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距离产生美”

2018-07-12三峡大学443000

大众文艺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宗白华功利态度

(三峡大学443000)

“距离说”是由瑞士美学家爱德华·布洛在《作为艺术要素中和审美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提出的。他主要认为在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要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要抱有一种非功利的,纯粹的,无目的态度去欣赏对象。“心理距离”太近容易陷入实用功利的态度中,而“心理距离”太远又容易造成幻想、空洞的印象,这些都将使人们欣赏不到客观事物真正的美。布洛强调了审美心理距离,但审美活动中的审美距离不仅仅只有心理距离,空间距离也应包含进去。同时,距离和美的关系也不只是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在艺术创作的中也不难找到距离的影子,例如在中西方绘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文本创作时人物的典型性等等。

一、空间距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在说明只因身在庐山之中,人作为审美主体与庐山这一客体空间距离太近,视野局限于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一角,因为距离过近局限其中而带来的片面性。所以将物作为审美客体时,应该与其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不能过近,过于靠近容易陷入局部,而不能把握事物的全局;也不能太远,太远让人们观察不到事物原有的面貌,产生模糊神秘之感。例如我们在欣赏印象派画作的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著名的画家吴冠中也曾有“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的感概。当然这与印象画派善用色彩、光影,注重光色形意美的融合分不开,这也是在说明审美活动中须与客体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再如,只有将图片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大小,才能看到清晰的画面;但当将它无限放大或缩小时,也就是说无限靠近和远离审美客体的时候,这时看到的也只有无数的马赛克,亦或是无法看见完整的画面。这样不恰当的空间距离都会影响到人观察欣赏事物的视觉效果,从而无法获得真正美的享受。

其实在中西方绘画作品中也都追求空间距离,但在空间表现技法上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与再现,意在二维平面的空间中追求三维立体的空间视觉效果,主要采用几何学的透视画法透——近大远小、光影的透视法——明暗对比、空气透视画法——色调变化,浓淡阴晴来显出事物的立体感和远近距离,从而表现出空间距离。而在中国绘画空间中主张“以大观小”、“数层视点”、“三远法”、“明暗虚实”等等以构成节奏化的空间感,绘画也更多是画家对现实世界观察体悟之后呈现的客观画面,表达的是画家对生命宇宙的理解和万事万物的情感,会加入画家的思考甚至是想象,赋予画面生命力。中西方绘画中所表现出的空间距离让绘画产生节奏美感,明暗变化,留有空间,引人遐想。

二、心理距离

布洛的心理距离主张在审美过程中应当保持一种非功利的态度,跳脱出实用和科学的态度,用非功利的态度去观察欣赏事物。他用“海上大雾”的例子说明了只要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一场大恐怖”也能转变成美的享受和欢乐的源泉;生动的说明只要能撇开海上迷雾带来的实际困扰,进入无功利的状态就能欣赏到大海的美。早在中世纪阿奎那就明确地区分了美与善,他说善是人对渴求事物的一种欲念,与欲望相关,是有目的性的;而美则是人对所见事物一种愉悦的心里感受,只是纯粹的欣赏。在之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书中也说到:“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藏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一个评判者。”1康德认为利害关系、欲念会产生偏爱,这种偏爱会使得审美判断变得不纯粹,只有做到纯然淡漠才能做一个评判者。这里的纯然淡漠可以理解为无功利的态度,也就是说只有对事物有无功利的态度才能真正进入审美的境界。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美感的养成于空,对物像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像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2这里的“空”是心灵内部“空”,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保持不沾不带淡泊的心理状态,这样便进可进入一种非功利的审美境界。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说要用“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不考虑利弊,没有动机的去欣赏事物,不是实用的态度,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正如他说的:“美感经验的特点在无所为而为地观赏形象。”这样非功利的心理距离的产生,一方面使客体与主体自身分离开来,成为审美对象获得独立的地位;另一方面使主体暂时不关注自身的实际需要,进入非功利的境界,从而获得纯粹的审美心态。

三、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是直观的感相模写,容易将观者带入到现实人生中去,使观者的注意力分散到各种问题中,无法集中的欣赏事物本身的美。”3所以朱先生强调,艺术要与实际人生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距离过近,容易将人带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让人无法欣赏得到它的美。同样宗白华先生也说:“艺术既要既丰富地全面地表现是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4这说明了艺术与实际人生之间不能直接画上等号,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艺术创作中的典型性就是既全也粹,将“全”所代表的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与“粹”代表的抽象辩证地结合与统一。例如在文本小说创作时,总是会塑造出具有典型性的主人公,他兼具共性与个性,这样更容易让观者产生共鸣。鲁迅在《阿Q正传》中就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广泛集结了那个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特征——狭隘、保守、麻木不仁,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面镜子,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人们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也反映出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虽然艺术是对生活实践的客观反映,但是它加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情绪与思考,这便让艺术打上了人的烙印拥有了情感。即使是在以真实为原则的纪录片拍摄中,也会采用艺术化的镜头语言,加上导演个人的艺术理解去拍摄记录真实的世界。这样记录的世界也会与现实世界产生差别,拉开距离。宗白华先生也说“艺术是要人静观领略,不生欲心的。所以艺术品须能超脱使用关系之上,成一形式的境界,自织成一个超然自在的有机体。”“艺术与这真、美境界是隔离得很远的”5正是由于这样的隔离,让艺术作品呈现的客观事实早已不是纯粹的写实了,而是创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的,也即是“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它是对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弥补,这样的艺术必将是和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的。

“距离产生美”,首先肯定了美的客观存在,在主客物我之前存在一定的距离,只有适度的距离才能产生美,对于“适度距离”的把握主要可以从合适的空间距离,非功利的心理距离以及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来体现。将事物放在一个能看清其细节但又能把握其全局的位置上,然后主体以一种非功利的和无所为而为的态度去欣赏它,同时体悟到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与差别,也许就能窥见事物的美。

注释:

1.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宗白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版,第41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3.朱光潜.《朱光潜谈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14页.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9页.

猜你喜欢

宗白华功利态度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对古希腊的中庸精神的阐释
态度决定一切
论宗白华的艺术意境观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