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坦然面对死亡

2018-07-12陈世高

长寿 2018年5期
关键词:两手空空立遗嘱生死观

文/陈世高

无生之物,有成有毁;有生之物,有生有死。人固有一死,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由之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谁也不例外。这事最公平。

但乐生恶死,人之常情。死亡,对很多老人来说是个晦气、不吉利的话题,有人害怕死亡,忌讳 “死亡”二字,避之唯恐不及,故都不愿谈及。

我就不这样认识。我知道,怕死没有丝毫用处,怕死也得死,与谈不谈毫无关系。

我最亲的人母亲、姐姐、大哥、大嫂、二哥,一个个相继走了;我的同事、好友年龄相近者的绝大多数,也已经离开了人间。我今年已经是86岁的高龄老人了。有报道称,2017年全国人口平均寿命是75岁;上海是我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城市,2017年人口平均寿命达到83.37岁,我都超过了。我享受到了这样的高龄,感到很知足。所以,我不怕死。但我已经是风烛残年,故要在这有限时间里,做一点儿事情。

我对儿女立遗嘱说,当我重病治疗无效时,就不再继续做不必要的治疗,不要浪费药品和钱财,把这些资源留给社会和家庭。

我没有什么遗产,就有一套比较像样的房子。我的一个孙子患先天性脑瘫,生活不能自理,这套房子就捐献给他,别人照料他时可作为回报,这样大体上能心甘情愿。至于身后的存款、抚恤金等,则由其他儿孙按法律继承。我是两手空空而来,也将两手空空而去。我死后不举行任何告别仪式,一切从简,甚至不保留骨灰,将骨灰倒入田地里以肥田,让我回归大自然。

坦然面对死亡,这就是我的生死观。

猜你喜欢

两手空空立遗嘱生死观
两手空空更好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继承权”新规来了!
没有红虾
没有红虾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途径
岁杪感怀
逆行者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