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护理在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7-12李丽云刘淑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内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李丽云 刘淑华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结核病院,辽宁 大连 116200)

呼吸内科患者主要以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居多[1]。这类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年龄跨度较大,病情较为严重,治疗时间长,加之呼吸内科抢救操作环节多,治疗设备复杂,护理风险很大[2]。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及其必要。本研究则主要是对护理风险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为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3~75岁,平均(40.2±2.6)岁,病程(3.9±1.2)个月。干预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3~73岁,平均(41.3±3.7)岁,病程(3.6±0.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风险识别。组织呼吸内科全体护理人员对我院近3年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学习和讨论,总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识别潜在风险:护理人员欠缺新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抢救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护理安全意识差;基础护理操作不规范;对于医院感染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②护理风险分析。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呼吸内科患者多,护理任务重;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护理专业知识不足,护理技术不精通,护理设备使用不熟练,缺乏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急救设备陈旧、不齐全。③强化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建立质控体系,随时检查、发现以及干预存在的护理风险;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做好护理风险的控制;定期进行护理知识、技能、流程规范等培训,强化服务和责任意识;通过法律讲堂等形式提高全科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改造病房环境,消除不安全因素;规范护理物品管理程序,保证急救药品和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增加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告知其义务与权力,减少护理纠纷。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23.0软件进行,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行χ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行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分)

注:与实施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质量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对照组 60 80.3±8.6 85.1±7.9 83.2±7.6 84.7±7.2干预组 60 80.7±9.0 96.2±9.4*# 82.9±8.3 93.2±9.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干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医学的治病性和致病性、不可预测性以及特殊性决定医药护理活动高风险的特性,一旦风险发展为危机,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受到损害,还会造成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甚至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对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识别、评估、规避、防范、补救具有重要意义。护理风险管理是对现有或潜在的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系统地、有组织地减少或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最低的成本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以及医院免受损失[3]。在我国,包括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的医疗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和事故,而对如何防范风险缺少系统和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护理人员受到传统护理习惯的影响,进局限于医嘱上的工作,缺乏法律意识,不重视潜在的风险,而且医院也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护理风险事故频发。

护理风险管理是由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和管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形成的一个周期循环过程。护理风险的识别是基础,其主要是系统地识别和归类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呼吸内科笔者分析其存在的护理风险包括: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工作繁忙,工作任务重;安全意识淡薄,护理主观意识国强,法制观念弱。护理风险评估则是在识别的基础进行描述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造成的损失大小,从而为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4]。护理风险处理则是通过各种护理风险管理技术来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是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可通过加强护理记录管理和熟悉国家医疗法律法规两方面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则是分析、检查、评价和调整风险管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从而为下一循环提供更好的决策[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相关指标显示,两组患者在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干预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较高的风险,而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规避风险及避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利于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受到的不必要的损失,有利于患者和医护双方建立和谐关系。

猜你喜欢

内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内转科型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