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企业“走出去”风险及防范对策

2018-07-12张元钊

时代金融 2018年30期
关键词:福耀东道国福建

张元钊

(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1)

一、福建企业“走出去”的宏观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中国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市场进行投资和业务扩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福建被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2017年福建省共备案和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48个,实际对外投资额16.7亿美元,规模居全国第十三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达23亿美元,占全省投资额的65.5%。“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对促进福建省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对外贸易及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必定有越来越多的福建企业走出国门投资。但在企业“走出去”时并非一帆风顺,往往既有机遇又有风险。2014年,福建福耀玻璃集团决定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设立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该工厂于2016年10月竣工投产,到2017年上半年,福耀玻璃集团在美国公司的利润为-1044.1万美元,亏损十分严重,这给福建企业对外投资敲响了警钟。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企业“走出去”的“五大风险”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包括东道国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干预、政治力量或政治事件对跨国企业经营的损害、政治环境的突然改变导致商业环境的改变等三个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其地缘复杂性和地缘政治矛盾都较为突出,沿线许多国家政局不稳定,一些政府在更替以后政策往往得不到延续。相当一部分沿线国家企业对我国企业戒备心强,当地民众和媒体审视我国企业的眼光也更为苛刻,部分国家国内政治的对立、极化。以福建投资项目较多的东盟为例,2017年,福建企业对东盟投资项目23个(含增资项目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2.7亿美元,占到福建对外投资金额的64.7%。而东盟部分国家由于曾经遭到美国殖民,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极易受到美国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而加大政府对中国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查。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是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经济结构、经济增速或经济政策调整等而导致企业收益率降低的可能,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风险。主要包括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会给福建企业投资成本和收益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二是货币政策分化风险。近几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国经济复苏乏力,其货币政策也逐渐分化。而“一带一路”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容易受到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而导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出现损失。三是市场风险。由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时间还较短,在面对国际市场的不完全信息下,企业应对能力可能较差,这可能使中国企业面临较发达国家企业更大的市场风险。

(三)法律风险

虽然企业“走出去”面临方方面面的风险,但由于东道国法制环境不佳或是对东道国相关法律理解不够准确是福建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需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在劳工雇佣方面与中国与很大的差异,且不同国家的税费等也差异较大。由于对东道国的法律、法规不了解,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常常在海外发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签证申请、经济纠纷等等方面的问题,在东道国被诉讼,遭受巨额损失。而当前传统法学的研究重视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其法律政策当前研究者关注度较低,这也给福建企业“走出去”带来一定挑战。

(四)文化风险

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民族、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带来的投资经营风险较大,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文化方面的冲突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的冲突屡见不鲜。例如,2017年6月12日,《纽约时报》刊文《中国工厂遇到了美国工会》,报道了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时遇到的困境——车间里的文化冲突!部分福耀玻璃美国雇佣员工认为,他们不经培训就被要求做危险工作,而且化学药品的提示标签是用中文写的,在与中国管理者的交流也不大顺畅等更严重的是,有11名福耀玻璃的工人向美国联邦安全与卫生署(OSHA)递交联名信,称福耀玻璃代顿工厂的工作环境不安全等等。这些都是由于投资方对美国当地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的纠纷。可见,如果福建企业在对外投资时不注重这些文化差异,将会给跨国经营带来很大风险,甚至会导致投资的失败。

(五)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由于外汇变动而导致企业经营支出或负债增加,资产和收入减少的可能性。以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汇率持续下跌为例,导致大量以美元估值的企业资产和负债遭遇很大风险。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人民币持续坚挺,但包括东南亚、欧洲、南美等很多国家的经济形势连续出现波动,货币相对人民币出现贬值,这导致许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收归国内的利润出现较大程度缩水。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企业“走出去”的风险防范

相比较而言,福建省民营企业众多,其承受对外投资风险的能力较弱,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为欠发达国家,其投资风险也较高,福耀玻璃对外投资亏损已经给众多的福建民营企业敲响警钟。因此,福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应加强风险防范。

一是要了解东道国相关法律。如果对东道国法律不熟悉,就无法防范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福建企业要想真正“走出去”,就必须熟悉利用各种国际规则和各国相关法律法规。因此,福建应组建专业化的法律顾问团实地到东道国调研,了解其资产经营、产业经营等方面的相关法律,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法律风险规避措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要加强人才引进。缺少通晓多国文化、熟悉国际化经营运作,懂管理能信任的国际化人才是福建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人才是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此,福建应加大力度引进一批熟悉国际商务、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的高级人才以及善于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甚至是语言类的专业化人才,为福建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要完善中介机构。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国内专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中介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标也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因此,要加大力气培育一批专业化的跨国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提升金融保险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国际化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企业“走出去”。

四是要加强投资项目评估。获取有效信息是企业成功实现参与“一带一路”的第一步,信息不对称不仅直接导致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也容易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投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对外投资之前,不仅应了解东道国现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基本情况以及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且要综合分析和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等,做到科学化决策。

猜你喜欢

福耀东道国福建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奥巴马制作《美国工厂》,福耀大喜临门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规制权的新发展
福耀玻璃可提高分红比例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