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2018-07-12刘战豫孙夏令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年7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改革

刘战豫,孙夏令

(河南理工大学 a.能源经济研究中心;b.太行发展研究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最优配置,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是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分化阶段,为提升有效供给而进行的改革。自2015年11月我国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国内学者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不断涌现。从已有成果来看,多集中在改革的原因[1]、改革的逻辑[2]、动力机制[3]、实施对策[4]等方面。也有部分学者将其与具体产业相结合,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分析了产业发展瓶颈与发展新思路[5,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热潮刚出现不久,在研究脉络的梳理方面有待加强,鉴于此,本文尝试借用CiteSpace软件的大数据处理与信息可视化功能对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分析方法与工具

信息可视化是对抽象数据进行视觉呈现,是借用图像对多维非空间数据进行描述,以方便人们对相关信息深入的理解和认知[7]。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可视化图谱绘制软件之一,它易于展示不同考察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共词网络、热词聚类、文献记录、热词突现等多种分析方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8]。本文借用CiteSpace(软件版本号为5.1.R1)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源于CNKI数据库,主题设置为“供给侧*改革”,来源期刊限定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通过逐个筛选,剔除期刊征稿、卷首语、访谈、会议通知、机构介绍等对研究无价值的条目,整理得到有效数据1553条。数据输出类型选定“Refworks”,并将数据保存文件改为CiteSpace识别的名称,经数据转换器处理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9]。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2.1 研究的时间分布

2015年我国首次强调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成为研究热点。数据显示,2015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文献数量有11篇,2016年文献数量增加至982篇,而2017年的发文量截止到8月份就已达到560篇,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相关文献产出量会继续高涨。从变化趋势来看,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会持续保持较高的热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

2.2 研究的机构分布

本文采用CiteSpace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研究机构分析,生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构合作可视化结果图(图1)。在可视化结果图中,机构出现的频次越高,对应显示的节点就会越大,反之越小[10-12]。图1中共有159个节点、45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36,说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多处于游离状态,有待增强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13]。按照发文频次进行排序,得到发文数量超过10篇的研究机构有8家,分别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发文数量分别是14篇、13篇、13篇、13篇、12篇、12篇、11篇、11篇。在这重要的8家机构中有4个机构是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研院所,其他机构来自3所高校。我们对所有的二级机构进行合并,然后重新排序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是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分别达到75篇与54篇,其次是北京大学的29篇、南京大学的27篇,剩余机构均未超过20篇。从机构的属性来看,科研院所和高校中经济管理相关院系人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研究力量;从区域角度来看,北京地区的发文次数最高,其他高发文量的机构主要位于南京、天津、武汉、吉林等城市。

图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机构合作分布可视化结果

2.3 高产出作者分布

继续借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选择“作者”作为节点,设定相应阈值,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作者合作分布可视化结果,见图2。图2中共有127个节点、23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29,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作者间的合作交流较少,应加强各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14]。

图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作者合作分布可视化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可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研究对象发文最多的是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贾康[15],发文数量为7篇,其中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是发表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的《“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文,该文较早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意义、关键难题和政策建议进行了研究,目前引用次数已达到94次,下载次数达到10379次。发文数量排在第二位的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保平发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与政策转型》一文备受关注,文中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做好经济的转型工作,也要做好政策的转型工作,政策目标要从数量型增长政策转向质量型增长政策,政策内容要从总量政策转向结构性政策,政策重心要从促进增长转向推进改革[16]。排名并列第三位的是许经勇、沈坤荣、闫坤3位,均发文5篇,高被引文献分别是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举措、结构性减税等角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献计献策。

2.4 重要研究学科分布

为进一步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学科分布,我们对各个学科的发文数量进行了统计排序,见表1。由表1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发文数量最多,达到了520篇,远高于第二名农业经济方面的190篇。此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了153篇,工业经济、职业教育、财政与税收、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章数量也都超过了70篇。显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是行业融合、学科交叉的战略研究,而基于多领域的系统性科学研究也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活水。

