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留白教学初探
——以《狼》为例

2018-07-12厦门实验中学361100

大众文艺 2018年20期
关键词:屠户蒲松龄译文

(厦门实验中学 361100)

“留白”,即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被广泛用于研究中国绘画、陶瓷、诗词等领域中,具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特点。所谓“留白”教学方法,通俗地讲就是留下一些内容课堂不讲,或者该由教师讲授的地方留下空白,由学生思考。

通过留白教学法,课堂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讲重点和难点,并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本文以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蒲松龄的《狼》为例,初步探讨文言文留白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取舍有道,巩固基础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点,其中就包括积累。要使“留白”教学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确定好教学的目标,即我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积累哪些重要的知识,然后根据目标,选择内容“载体”,对不作为载体的内容大胆舍弃,对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留出空白,由学生补足。

《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作为文学常识,蒲松龄和《聊斋志异》需要学生积累,那么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就不必将文学常识全部展示给学生,只展示关键词即可。比如对蒲松龄的介绍,老师先说出郭沫若评价蒲松龄的对联上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由学生对出下联,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并让学生由此副对联思考蒲松龄的写作风格及《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学生回答不准确的地方,教师再纠正展示。通过文学常识留白,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狼》的写作特色。

文言文重点实词是基础中的重点,重点字词讲解可以通过两种留白方式:漏字和换字。漏字,即将表现人物性格、表示故事转折的关键词拿掉,将“残缺不全”的文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补充字词,并说出补充理由。比如“止有剩骨”的“止”,“缀行甚远”的“缀”,“苫蔽成丘”的“苫”,“弛担持刀”的“弛”等,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填写适当的字词,说明选用这些字词的原因,再对比原文,理解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学生在补字的过程中,已然掌握了重点字词,并且印象更为深刻。

换字法是将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换成其他字词,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不同字词的效果。换字的时候,可以换成词义相近的字词,也可以换成差别较大的字词,有梯度有张弛。《狼》这一课可以换掉这样几个字词,如“担中肉尽”的“尽”字可以换成“罄”,有些学生一时想不起罄的意思,通过提示“罄竹难书”这一成语,学生很快明白罄也有尽的意思,不过罄多用作动词。再如将“屠大窘”换成“屠甚恐”,学生分析可以得出,“大窘”极言屠户处境危险,生死一线,而“甚恐”感染力不强,语气较为平淡。“场主积薪其中”将“薪”换成“柴”,《礼记·月令》有言,“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文中场主“苫蔽成丘”,后文又有狼“洞其中”,只能是薪,不能是小束而成的柴。“屠暴起”将“暴”换成“突”,虽然都有表示突然的意思,但“暴”更能凸显屠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猛烈。换字法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原文重点字词的同时拓展课外文言知识储备,但对教师的文言文素养要求也高。

二、顺序倒置,巧妙翻译

传统的文言文翻译教学,字字落实、逐句翻译,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学得枯燥乏味,文言文的魅力也被磨灭殆尽。为了提高翻译效率,增加学习趣味性,可以通过两种留白方式进行文言文翻译教学,留空白和倒翻译。两种翻译方式都是将译文呈现给学生,前者留下重点字词,由学生根据语境补充完整译文;后者将译文完全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写出原文,在文言对比中感受文言与白话的区别,领悟传统语言文字的魅力。

留空白类似于基础知识漏字,通过不同翻译角度,将译文展示给学生,并将重点字词翻译部分留出来,让学生补充完整。《狼》这一课,可以分别从屠户和狼的角度用白话文描述故事。假如从屠户角度描述故事,初遇两狼、骨已尽矣、顾野有麦场、暴起杀狼、转视积薪后,将这五个过程中屠户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动作描写留出空白,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翻译的语境,在体会屠惧、屠大窘、眈眈相向、暴起劈狼、断股杀狼这一系列过程中,原文语言短小精悍而描写惊心动魄的魅力。

倒翻译相比于留空白简单些,只需把完整的译文呈现给学生,全部由学生根据译文“翻译”成文言文,再对比原文,相互品评“翻译”过程中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文言文与原文的差距,并由学生将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归纳出来。

三、余音绕梁,加深感悟

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有“思维发展与创新”素养,其中包括批判思维和自我反思。《狼》这一则小故事阐述的道理,可以用批判思维进行解析,讲解过程中可以分别从狼和屠户的角度总结。在总结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揣摩文章最后一段入手,“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文中的狼贪婪、狡诈,但是顷刻双双毙命,在勇敢、果决的屠户这里不过是增加笑料罢了。延伸到现实社会中,狼象征着那些凶狠狡诈之徒,他们为了达到目的耍尽心机和手段,但最终还是会被消灭的。其中狼“黠”集中表现在“其一犬坐于前”,狼为了迷惑屠户,不仅动作上像狗一样坐着,连神情也似狗一般温顺、悠闲。更有甚者,两只狼始终相互配合,你追我赶,“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前狼止而后狼又至”,前狼假寐以诱敌,后狼隧入以攻其后,兵不厌诈,前后包抄,两只狼的智慧堪比人类的军事作战。

让学生从屠户的角度再对文章进行分析。屠户面对狼也是害怕的,他先是“投以骨”,缓兵之计,希望狼得到骨头后能停止追赶,结果“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仅仅靠几根骨头是无法打发这两匹虎视眈眈的狼了。屠户看出了自己的窘迫处境,立刻抢占有利地形,在狼的阴谋得逞之前,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时机果断出击,“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暴、劈、毙,仅仅三个动词写出杀狼过程,一气呵成,干脆利落,不见腥风血雨而屠户如暴风过境般跳起杀狼的场面历历如目,让读者的心紧张到极点又终于放松——然而还没完,另一只狼去哪了?屠户来不及喘息,稍一思索,转到积薪后面,果然见到另一只正在打洞的狼,“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户手起刀落,“亦毙之”。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屠户在与狼斗智斗勇过程中,开始妥协退让,被逼窘境后奋起反抗,终于保全性命,从而得出结论,面对恶势力不可一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模仿最后一段话,从屠户角度写一段全文总结,如“屠勇且智矣!处窘境而不怵,奋毙两狼,其气概足可范矣!”这样仿写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同时可以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

四、结语

海明威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亦然:在其短小精悍、凝练精美的外在形式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学意蕴。留白教学不是偷懒,也不是偷工减料,留白教学法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多角度思考能力。所以,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像冰山只露一角”的文言文文本,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与补写等手段来发现和阐释文言文文本“藏在水下”的“百分之九十”丰富意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屠户蒲松龄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译文摘要
昙花破案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蒲松龄
I Like Thinking
张屠户
从古文中学习写动物
蒲松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