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全域旅游发展的探讨

2018-07-12

质量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域导游贵州省

魏 玮

(贵州省质量发展服务中心,贵阳 550003)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推进全域旅游是贵州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新定位,贵州旅游发展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快速转变,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6年,贵州把大旅游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块长板”之一,提出要把旅游业做优做强,尤其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展满意旅游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同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联手中国旅游大数据联盟机构共同发布的“全域旅游国家发展指数”测评结果显示,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程度及水平走在各地前列,贵州省排在省域的第9位,贵阳市花溪区排在县域的第11位。[2]

1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1.1 旅游发展情况

2016年,贵州旅游总人数5.3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1.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3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1.3%;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10.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实现旅游总收入5027.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年末5A级景区4个,数量与上年持平;4A级景区70个,比上年增加10个。贵州旅游资源大普查中,旅游资源单体登记82679处,其中,已开发或正在进行规划、开发31053处;未开发(新发现)51626处;优良级旅游资源7607处。优良级旅游资源中,已开发或正在进行规划、开发4918处;未开发(新发现)2689处。[3]旅游资源分布图见图1。

图1 贵州旅游资源分布图

1.2 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1)黄果树、龙宫、屯堡三景区抱团发展全域旅游

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贵州省的安顺市和遵义市、贵阳市花溪区等地共11个地区入选,被优先纳入国家旅游改革创新试点示范领域。2016年8月,贵州省安顺市举行黄果树旅游区挂牌仪式,安顺市境内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和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合成黄果树旅游区,整合资源,抱团发展。黄果树是贵州地标性旅游景区,龙宫景区造化神奇,走进屯堡又能让人瞬间穿越600年,三大景区的整合,就像“珍珠”串成了“项链”,也让安顺成为了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者,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全域抱团发展。[4]这既是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又是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大举措。黄果树旅游区挂牌后,景区迎宾大道扩宽1倍、设施日益完善,石头寨、滑石哨等村庄声名远播,酒店、宾馆拔地而起,游客纷至沓来,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

(2)开展文明旅游活动,营造全域旅游环境

为加快推进贵州省旅游产业大发展,促进全省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贵州省加快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先后制定《贵州省旅游行业“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方案》和《贵州省“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旅游景区专项考核实施方案》,并在黄果树旅游景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启动仪式,掀起“为中国加分·为贵州添彩”的文明行动,为全域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贵阳市、遵义市等市(州)制作大量文明旅游公益广告、海报、宣传册,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19”中国旅游日,在广场、公园等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在全省开展“青年文明号”和创建先进文明单位活动中,向国家旅游局推荐14家“青年文明号”单位和8家文明旅游先进单位。通过“大培训、大排查、大竞赛”活动开展,评选了一批优秀旅游企业和酒店、旅行社、乡村点服务之星。2016年贵州省旅游满意度综合指数为75.2分,营造了文明、有序、安全、便捷的旅游环境。

(3)抓好旅行社和导游管理助推全域旅游

按照国家旅游局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精神,贵州省积极探索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的规定,取消导游年审制度。建立专家导游机制,聘请对贵州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学者、教授参与导游讲解服务。建立导游市场评价机制,将导游收入与游客评价挂钩。开展导游服务技能竞赛,积极推进《贵州省旅游质量提升计划(2014—2017)》的实施。

2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2.1 旅游气候优势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东北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具有得天独厚旅游气候优势。[5]

2.2 旅游资源优势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优良生态环境、原生态民族文化、古老历史、自然景观、美丽乡村、山地物产、红色革命文物等构建了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的优势。

(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性。各类地形兼备,江河湖泊众多,生物品种丰富,自然景观雄奇秀丽,加之17个世居少数民族古朴浓郁的风俗风情、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珍稀的古迹遗存,人文景观异彩纷呈,堪称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资源宝库”。[6]

(2)旅游资源地位的不可替代性。一些民族文化和民俗艺术形式,如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誉为“东方的咏叹调”的侗族大歌,誉为“东方迪斯”的台江苗族的反排木鼓舞,还有苗族的“飞歌”、水族的“铜鼓舞”等等,独具魅力,堪称人间瑰宝。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品位高,而且垄断性、独特性强。[6]

(3)旅游资源的原始神秘性。贵州自古就是偏远之地,大多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的原生态保护较好,原汁原味浓。在贵州除了有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外,还有花溪镇山村、锦屏隆里、黎平堂安村民族生态博物馆,均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原生态。[6]

3 贵州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缓慢

服务不规范,缺乏专业性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用餐环境及卫生状况不好,服务态度不佳,部分旅游景区周边和旅游集散地的社会餐馆及夜市摊点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全域旅游的标准化建设跟不上“井喷式”发展需求,影响了旅游能力的提升和旅游质量的提高。

(2)全域旅游城市形象树立不足

中心城市是全域旅游的“门面”,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旅游城市,应更加注重道路交通、公交系统、盲道等建设。部分旅游集散地车辆乱停乱放,一些旅游客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意识和态度较差,车容车貌不整,大量“黑车”畅行无阻,拉客、载客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城市的公共形象符号,也是全域旅游的重要要素,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

(3)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由于旅游从业人员跨业流动性大,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不稳定,人才培养难以形成合力,故贵州旅游人才资源在量和质上都难以满足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全域旅游涉及各行各业,对旅游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滞后的旅游人才体系建设,严重制约了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4 贵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

(1)加快建立旅游市场服务监管平台

按照“能用、管用、好用”的要求,完善“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加快建立旅游市场服务监管平台,提升旅游市场监管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利用大数据创新旅游监管服务体系,准确评估旅游行政部门服务绩效和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服务质量。

(2)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责任

建立旅游安全救援中心,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建立专、兼职的紧急救援队伍。加强对交通枢纽、旅游景区、酒店及大型活动场馆等人群聚集区域的消防应急、反恐防暴和防范救援能力。加强对饭店、景区、娱乐场所的电梯、索道、观光车辆等设施,以及漂流、露营、攀岩等特种旅游项目的旅游安全监管。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隐患排查,完善标志、标识及安全防护设施。

(3)建立健全旅游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旅游行业失信惩戒制度,健全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依托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定期公布违法违规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记录。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督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信用评价机构,通过信用记录和信用信息的公开,约束旅游市场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失信旅游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4)深入开展文明旅游工作

巩固“文明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成效,把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与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媒体、景区、饭店、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巴士等平台,刊播公益广告,提醒旅游者遵守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行为指南,自觉抵制参加“不合理低价游”,积极引导诚信经营、文明旅游。

(5)大力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

旅游标准化建设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全面提高旅游质量、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适应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要尽快构建贵州全域旅游的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旅游的相关标准,开展贵州全域旅游的标准化建设。以“大扶贫+”旅游标准化,促进贵州旅游扶贫建设;以“大数据+”旅游标准化,促进贵州智慧旅游建设;以“大生态+”旅游标准化,促进贵州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建设。

5 结语

贵州全域旅游的兴起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潜在的问题、可能的矛盾将逐步浮出水面,要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把市场规范与产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发展与管理一同谋划,在规范市场、优化服务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贵州旅游业综合竞争力。[7]

猜你喜欢

全域导游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黄希川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