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工业遗址资源景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以佛山南风古灶国际创意园为例
2018-07-12
(广东财经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旅游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320)
1 前言
工业遗址凝结着人类智慧、力量以及某一段历史时期的真实生产生活场景,承载着工业历史和工业文明,无疑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即是于1857年由美国景观师奥姆斯特德将城市废弃地改造而成,此举开创了通过景观设计来解决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先例。20世纪80—90年代,对超大型工业遗址地的改造与再利用促进了城市的复兴。著名的例子有:由诺宜斯尔的梅涅巧克力工厂改造的法国雀巢公司总部、由伦敦码头改造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由瑞士苏黎世发电厂改造而成的城市艺术展览空间等。20世纪90年代工业遗址利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将工业遗址转变为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景观空间。典型案例是德国景观师拉茨设计建造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2009年,我国审议通过了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产业实践中,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主要形式是以保护和改造历史遗留的厂房和仓库等工业旧建筑群为基础,融入艺术、设计、商业等多产业元素,建成创意产业园。例如北京的798创意园区通过改建废旧工厂并注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打造成为城市艺术中心,不仅成为具有创意的文化旅游景区,还成为北京SOHO艺术聚落的主要集聚地;上海的1933老场坊由原工部局屠宰场逐渐发展成一个集建筑、工业设计、时尚、会展交易等多种产业形态为一体的城市旅游品牌;广州的T.I.T创意产业园由原成立于1956年的广州纺织机械厂改造而成,周边聚集着以服装为主题的各大品牌服装店、裁缝定制会所、时尚发布中心、酒店公寓等相关业态,形成了一个研发设计、文化交流、品牌传播的平台。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工业、商业、文化创意业与旅游休闲业呈现融合发展趋势,以工业遗址为基础、工业遗址景观为核心的景区不但可成为城市或区域的旅游休闲中心,而且可进一步以此为平台构建城市或区域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中心,乃至高端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特别是产业服务中心,从而延伸区域产业价值链,促进工业、商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集聚。佛山南风古灶国际创意园即为典型代表。
2 “产业价值链”视角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Porter[1]最早提出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包含输入物流、生产运作、输出物流、市场销售、服务五项基本活动,以及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四项支持性活动,这些活动相互联系,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即为企业价值链,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和目标方向。随着市场专业化分工和紧密化合作发展,对价值链研究逐步突破了单个企业范围。Kogut Bruce[2]用价值增值链从国家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能力间的关系分析了企业参与价值链某个环节的战略行为;Kaplinsky Raphael[3]在价值链模型中增加了公司间联系的因素,提出产业间价值链和产业内价值链; Porter[4]在企业自身价值链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价值链系统来分析企业、产业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研究。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Gereffi[5]提出了以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理论;1992年我国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为“再造宏基”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概念,用一个开口向上形似笑脸的抛物线来描述IT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存在不同的附加价值。同时,产业转型升级也被纳入到GVC分析框架中加以研究,但重点在产业升级层次和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方面。如Gereffi[6]认为产业升级可分为四个层次:产品、经济活动、部门内和部门间层次上升级;Humphrey、Schmitz[7]明确提出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四层次升级分类方法: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部门间升级;Bair、Gereffi[8]从促使地方产业集群更好地融入全球采购销售链条,促进地方服装工业增长的角度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集群;Kaplinsky、Morris[9]将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分为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四种类型;Gereffi[10]认为,在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领先企业(主企业)对价值链的治理能力可帮助地方产业网络顺利地实现阶梯式的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
