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7-12李春仙

时代金融 2018年30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户精准

李春仙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对贫困问题的认识,是开展扶贫研究的基点。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后来又经过多年的探索,如今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系,成为指导精准扶贫的指南。

一、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本人近一年时间考察了全国不同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今年又在全国农村地区发放了1000份问卷。结果发现:精准扶贫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精准扶贫理解不透、认识不深,导致扶贫政策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户,甚至许多地区存在在扶贫上走后门,结果扶贫资金没有真正到达真正的贫困户,扶持的不是真贫,何况还有相对贫困人口,结果年年扶贫,年年有贫。

二是扶贫方法单一,只是单一的政府责任,缺乏贫困户的互动机制。扶贫效率低下,存在着驻村帮扶工作队仅仅是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法。许多地方只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有大刀阔斧的真干。

三是扶贫已到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对贫困户的持续关注和能力开发建设方面,大规模的救济式扶贫最多的是授之于鱼,给资金、给贷款,缺乏的是授之于渔,更要培训他们脱离贫困的能力和技术,才能长久走出贫困。

四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返贫现象。由于农村养老保障比较低,存在年老返贫,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很少,存在因病返贫,由于农村存款比较少,存在因学返贫等。

二、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脱真贫”与“真脱贫”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消除绝对贫困人口阶段,即“脱真贫”。“脱真贫”是对纳入贫困范围的人口进行帮扶,这一阶段的脱贫标准是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是否满足现行标准。

第二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缓解和消除相对贫困人口阶段,即“真脱贫”。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真脱贫”的标准不仅是人均收入的明显提升,而且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相对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的稳定增长,奠定相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坚实基础。

(二)实事求是地激励式的扶贫

激励式扶贫将扶贫主体由单一的政府责任改为政府和农户的双主体责任,有助于解决无条件的物质供给和转移支付时产生的免费给予与理应获取的消极影响,从政策层面通过干预来激励贫困人口采取主动脱贫的有效措施,提高政府的扶贫效率。激励式扶贫将扶贫主体由单一的政府责任改为政府和农户的双主体责任,有助于解决无条件的物质供给和转移支付时产生的免费给予与理应获取的消极影响,从政策层面通过干预来激励贫困人口采取主动脱贫的有效措施,提高政府的扶贫效率。

(三)对贫困户进行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

自我国1986年扶贫以来,先后经过五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果,易脱贫、能脱贫的都已摆脱贫困,剩下的多是位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深度贫困人口。深度贫困人口所在地经济不发达,商业文化缺失,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这些区域的贫困人口收入仅能勉强维持最低层次的需要,无法满足住房、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要实现真脱贫的长期目标,需要探索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的内在机制。在对贫困人口进行救济式扶贫的同时,提升贫困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多的授之于渔。

(四)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返贫的发生

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使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高由于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让大病基金真正发挥作用;建立助学金制度,让贫困的孩子都有学上,杜绝因学返贫的现象。由于我国现行扶贫标准执行的是统一的收入贫困线标准,实际上存在着处于贫困线边缘而未被纳入贫困范围的人口,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纳入贫困范围的人口和未纳入贫困范围的人口可能发生动态变化,要防止已脱贫但由于外在冲击等原因重新返贫的情形发生。

(五)绿色扶贫是大视野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是精准扶贫的大视野,为我们今后的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向,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要污染青山绿山,才能将青山绿山变成金山银山,将绿色扶贫理念贯彻下去,实现秸秆还田,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产业扶贫方面如此,在异地搬迁方面更是如此。异地搬迁的迁出去是生态环境最容易遭到破坏的地区,要注意保护环境,在生存条件改善的条件下要让环境更加优化。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为了效果明显,最好引入市场机制进入生态扶贫,对绿色扶贫好的进行奖励激励,对不合格的进行惩罚,要授之于渔,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的绿色发展观念,在他们的思维和习惯中注入绿色发展的理念。教育扶贫也是精准扶贫的一个方面,对精准扶贫地区的学生和老师要加强绿色扶贫理念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带动精准扶贫地区的群众的绿色生产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让他们在寻求致富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绿色发展的意识,在实现脱贫致富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康扶贫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面,要通过平时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降低贫困发生率和因病因残返贫率。在兜底保障扶贫方面,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也是精准扶贫的很大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环境保护类设施建设。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户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二首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