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
2018-07-12袁春兰李香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066000
袁春兰 李香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066000)
一、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使命
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略,并写入了宪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乎百姓福祉和民族未来、关乎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现化代强国建设的成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意识的引导和生态能力的建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对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和基础,承担着引领生态文明风尚、培养高素质生态人才、增进公众生态责任担当、助建美丽中国的重要使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球生态共同体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文明观教育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生态文明观是新时代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主要围绕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道德观、安全观等内容,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最终从意识、认知、行为等层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2.生态文明认知教育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生态文明认知教育涉及生态常识教育、生态专业知识教育、生态法制教育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化、生态科学、生态保护、生态法律等方面的教育,使生态知识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增强大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唤醒其生态危机意识、生态法律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促使其自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监督和保护之中。
3.生态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生态实践能力,打造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这也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落脚点。生态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将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中去,使大学生能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三、新时代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观念塑造,筑牢思想之基
高校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学校领导层的教育理念,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坚定的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全校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观的塑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校应重视生态校园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优化校园“小环境”,让大学生在生态化的校园环境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大学生生态文化认同,积聚生态“正能量”,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校园“小环境”带动社会“大环境”
(二)制度完善,夯实政策堡垒
“没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健全的制度是生态文明教育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首先,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构,成立由书记、校长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同时协调各部门、各学院、各学生团体,层层分解任务,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形成管理部门主导、多方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其次,加大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在师资队伍建设、节能环保设备的引进以及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现代化水平。第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着重把握制度的定位、制定、执行、激励、评价等重要环节,形成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确保生态文明教育质量。
(三)体系优化,做强基础支撑
1.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去,将培养“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良好的生态责任感、较强的生态能力的高素质生态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促进大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2.构建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是基础。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整合各门思政课中零散的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和生态能力的养成提供哲学基础,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开展生态科学专业教育。高校可以将“生态学”“生态保护学”等专业类课程列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设置生态文明教育板块,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一定比例的生态专业课程学分,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保护能力;三是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在培养方案的设置及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科学知识,拓宽生态文明教育渠道,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
3.改革生态文明教育的考核方式。高校应将课程考核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中,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如在加大平时成绩权重的同时,期末成绩采取“两试”——即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同时采取“一事否决制”,如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出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且造成不良影响,则取消其考试资格,并记入个人生态档案。
(四)行为强化,提升实践能力
1.充分利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采取翻转课堂、情景模拟、参观实践教学基地、社会调查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吸收课堂理论知识,弥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2.整合学校社会团资源,打造品牌化生态实践活动。高校的社团、协会是开展生态文明实践的最佳平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与环保有关的节日,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引导社团、协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态文明活动。同时,打造一批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影响范围广、效果显著的特色活动,形成品牌,增强生态辐射能力。
3.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科学价值观的养成是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之上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寒暑期社会实践,优先支持有关生态文明的项目,鼓励大学生深入大自然,传播生态知识,开展生态保护实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态体验,进一步提升和强化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
当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国家、社会、家庭等外部力量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只有校内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多头并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才能实现突破,取得实效,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石军辉.生态学视域下的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与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2]许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
[3]李因莲,王新华,杨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研究[J]. 教学研究,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