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志的我国古代城市特色空间营造研究
——以明清歙县古城为例
2018-07-12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一、引言
每一座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空间形态。而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的传统城市逐渐失去其特色,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了延续中国传统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竞争力,挖掘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十分必要。目前,对于历史上的都城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北京、西安等,对于古代地方城市的关注还不够,而恰恰正是数量庞大的地方城市体现了空间形态的多样性。
二、古城概况
本文以发展较为成熟的明清时期徽州府城和歙县县城为研究对象,地理范围即现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历史城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歙县。自隋义宁(公元617年)至清末,歙县一直是地区的政治中心。明清时期的徽州府城最初是在由歙人汪华在隋末所建,此后又多次改建修缮。北宋宣和年间,因方腊起义,府城被烧毁,治所迁至府城西北,又因水利不便,一年后迁回旧址。直至明代,府城的建设已基本定型,而歙县县城一直附郭为城,并未有建城之役。为了抵御倭寇,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知县史桂芳筑县城,至三十九年建成,县治不再附郭。
三、特色空间营造
“城市特色空间应当是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体现地方文化的、表现时代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杨保军,2013)”本文从四个不同尺度来分析歙县古城特色空间的营造。
(一)山水形胜
《荀子·强国》云:“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徽州府志》记载当地形胜为“天都诸峰高插北霄,紫阳余麓横绝南港,为达人之大观”,“黟山四水前奔,遥遥不绝,蜿蜒如龙,紫阳问政二山矗起东南,势若飞凤”,《太平寰宇记》记载:“歙,翕也,谓山水翕聚也”。古城东倚问政山,北靠玉屏山,府县两城以斗山为界,西干山和紫阳山位于城南,与古城隔水相望。扬之、布射、富资、丰乐四水合于练江,绕古城西而南下浙江,为新安江主要支流。可用“五峰拱秀,六水回澜”来形容此地山水形势。
图1 山水形势
图片来源:自绘
图2 城池形态
图片来源:乾隆36年《歙县志》
(二)城池形态
府城城墙始建于隋末,至明朝基本定型,南北亘斗麓,东据斗山之巅,而西阻练溪之上,尽斗麓,平地南北长而东西稍狭。有城门五座,即东门德胜,南门南山,西门潮水,小北门镇安,大北门临溪。并在城外东西北三面开潦池(护城河),只有城的南面和东南面由于山势险要,没有挖壕。歙县县城在明嘉靖时期才开始修建城墙,南接郡城之南山,东南践天马山,挨屏山之左支,上紫芝山东北,直下迎恩山,又起而凿石壁,迤西接风云山,抱玉屏之上游。辟四门,南门紫阳,东门问政,北门新安,西北门玉屏。至此,府城与县城并峙,形成近似“∞”的形态。
对于如此重要的建筑,古人在选址上颇具匠心。始建于城南,“倚山瞰溪,旁为风泉”,后“以书院地与古郡学地两易,取溪山伟观为明明德堂”,再“以其地卑湿,白于总府,复迁南阜旧壤,接乌聊山脉,拱向紫阳,尤为一郡山水胜处”,洪武年间,“移建于县之右,旧西向改南向,与紫阳山为正,应中为堂”。紫阳书院历史上多次搬迁,但在选址时都考虑和周边山水的关系,朝向紫阳山,位于形胜之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徽州府城和歙县县城空间的分析,发现古人一直将城市周边的自然山水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的各个层面,而正是这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创造了我国古代城市的特色空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应当重视特色空间的营造,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