图1 区域产业价值链升级分析框架
综上所述,有关价值链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产业、全球价值链三个层面,对区域产业价值链关注不够;有关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优化、价值增值、价值环节优化配置和产业层次、产业集群升级等方面,对休闲体验经济趋势下产业价值链面临体验延伸、体验增值、体验价值链创新重构关注不足,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探究。在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时代,区域产业集群之产业价值链面临服务升级,特别是体验服务升级。如融入旅游休闲体验元素,依托产业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形成工业旅游休闲中心,以及“微笑曲线”的前端服务(科创、文创、设计)与后端服务(展销、物流、售后、行业中介服务)中心,将生产环节(采购、加工、包装)向周围地区分散,构建“旅游休闲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周围生产基地”的区域产业集群模式(图1),佛山陶瓷产业即为一例。
3 创意园发展历程
南风古灶坐落在驰名中外的“南国陶都”——佛山市石湾镇东平河畔边上。石湾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河宕贝丘遗址。石湾陶瓷在唐宋时期最为发达,明清达到巅峰。当时方圆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小镇就有大型陶瓷107座,人数多达6万人以上。《明诗综》有言“石湾瓦,甲天下”,这高度概括了明代石湾陶瓷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清代,石湾出产的各式陶瓷产品,包括日用陶瓷品与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园林用品、艺术人物和花鸟虫鱼等美术陶瓷,不仅在岭南地区广受欢迎,还远销欧洲和东南亚等地。
南风古灶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五百多年来窑火不灭,生产不断,1962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晋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其历史文化价值不断挖掘,2001年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以“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烧龙窑”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为:“南风古灶与高灶(与南风古灶毗邻而卧),确实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迹,对研究陶瓷生产技术和陶瓷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陶瓷文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我国陶瓷史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11]2010年南风古灶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佛山新八景之一,现在是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的动态展示区。2007年以南风古灶旅游休闲区及其外围的石湾公园为中心挂牌成立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后更名为“1506创意城”(因南风古灶1506年设立,故名),又名南风古灶文创产业园,主要是由南风古灶、国际艺术家村、石湾公仔街、石湾公园、石湾陶瓷博物馆,以及重新规划和改建的佛山日用陶瓷三厂、电炉厂、建国陶瓷厂等片区组成。创意城的改造模式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并获得世博局颁发的银奖。据统计,2007年成立初期整个片区的游览人数为22万人次,2014年总人数达到181万人次,7年间游客人数增加了近9倍。2016年7月开始,宏宇集团接手运营南风古灶,重点打造南风古灶国际创意园、非遗文化研习基地、陶艺创意基地、文化电商孵化基地,以此“四驾马车”驱动园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约有700家企业、工作室、文化交易、文化创客等文化类业态进驻。
4 创意园区化转型升级路径
自20世纪90年代南风古灶被开发为旅游景区以来,期间经历了资源景区化、景区品牌化、资源景区创意园区化、创意园区中心平台化的过程,逐步形成“工业遗址、工业景观景区(旅游休闲中心)+文化创意园区(文创体验中心)+区域产业高端服务中心(研发设计、展销体验、售后服务、信息传播、行业服务)+外围工厂”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但成为佛山市核心旅游品牌,而且已成为佛山市区域产业品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核心资源景区化:南风古灶在20世纪90年代由遗迹遗址类资源建成景观类景区,以游览参观为主,功能单一、影响力较弱。2001年晋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佛山市将其作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进行全面开发,并连同林家厅、高庙偏厅等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10年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南风古灶景区。景区以南风古灶为核心,周边环绕建设陶艺生态公园、绿舟孔雀园,新建汇集舞狮、武术、粤剧、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区,重修古寮场、明清古建筑群,新建大缸瀑布、玩陶中心、石湾陶瓷博物馆、当代陶瓷美术馆,打造专门销售各种陶瓷艺术品的公仔街,首创绵延几十公里的“百万梦想墙”,形成集游览观光、陶瓷生产、艺术研习、产业研讨、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区。
