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地方保护与经济发展

2018-07-12阚占菊

时代金融 2018年30期
关键词:京津冀金融区域

阚占菊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0)

即使京津冀经济基础相近、文化相通且地域相邻,但是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京津冀地区之间逐渐增大了差距,并没有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经济增长率上来看,北京一直高于河北与天津,并且增速呈现出扩大式的趋势,河北与天津的经济增速刚开始及基本相同,之后也呈现出日趋增大的形势[1]。北京的金融发展水平高,其经济发展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河北金融发展较为落后,其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较为缓慢的发展。之所以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没有推动其经济的协同发展,金融一体化水平低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分割了金融发展。当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金融一体化怎样促进其经济协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

金融领域主要分为银行、保险以及证券,对金融行业而言这三大行业是核心组成部分。在金融行业发展中银行是基础性行业也是核心行业,金融发展中银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其能够充分调动社会闲散资金,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提升,实现资金流动性的有效调节,这是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工具[2]。京津冀地区在近些年来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发展,但并没有增加银行机构数量,但却与时俱进不断实现优化发展,通过业务办理专业化、服务质量提升以及产品创新等手段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促进行业优化性的提升。除此之外,在金融领域中保险行业是规模最大的行业,国家致力于对国民认识保险给予积极引导,保证人人都能有效合理的使用保险。京津冀地区保险机构得到了稳定发展,数量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但是因为三地地区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北京保险行业发展要优于河北与天津,拉大了三地之间保险行业发展的差距[3]。相比较保险行业与银行来说,证券行业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在经济发展中证券行业是十分重要的调节手段,能够聚集资本并有效分配,实现对经济的有效调节,证券行业在三地之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北京证券行业发展要远超于其他两个地区。

二、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内服务能力较为低下

金融一体化直接影响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且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而言,金融一体化是其重要基础内容,虽然当前京津冀地区金融行业得到了飞跃发展,但整体服务能力较差,无法有效协调三地之间的差异性,三地更不能实现共同发展,很大程度上造成区域内金融机构不能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地区发展,具有较低的服务能力。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还未形成全统一协调的发展模式,信息共享模式还没有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经常造成业务办理消耗过程时间的情况,结算环节十分滞后,三地之间无法实现串换办理,直接阻碍了区域间金融服务能力,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4]。因为三地金融业务还各为一体,即使三地已经成为同一经济发展区,但其之间存在的较大发展差距,造成了三地无法有效融合,天津、北京因为金融手段先进、经济发展迅速,金融模式完善且金融管理理念先进,相比较而言河北省较为落后,无法实现三者间的有效融合,不同统一三者之间的业务办理,造成业务办理时精力与时间的耗费,造成区域金融服务能力的弱化,减慢了区域内资金流动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无法实现三地之间企业的积极交流与合作。

(二)区域内恶性竞争

若然现阶段京津沪经济发展区域已经形成,但各地区之间缺少相应的协调合作,反而加剧了三地之间的竞争。在三地还未共同发展时以地区为分界各自办理本区域的业务,但是在划分区域经济之后,业务开始增加,三地金融机构都想要发展,就出现了资源的恶性争抢,北京与天津之间最为明显,因为河北地区不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所以北京与天津两地区参与了资源竞争。虽然三地进行了区域的统一划分,但却没有实现金融行业的统一协调,仍然以各自为主体进行发展[5]。北京与天津都想成为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所以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具有相似性,两地之间重复发展造成了金融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两滴竞争力的加剧。京津冀地区区域金融合作机构较为缺乏,很难在业务上实现三地的统一协调,无法团结合作、明确分工、共同发展。

(三)金融发展具有较大的差距

北京作为我国经济文化中心与政治中心,科学技术水平、金融行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越以及优质人才较为集中,因为北京资本较为丰富,金融行业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飞跃发展,已经超越了我国很多省份与地区。天津经济发展能力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较强,因为区域位置十分优越且是直辖市,受到外商投资的青睐。在存货款资源上,天津要弱于北京,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增强[6]。相对于北京个天津来说,河北金融发展较为落后,但是河北地区具有极为丰富的金融待开发资源,未来发展具有极为广阔的空间。在三地之间,北京是资金最大的集散地,能充分利用资金,促进资金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并实现资金的迅速配置,河北与天津在这一方面无法与相比较。

三、地方保护及金融一体化对京津冀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地方保护对京津冀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地方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京津冀地方保护对各自经济发展的影响、历年来京津冀地方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由于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及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将其个体异质性因素给予有效剔除,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刻画出京津冀随时间变化的基本特征与地方保护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应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计量分析。地方保护在1998年至2000年这几年间对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1998年发生了特大洪灾以及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极大冲击了国内宏观经济,三地结合自身实及发展情况制定了相关保护性措施,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大程度上对京津冀区域协调性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此外,1999年在国企全面改革也对京津冀区域发展产生了影响,很多企业在改革中兼并重组并进行了改制,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必须要加大对经济干预的强度[7]。地方保护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而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必须对地方保护和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给予充分全面的考察,从而获取更加准确而客观的结果。地方保护不仅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地方保护对金融一体化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二)信息共享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信息共享体系是促进区域金融资源增强其流动性,还能够紧密联系三地的经济运营,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到来,三地之间能够共同应对,防范风险能力较强。金融共享平台的建立也至关重要,能够共享金融资源及金融业务等信息,为三地营造出更多合作机会,从而促进京津冀三地经济收入的增加。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分为社会信息、政府层面以及金融监管三个部分。建设社会信息共享平台需要注重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效信息的及时收集,对企业发展动向给予全面掌握,促进企业之间实现有效合作,促进经济的飞跃发展[8]。政府信息平台必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政府的积极作用与主观能动性,有效联合三地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三地金融行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促进共享信息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与真实性的提升,增强整个监管工作的严格性,确保京津冀地区金融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建设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时要保证一行三会的分工合作,对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共享,加大将管理力度促进监管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信息共享体系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三地之间金融行业的联系,促进区域内金融资源流通的加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保护与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发展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地方保护对金融一体化发展产生了阻碍,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文章主要围绕着现阶段我国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地方保护及金融一体化对京津冀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探讨,目的是为了明确京津冀地区地方保护、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促进我国京津冀地区得到持续性的长远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华北地区实现经济的繁荣。

猜你喜欢

京津冀金融区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分区域
P2P金融解读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