表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研究学科

2.5 重要资助基金分布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基金资助情况来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研究资助的主要力量,资助文章达到201篇;其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章达到87篇(表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等也对相关研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从统计结果看,地方基金资助的区域分布不平衡,江苏、河南、湖南、山东、吉林、陕西等省份的基金资助力度较大,基金论文的产量较高,而其他地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研究的资助力度较弱,基金论文的产量较低。

表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资助基金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热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战略布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突破口。为了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要求和研究导向,本文对诸多专家学者的解读视角和改革观点进行了梳理。

3.1 热点词聚类分析

文献关键词是研究内容的集中总结,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能有效对研究领域的热点乃至趋势进行分析[17,18],而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则反映的是研究领域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鉴于此,本文借用CiteSpace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3)。在可视化知识图谱中出现频次越高的关键词显示的节点越大,反之越小。图3中共有89个节点、230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587。可见“结构性改革”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供给侧、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供给体系”等。

图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涵可划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维度。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来看,“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侧”出现的频次最高,进一步验证了三方面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供给侧”是指着眼于供给一端的改革和建设,旨在调整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投入结构与投入方式,不断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结构性”是指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集中在区域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等多方面独立而又叠加的复杂性问题,力求纠正结构性失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则主要是指原有制度的革新与新制度的构建,对限制供给效率、束缚配置功能的制度进行创新,提供新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其中,“供给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结构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20]。综合来看,当前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分析基本兼顾了这三个视角,使之成为了最重要的研究热点。

“产能过剩”是指饱和生产下产品产量超过社会总需求的状态,是由经济周期和乐观投资冲动等多种因素造成,有关“产能过剩”的研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研究领域。“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实质是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电解铝、平板玻璃等多个行业表现出产能过剩的严重顽疾,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攻坚战[21]。从形成原因来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形成产能过剩的主要诱导原因,长期僵化低效的投融资体制使得投资结构失衡,而各级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往往选择重点扶持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制造性产业,造成多地区“主导产业”的高度趋同,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不断加剧。从应对机制来看,需根据产能过剩的类别和不同行业的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对策,以“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策略解决产能过剩矛盾,同时应加快投融资体系改革的步伐,紧密结合“一带一路”等战略布局,积极引导从供给侧化解产能过剩[22]。

“供给体系、供给结构”也属高频词,同样“需求管理、需求侧”等也是研究的热点,这主要是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而在改革中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不可偏废,须强化供需协同,提高整个供给体系和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3]。所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领域,“需求管理、需求侧”等词汇伴随“供给体系、供给结构”成为研究热词。供给侧改革更加注重从经济的源头入手,从要素端、生产端发力,突出长远战略性转型升级,更加强调“治本”;而需求侧管理则偏重于从经济运行的结果入手,以扩大需求、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短期的经济回暖、稳定就业问题效果显著,更加强调“治标”[24,25]。在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增长中,要坚持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相结合,保证短期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长期经济的增长质量,焕发经济内生动力,实现我国经济高效可持续增长的最终目标(图4)。

图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驱动机制

“资源配置、要素配置、生产要素”等热词也经常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出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着力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以创新要素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供给效率的提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生动力源。劳动力方面,需要进一步调整人口政策,优化劳动力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将人口资源优势转化成人力资本优势;土地方面,要加速农地流转,加强服务监管,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供给效率的提升;资本方面,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金融垄断,同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都应践行创新发展的理念,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合力,促进金融供给与经济需求的有效匹配。最后,技术供给要贯穿改革始终,以政府托底,结合市场机制改善创新资源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26]。

从文献统计看,政策解读性质的文章出现较早,而针对各产业改革的研究出现较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逐渐深入与细化的表现。这与改革的综合驱动机制相一致,以要素新供给带来内生动力增强要素资源的效率,以政策新供给、结构新供给、体制新供给带来外生动力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结合需求管理稳定和扩大总需求,共同对第一、二、三次产业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来看,第一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第二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制造强国”,助力“中国制造2025”;第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促进服务提质增效,满足社会需求[27],最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密切产业联系、实现产业融合等措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3.2 研究趋势分析

