简化手工金融服务流程,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借助区块链多中心化、公共自治的数据结构特性,能让交易双方在没有第三方信任中介背书的情况下开展经济活动,减少了信息传递成本,实现了全球低成本价值转移。其次,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中心化的资金周转与流通的中介机构,强调贷款用途的监测和追踪,但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不能实现资金流通的全球化监管。而区块链技术的多中心化特征,将每个用户当作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实现借款人与贷款人的点对点直接交易,省去了银行作为中间机构的信用担保,极大程度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并提升了贷前审批和贷后管理效率,实现资金流通的精细化管理。

最后,寻求创新盈利途径。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如此广泛,各行业都在寻求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有效途径,不仅在银行业和支付领域,在音乐、医疗、选举、非政府组织等方面也有积极影响。在金融领域,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加入对区块链初创公司的投资,或者与初创公司合作,其中既包括了银行,也包括第一资本(Capital One Financial)、花旗创投(Citi ven-tures)和费哲金融服务公司(Misery)等投资机构。在这样激烈的竞争背景下,银行需要寻求创新的盈利模式来开发金融产品和开拓市场。

三、区块链银行应用的优势

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同业竞争;二是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未来,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很可能演变为记账权之争。区块链平台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记账账簿,账簿本身并不具备价值,真正价值是体现在线下资产转化为平台上的数据所承载和传递的价值。

四、银行全业务链区块链解决方案

区块链对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变革体现在方方面面,从银行业务到交易参与方,再到金融服务各流程环节的优化,区块链技术可以为银行系统性地解决全业务链上的痛点。首先,区块链技术被应用于银行不同的业务线,从支付结算,到票据和供应链金融,再到“了解您的客户”(FYC)和反洗钱(AML)等风险管理领域,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和布局。支付结算方面,R3区块链联盟进行了跨境结算测试。瑞波(Ripple)的跨账本协议已经帮助银行间实现快速结算。美国思客公司(Circle)正致力于发展顾客到顾客(C2C)跨境支付平台。相比区块链初创公司而言,传统金融机构的尝试略显滞后,目前,摩根大通完成了货币结算的测试。韩国国民银行与Coinplug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测试国际汇款。票据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数字票据(以下简称“票据链”),是银行业在区块链上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合约应用。票据链借助区块链平台的价值传递,不需要特定的实物票据或是中心系统进行控制和验证,降低了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在KYC和AML方面,德勤应用区块链在KYC领域上颠覆了金融业现存的合规模式。链析公司(Chainalysis)也在反洗钱领域有了创新性的进展,成功地为多家银行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异常交易行为监测与分析系统。其次,区块链技术将改变交易参与各方的金融业务模式,提高业务效率。对于银行,智能合约的应用可以节省人工审查和记账成本,大量体力工作和知识型工作将被自动化处理,人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技能,不断向高精尖的工作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区块链可信任、可追溯的特点,可以作为可靠的数据来源,记录反洗钱客户的身份资料和业务信息;对于银行客户,银行不再是作为信用中介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贷款者和借款者作为区块链中的两个节点,可以直接发生借贷行为,双方的过往交易记录和风险情况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中,资金去向和借贷人资质目了然,达到信息的透明和共享自治。最后,区块链可以解决金融服务各流程环节出现的效率低、成本高欺诈和操作风险。

区块链技术在整个银行业的创新应用,目前还处于比较前线的层面。尚未确立成熟的技术平台方案,但是区块链代码源开放、无地域限制的优势会使整个网络格局实现分布式的互联互通,为全球化的普惠金融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银行业应当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并以此为行业发展的契机。

猜你喜欢

区块银行金融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