旅游景区品牌化:品牌是产品的名称称谓、标志识别、符号表现、设计风格等的综合体,用于把该产品与竞争者的产品服务区分开来[12]。品牌化可理解为创造并形成与竞争者产品服务差异的过程。根据麦克唐纳关于品牌价值的观点,品牌有三种价值,即物质价值、概念价值和感觉价值;六种含义,即属性、利益、文化、个性、人物、气质。实质上,这三种价值和六种含义是相互呼应的:品牌的属性和利益表达出了品牌的物质价值,品牌的文化和个性表达了品牌的概念价值,品牌的人物和气质表达了品牌的感觉价值[13]。南风古灶景区首先通过强化其物质价值初步塑造品牌,包括新建改建南风灶、高灶、高庙、林家厅、明清建筑群等游览点,增加反映佛山陶瓷、武术、剪纸等手工艺品的展示展览及体验活动。这些体现南风古灶独特性、唯一性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形成了南风古灶旅游品牌的优势特色。其次,提升南风古灶的概念价值。南风古灶与高灶从市级发展到省级最后提升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吉尼斯记录就是资源品牌化的过程,是景区营造“南风古灶”陶瓷文化、佛山地域文化气质与氛围的过程,是其品牌形成的核心。经过多年打造,已形成了游客“历史悠久、岭南陶瓷文化代表”的概念认知,成功塑造了景区品牌,使南风古灶成为佛山旅游及佛山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第三,通过营造浓郁的岭南文化风情和陶瓷文化氛围形成游客对南风古灶陶瓷文化旅游的认知和感受,构建景区的感觉价值。如比照名画《清明上河图》制作的高达5层楼的《东平上河图》,该画安放于景区入口处,由南风古灶烧制出来的300多块陶片拼制而成,让游客一进入景区即感受到500年古窑制品的魅力。在古灶和高灶处设置古灶火神雕塑,既维系窑工烧窑前拜火神的传统,使南风古灶在陶瓷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成为佛山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某种精神寄托或情感寄托。
资源景区创意园区化:随着南风古灶景区品牌的形成,吸引了大批游客和越来越多的陶瓷生产、陶瓷工艺、陶瓷游艺等企业。为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文化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与市民旅游休闲需要,佛山市政府通过对景区外围休闲游憩空间的拓展,包括陶塑公园、绿舟孔雀园、石湾公园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区,推动了“景区游憩园区化”发展。另一方面,受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启发,依托南风古灶资源景区品牌和佛山陶瓷产业实力,在市政府支持下,2007年由民营资本全资投资成立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现更名为“1506创意城”),从而进一步光大陶瓷文化品牌、吸引陶瓷产业集聚、延伸陶瓷价值链条,使佛山率先走上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了“景区产业园区化”发展。佛山陶瓷文化创意园区占地66.67hm2,以建国厂、电炉厂等8间旧工厂原址、800户旧民居南风古灶和石湾公园形成组团,改造旧厂房、旧民居共计约30万m2、新建50万m2,获得“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荣誉称号,并以“文明传承的佛山模式——陶文化在佛山的现在、过去、将来”案例,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项目[14]。“1506创意城”包括南风古灶景区、陶塑公园、绿舟孔雀园、石湾公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区,以及重新规划改建的佛山日用陶瓷三厂、建国陶瓷厂、电炉厂等片区,从而将南风古灶旅游休闲区、陶瓷产业集聚区等纳入一个整体,吸引了大批生产服务企业、休闲生活服务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成为佛山集陶瓷文化艺术会议、展览、交易,陶瓷研发制作,观光旅游,休闲购物,文化创意等产业等为一体的全产业服务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展销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技术交流之心,佛山陶瓷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产业格局逐步成型(图2)。
图2 石湾陶瓷文创产业园区(1056创意城)功能分区
创意园区中心平台化:南风古灶创意园成功的关键在于为相关产业搭建平台,该平台既是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的平台,也是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和产业整合的平台。实际上,只有构建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产业整合的产业价值链平台才能最终成为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平台。“1506创意城”致力于构建中小企业集成服务平台,以降低营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其商业机会。“1506创意城”已形成了四种类型的产业集聚(图3):第一类集聚产业是陶文化产业及陶瓷产业,有30多家广告设计公司,约400家陶瓷文化艺术、古玩艺术交易商店和艺术家工作室,有100多家与陶瓷产业有关的陶瓷中小企业总部、陶瓷设计、原材料、进出口、广告媒体等企业,在石湾周边聚集了新中源、新明珠等品牌企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集陶瓷培训、研发、设计、展销、体验、售后服务等产业“微笑曲线”两端环节于一体,成为周围、佛山、广东乃至全国、世界陶瓷工业的高端服务中心平台,国内外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第二类集聚产业为服装业。“1506创意城”管理团队曾前往广州长江(中国)轻纺城参观学习,并展开交流合作。第三类集聚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数十家软件企业、电子商务公司和20多家金融、保险、担保、投资公司,20多家律师所、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公司等中介咨询机构。2014年,“1506创意城”在南风古灶筹建了首个电商物流园,并为招揽电商入驻电商物流园,实行3年零租金的优惠政策。第四类聚集产业是为园区工作人员与外来游客的生活、工作、休闲服务的生活配套服务业,主要包括大批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企业[15]。
图3 南风古灶景区对周围产业融合集聚的影响
