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疼痛的影响

2018-07-12吴文杰周雪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骨科常规护理人员

吴文杰 周雪莉

(徐州市中心医院骨创伤一科,江苏 徐州 210000)

骨科患者的疼痛是由于患者机体本身的修复与损伤造成的,而且过程复杂,现在很多人把骨科的创伤称之为人类的生命体征之一[1]。骨科患者的术后的疼痛直接关系着患者术后的康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为了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提高骨科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本科室对100例骨科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护理干预的措施。通过本次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而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现将实施情况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伦理: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在骨科病房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24岁,所有的患者都收治在同一个病区,且所有患者无其他基础类疾病,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种及其治疗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常规组的骨科患者按照一般的骨科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没有任何的表情及语言上的交流。

实验组的骨科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同时间段的护理干预。首先患者入院时给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病房的基本情况,给予患者进行疼痛的评分,了解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度。评估患者的疼痛主要通过患者的主诉,借助一些图表进行评估,以便能够给予患者进行更好的疼痛治疗。告知患者一些患者疼痛的基本方法。每个患者对于疼痛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这其中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只有通过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疼痛,才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2]。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进行干预,对患者进行疼痛认知的教育。告知患者关于疼痛的性质及其方法。转变患者对于疼痛的认知感,疼痛是可以通过一些人为的干预或者药物的干预解决。

骨科病房的患者常规表现出紧张焦虑等一些负面的情绪,护理人员通过护理干预,从心理上解决患者的顾虑,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并且介绍一些相似的成功的病例与患者一起分享。从而使得患者能够面对疾病,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护理工作。

患者由于骨折的部位不一样,从而导致的卧位的方法不一样,所以面对的疾病的痛苦及疼痛也不一样。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病区,采取不同的放松方式,使得患者肌肉放松,同时也是缓解肌肉的疲劳。也可以指导患者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去转移疼痛,如听音乐、看书、看报纸等。给予患者出院的指导,给患者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使得患者能够很快的融入社会。

对于一些疼痛十分痛苦的患者我们必须通过药物的治疗,根据手术的情况给予患者进行一些预防性的用药,防止剧烈疼痛的爆发。疼痛评价采取视觉模式评分法[3]。将一条直接分为10份,从0~10,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10代表重度剧烈疼痛,让患者找出自己疼痛所在的位置,该刻度就是患者的疼痛评分。

1.3数据记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GraphPad Prism version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共有100例骨科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其中4例由于转院被剔除。随机分组后3例患者无理由退出研究;3违背协议的患者被剔除研究。最终,实验组45例,常规组45例顺利完成研究,获取的相关数据用于主要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组别 人数 VAS评分 满意度常规组 45 4.0±2.2 83±7实验组 45 2.7±1.1 94±5

3 讨 论

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在骨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其次实验组患者的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虽然护理人员加入了护理干预的模式,但是由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并且患者能够减轻自身的痛苦,所以护理干预的模式是有意义的。

本次实验研究中我们加入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关注重点不一样。在常规护理中我们只是关心疾病的情况,对患者的自身心理情况及其他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护理干预的模式使我们把整个患者的健康看成一个整体从根本上去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适应自身的角色,更好的配合我们的护理。

疼痛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功能,患者的机体在收到外界的刺激后所表现出的应激状态。有的一些疼痛出现的比较急,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及身体的其他功能,直接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低下。严重的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发生[4],所以我们要重视骨科患者的疼痛。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患者有权利去要求我们医院去提供更好的护理,去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舒适无痛是患者的基本要求。做好患者的疼痛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健康使我们的目标。在得出最终结论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本研究存在的不足:首先患者可能会觉察到自己的分组;其次我们仅仅采用了一种量表,不知道是否还有更合适的量表,这需要我们后期进行大量的实验去研究解决。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减轻骨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所以我认为护理干预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应该在骨科病房大量的推广。

猜你喜欢

骨科常规护理人员
常规之外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