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宁波保国寺砖雕文创设计为例

2018-07-12

大众文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砖雕典故文创

一、宁波保国寺砖雕的地域文化

保国寺历史悠久,创于东汉,始建唐代,兴于北宋。保国寺大殿为北宋祥符六年(1013)重建,是我国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集宋代遗构、木装修、彩画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文化价值,为“江南一绝”的古建筑瑰宝。

如今的保国寺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十六幅大型砖屏。这些砖屏征集于宁波江北乍山乡黄山大夫第,后拆迁至保国寺。保国寺砖雕紧密结合了建筑构架原则和各种构件的造型,巧妙布局,精心雕琢,赋予了建筑材料以灵动的生命。

二、宁波保国寺砖雕的题材内容

砖雕通过民间艺人的创作,同时运用比喻、谐音、借代等艺术手法,把不同时代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组合在方寸的砖块间,将充满着民族传统观念、道德伦理、审美趣味以及风俗习惯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砖雕作品中。

保国寺的砖雕体量之大、数量之多、题材之广、雕工之精属国内罕见。以清朝乾嘉年间大型砖雕——16幅以人文典故为题材的砖雕画屏最为夺目。每一幅砖雕画屏都像一扇精雕细琢的大门,砖屏的纹饰脱胎于绘画,有双如意头、珍果、双虬舞阳等图样,其中部分的雕饰内容以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贤母教勤”“伯牙操琴”“竹林七贤”“东篱采菊”等典故作为题材,雕刻手法繁复与简练兼具,并辅以或诗或字的释文,风格典雅富丽,彰显砖雕主人崇尚的“景德、仰才、慕风、亲乡”的家风,寓传统文化教育于美学鉴赏之中。将儒家的人生观与高超的砖雕工艺融为一体,是清朝盛世乾嘉时期的大型砖雕艺术作品。

立德、立功、立言,被古人称为“三不朽”,古代文人历来看重“君子之德”,勤、忍、忠、洁等,都是古人所推崇的德的几方面表现。在16扇砖屏中,表达主人“景德”愿望的很多:其一是“伯牙操琴”,图案是俞伯牙坐在船头弹琴,钟子期坐在岸上细细聆听,因听闻俞伯牙所奏“高山流水”,而成知己。这个典故寓意知音难觅,交友之贵在于相知。其二是“君子慕莲”,图案为周敦颐手执扇子倚靠在桌边观看荷花,这个典故中的周敦颐性爱莲,作《爱莲说》借物咏志抒情,赞颂莲花是君子,警示君子们应保持其廉洁品德。

砖屏中第二类主题表达的是主人“仰才”的愿望。其一是“博士传经”。西汉武帝时期,礼聘学者,重缮典籍,年已九旬的伏胜,背诵而录存《尚书》,一少年站立在旁。这个故事说明了有益于社会的典籍、文化,终究会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其二是“东坡读砚”。图案上是苏轼堂前踞坐,一侍童持砚呈进,几上亦放置有砚台。苏东坡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对书法、绘画、诗、词、散文无一不精,其对于砚台的喜爱成为文人研读的象征,被后世传为美谈。

砖屏中第三类主题表达的是主人“慕风”的愿望。其一是“商山四皓”。山中二老对弈,其旁石台上放置了炉火准备煮茶。此故事反映了四皓虽退居深山为悠闲隐士,但他们高风亮节的品格所取得威望,对社会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二是“东篱采菊”,图案为篱笆旁放置着些酒具,陶渊明席地坐,侍童采了些许菊花准备插入瓶中。此故事说的是陶渊明因不满官场黑暗腐败、又不愿卑躬屈膝而折腰,便辞归故里,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这则典故以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为后世所赞誉。

这些砖屏上的典故,把砖雕画从世俗的束缚中释放出来,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使儒家的人生观与高超的砖雕技法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这些砖屏不同凡响。

三、宁波保国寺砖雕的文创设计

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以朴实的材质和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承载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抛开砖雕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把它作为雕塑形式在创作中进行借鉴,能给观者以亲切感,使作品和观者产生很好的交流,可以使传统砖雕形式在当今获得新的运用。

砖雕的造型风格是在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砖雕可以追溯到汉画像砖,其简洁的造型风格为后来砖雕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为砖雕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宋以前的砖雕随着砖构建筑的发展而兴起,到两宋时候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宋代砖砌建筑的广泛建造,砖雕开始运用直接雕刻的技法。明代以前的砖雕主要用于墓室装饰,后作为民居建筑装饰进入了繁盛的时期。同时南北方砖雕风格随着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而产生不同,南方的砖雕主要特点是精巧细致,形象深入更为深刻,线条较为流畅。所以根据这一鲜明的特征,设计制作了文创产品的包装外观设计。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砖雕可能已经不符合当代的审美,它的辉煌可能成为历史,但观看砖雕的艺术形式仍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丰富内容。因为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古人创造的智慧财富,它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后世艺术仍可能会产生影响。在对传统砖雕借鉴的问题上,不能采取直接挪用的方式,而应以现实生活为根据并加以研究,寻找传统造型中的部分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设计中。本文结合文创设计创作的需要,对保国寺砖雕的艺术形式、内涵及纹样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得到启示:砖雕是一种曾经有着辉煌历史而现在已经衰落的雕塑形式,但是它仍对于现在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我们可以从中提取纹样、图案等来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1]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2]慈城黄山“大夫第”的十六扇砖屏_凡人甬勇[DB/OL].2013.

[3]保国寺 砖雕_江河湖海四方客[DB/OL].2017.

[4]王洪坤.砖雕艺术的启示[D].中国美术学院,2010.

猜你喜欢

砖雕典故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流落民间皇家匠户砖雕情缘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流落民间的皇家砖雕匠户
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