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研究与现实推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做到提高效率、加快进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不局限于“三去一降一补”,专业领域的拓展延伸,针对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工作重点。在坚持供需协同、内外在动力并行的基础之上,农业、教育、文化等各具专业特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研究趋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2015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随后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重视农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核心内容,这一系列的战略性举措是应对农业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高度重视的体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关键词来看,“农业供给侧改革”除了与中央“一号文件”共现外,还与“体制改革、农村金融、粮食安全、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发展”等关键词相伴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要素端发力,包括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金融支农的精准程度、配套农村公共服务制度,辅之以科技创新与价格机制创新等创新性举措,全面激活农业发展活力,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8]。总体来看,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要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是改革的主要目标。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关乎教育本身,更是影响到了整个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发展。教育领域目前也面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供需两端的过剩与短缺矛盾并存,一方面是过多专业的“毕业即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一职难求现象突出,甚至有名校毕业生被迫放弃专业知识降薪求职,形成人才的“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处于需求侧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足,导致许多行业出现“用工荒”,形成人才“有效供给不足”[29]。相对于需求侧而言,供给侧掌握着更多的资源以及资源相应的配置权与决定权,同时“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也决定于供给侧,所以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未来的改革重点与研究热点,而教育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制度创新与体制创新。此外,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密切的关联性,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教育应该关注的供给方向,而教育的供给质量也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成败,教育领域与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于“人、财、物”的有机联通,应实现两者的相互匹配和协同发展。

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因其自身特点与自身优势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对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聚民心等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文化产业同样存在供需错配、产能过剩等共性问题,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解决供需矛盾,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署。文化产业作为公认的朝阳产业仍在摸索中前进,伴随经济调整、动能转换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良好发展机遇[30]。文化产业有别于其他产业,其核心是人的思维知识,是人对认知事物的总结与创新,创新是其蓬勃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文化产业又与其他产业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等多方位展现出融合趋势,与信息、体育、旅游、制造等的全面融合态势正在形成,并向纵深发展,可概括为“文化+”[31]。可以预见,伴随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未来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产业融合不断得到深化,将释放更大的创新空间,促进文化供给精品化,孕育更强大的发展活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支撑,同时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总体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正在不断细化与深化,而针对各专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深化改革的主流。从科研文献统计结果来看,除农业、教育、文化产业外,房地产市场、互联网金融、能源行业、物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具有一定研究数量,而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的研究,如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媒体、林业、民营企业、海绵城市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应引起重视。

4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文章基于CiteSpace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合研究脉络的梳理,我们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自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相关研究文献呈现井喷式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文献产出量将继续高涨。②科研院所和高校中经济管理院系人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研究力量,在统计范围内,贾康、任保平的发文数量最多,其次是许经勇、沈坤荣、闫坤等。总体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域的研究机构之间、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而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合作更是少见。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热词聚类有“结构性改革、产能过剩、供给体系、需求管理”等,涵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多数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成熟度,但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方面仍有薄弱环节。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政策解读方面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而改革任务仍未完成,未来需要继续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针对各专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深化改革的主流。

4.2 未来展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效把握改革所面临风险,直面改革难题与调整阵痛,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对学术界而言,扎实的理论推演、精准的问题分析、大量的实证研究有助于寻找高效的问题解决路径,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具有明显政策指向性,目前文章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往往是紧跟相关政策的提出。我们应认真审视当前状况,“政策路线”的学术研究不利于为改革提供新思想与新动力,应切实加强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同时未来应加强机构间、作者间的密切交流以及提供更多科研基金的资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沿性研究助力。因此,学术研究应适当超前于国家政策,引领改革立足于供给侧综合驱动机制,坚持供需协同,处理好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的关系,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共同发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实现经济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改革
改革之路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备忘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