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财政部门对社保资金的内部监管

2018-07-12徐海军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资金部门

徐海军

一、财政部门社保资金监管概述

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之初,政府将对社保资金监管的权利下放到人社部门。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社保资金管理上要应对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为更好地实现社保资金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作用,减少社会保障中的各项风险,政府于97年开始推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将社保资金列入财政专户,实现社保资金的专户管理。各地方政府在依据国家社保资金总体管理方案的基础之上,探索各部门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社保资金使用、管理模式。以人社、财政部门为主要监督主体,重视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强调内部控制作用的全面化、立体化、多方位的监督体系逐步建立。

对账工作是社保资金管理中重要的工作环节。社保资金对账工作一般包含三个重要方面,一是与银行的对账,每月15号前,财政部门要与银行进行上月总账的核对。二是与社保经办部门之间的对账。在对账的过程中,财政部门要将社保经办部门所需要的信息及时提供给对方,保证对账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对账的总结评价。对对账工作进行总结是在总结评价的基础上,财政部门可以进一步修订社保资金管理方案中存在的不足。

二、社保资金内部监管现状

1.监督、管理环境较差。依据社保费用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保障部门或人社局负责社保资金的征缴与监督检查工作,承担着双份责任。监督、管理机构的重叠使得社保资金运用过程中问题频发。人社局对自身社保费用的征缴工作进行监督,降低了监督原本应该有的效果,在监督环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内部员工道德自律性降低时极易凭借监管的漏洞挪用社保资金,监督原有的保障管理环节廉洁高效的目的得不到践行。其次,在借助社会公众力量进行社保资金监管的路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社局在透明化工作流程、宣传社保基本常识、公示社保管理情况方面还有待改进。大部分居民对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具体管理情况了解甚少,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政府该方面的工作情况,社会监督管理机制受阻。

2.社保资金增值保值度差。目前社保资金的管理主体还是政府,从社保资金的征缴到社保资金管理到对社保资金的使用监督再到投资经营,所涉及到的主体都属于政府的范畴,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政府全部包揽、一手负责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其弊端日益突出。政府相关部门与专业资产管理组织相比,其内部人员的资金投资管理知识贫乏,管理经验不足,应对市场风险以及资金管理风险的能力较差,征缴上来的资金很难实现增值保值。其次,原有的社保资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对其投资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定,要求其只能购买国债或者将社保资金存放于银行,新调整的社保法律虽然适当放松了社保资金的投资范围,但对于实现社保资金增值保值来说还是不够,在银行利率节节下降的阶段,社保资金的增值目标遥遥无期。最后,原有的社保资金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应于现阶段的监管现状,随着社保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保人员缺乏,很难满足大规模的业务需要。人作为实现社保资金增值、做好社保资金管理的基础元素,人员的缺乏使得一切社保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三、加强社保资金监管的策略

1.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严密的监管大环境是保障财政部门做好社保资金内部监管的必要手段。与社保资金工作相关的部门颇多,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他部门的监管力度的强弱势必会影响财政部门的工作,而健全各部门监管体系、划分各部门管理职责、营造有利于社会监管的大环境是应对上述问题的必要举措。政府相关部门要借助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捕捉到社保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信息。对于社保资金管理中所遇问题及时沟通,调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力量实现社保资金监管、征缴、管理的协调,而不仅仅将社保资金纳入到财政局社保处,使其承担着监督和管理的双向职能。

对于社保资金的使用、支付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公开,一方面为其它政府部门的定期监管提供材料,利用好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集各方优势实现内部社保资金管理问题的搜查,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财政局社保处内部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社保资金的使用管理流程,规范社保资金相关业务行为。以提高内部员工社保资金管理意识为起点,通过开展座谈会、报告等活动提升相关员工的监管能力,做好社保资金管理的人员储备。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细致的分析,制定责任划分明确、分工合理、内容翔实合理的岗位说明书,指导员工开展工作,确保社保资金管理工作高效运行。同时,实现社保资金的监督检查离不开审计环节,其要求社保处内部要建立起监督范围大、规章完善、基础坚实的审计系统。资金支付审批业务的开展要严格依照预先设立的科学化、合理化、简洁化的流程进行,支付金额与社保资金使用计划相符,各项审批材料要进行及时的归档。

2.做好专项专户管理。在社保资金管理进程中,专项专户模式是国家应对社保挑战、不断完善社保监管的重要见证,是约束社保资金使用、提高社保资金运用效率的重要方式。做好收支两条线的相关管理工作,通过制度化、合理化的规章确保社保资金发挥其作为专项资金的作用,进一步实现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要。财政部门首先做好社保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对资金使用流程进行科学化的设定,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并将合适的人员安排至相应的社保资金管理岗位,使其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其次,财政部门对于社保资金的利息和增值事项要恪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杜绝自行将利息进行分配等情况的发生。最后,要想做好专项专户的社保资金管理工作离不开内部财务制度的健全。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实现对员工财务管理工作的约束,规范员工的财务行为,提高社保资金预决算方案的内部监管强度。

四、结论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涉及范围颇广,社保资金是该体系顺利运行的物质基础,是我国民生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为人为服务理念的基础途径。自社保资金出现以来,国家对其高度重视,从法律、财政等各环节入手,不断完善与社保资金相关的管理条例和使用规章,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12年,政府相关部门对社保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对社保资金专项专户的管理模式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促使财政部门提高对社保资金监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监管质量和工作效率。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社保覆盖范围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社保管理的完善速度,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内容的不断充实,因内部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而引起的问题频发,阻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影响了人们的体验度和满意度。提高财政部门社保资金管理意识,建立科学化、信息化、全面化的社保资金监管体系是应对种种挑战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资金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