综上所述,南风古灶在“资源景区化→景区品牌化→资源景区创意园区化→创意园区中心平台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基于南风古灶工业遗址资源景区的工业、商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模式。首先,基于“吸引—购买”体验式商业模式,打造出以陶瓷文化历史、岭南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休闲体验中心;其次,基于区域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打造区域产业“高端服务中心平台”,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5 创意园区转型升级发展政策保障
主要是:①紧扣国家政策,科学规划引导。自2006年以来,我国为推动旅游和休闲业发展发布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是各级政府引导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参考依据。旅游业转型目标是推动旅游产业从资源环境禀赋依赖型转变为服务和智力创新依赖型产业。一方面,政府积极发挥行业主导作用,融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产业,通过适度超前的创意策划定位引领产业集聚。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的园区产业规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产业融合集聚空间,形成产业的良性自生长。以南风古灶为例,石湾镇和佛山市政府通过整合古灶内外旅游资源,提供公共配套和构建统一平台,将单一的旅游景区逐渐形成以陶文化核心、陶产业为根基的开放式文旅产业集聚园区,突破了封闭式工业园区的局限,取得国内外瞩目的成就。②整合资源,构建共享平台。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实现角色的转变,从“运动员”变为“裁判员”,从“经营者”变成“服务者”,将开展有效公共治理和提供完善公共服务作为工作任务和目标,真正搭好台,让企业好“唱戏”。该“台”包括整合各项公共服务资源,如简化工商、行政、税收手续,做好品牌形象宣传等,也包括园区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如进入道路、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排水排污等设施。南风古灶为入驻企业提供多方位公共服务平台,如网络服务、信息服务、政务服务、财税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事务代理等基础服务,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如创业服务平台、技术支持平台、孵化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业链对接平台、展示推广平台等。③积极合理开发旅游用地资源。根据我国“优化土地利用政策”的精神,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海洋功能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规范用海和海岸线占用,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需求。在严格控制旅游设施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石漠化土地开发旅游项目的支持措施,并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16]。这大大增加了农村旅游业发展用地。④严格把关项目审批,积极引进优质项目。文化旅产业集聚区或园区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清晰准确的发展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制定项目准入标准和审核制度;引进的项目要与主题相关、与主打产业密切关联,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整合园区项目,防止非相关特别是污染性产业项目进入。同时,对富有地方特色文化的项目尤其是中小创新企业项目,公益组织等要给予优惠扶持。
6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对南风古灶国际创意园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Google地图扫描展开案例分析,从产业价值链角度探讨工业遗址景区转型升级路径,得出以下结论:①创意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资源景区化、景区品牌化、资源景区创意园区化、创意园区中心平台化。这四个阶段既是一个由封闭(景区)走向开放(游憩园区、产业园区)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价值链构造和延伸的过程。②创意园形成了两大模式。一是基于“吸引物+商业购买”体验式商业模式,打造文化体验中心;二是基于区域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形成“中心平台+外围工厂”创意型园区模式,打造区域产业高端服务平台。③工业遗址创意园区化转型升级动力。一方面在于核心品牌的溢出效应,即受品牌价值延伸—溢价机制驱动;另一方面则受成本—效益约束机制影响。品牌延伸价值的溢价机制体现在:在品牌经济、注意力经济时代,核心资源景区品牌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文旅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的基础;核心资源景区品牌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文旅产品、商品品牌,延伸出新的服务产品,丰富核心品牌,形成区域品牌群。该过程就是逐步被游客、社区居民、开发商、相关企业和政府由认知到认可直至认同的过程,也是景区核心品牌产生溢价效应的过程,使园区内企业和产品获得比园区外相同或类似企业和产品更高的收益,产品附加值大大增加,而成本—约束机制则体现在:园区是区内企业的共享平台,政府或(和)园区开发商提供公共设施、服务和行业支持等,这降低了区内企业经营成本;园区企业行业互相关联,上下游一体化降低了交易成本;空间距离缩短——集中在园区内既降低交通成本,又有利于降低政府的公共治理费和公共服务成本。可见,以核心资源景区品牌为基础,构建“工业遗址、工业景观景区(旅游休闲中心)+文化创意园区(文创体验中心)+区域产业高端服务中心(研发设计、展销体验、售后服务、信息传播、行业服务)+外围工厂”模式对工业遗址、工业景观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