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暑山庄秋日杂记

2018-07-12

城市地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避暑山庄冷艳云山

文+

1.冷艳

水心榭的荷已凋,万千宠爱消逝。

荷叶陶塑一般停驻水面,仿佛精美的故事情节正在展开,却被一一定格:昂首问天,下腰折露,蹲者沉思,卧者妙想。

然而另有惊喜。十月初,我在双湖夹镜对面草坡上倚树闲看,满池荷叶竟是碧绿着,猛然发现几朵粉嫩的花苞尚在摇曳,欢喜得跳起来。敖汉莲,真是深秋不败!

清时,这里种植的是稀有敖汉莲,后来数十年踪迹全无,双湖也被长年堆土种了庄稼,八十年代末期重新挖湖之后,敖汉莲种子竟然百年不死,灿然绽开,花瓣繁多,实为山庄一大喜事。当年纪晓岚在文津阁编写《四库全书》时常临池赏荷,赞叹有加,并欣然录入《阅微草堂笔记》:“莲以夏开,唯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如尚在苑中,可与晚菊、寒梅竟比风韵。”乾隆皇帝常到山庄度假,农历九月初看到荷花尚艳,龙颜大喜,特题诗∶“霞衣犹耐九秋寒,翠盖敲风绿未残。应是香红久寂寞,故留冷艳待人看。”

愈冷愈艳,忍住不衰,抚慰了多少沧桑的眼睛。

2.云山

云淡风轻,爬四面云山去!

幽深的小径蜿蜒上升,林木苍翠,沟壑纵横。穿过一片梨园,摘几只酸梨解渴。置身丛林间,恍乎骑马穿行山道,马蹄声脆。

四面云山在山庄西北隅最高处,凉亭上有康熙题额,并联:“山高先得月,岭峻自来风”。此亭“出众山之巅,诸峰罗列,若揖若拱;天气晴朗,数百里外峦光云影,皆可远瞩。”清帝每岁重阳时节必率王公大臣登高赐宴,尽兴吟咏。为此,康熙爷和乾隆爷都曾留有不少诗篇。

遂一连气在东南西北四个轩窗坐够看够了才下来,深呼吸,山庄最爽处。

下山奔西北门,遭遇一段长长的宫墙,悬崖峭壁上青砖垒就,老树虬枝辽远苍茫,端坐于宫墙巨大的罗圈椅上,北望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壮丽神秘,东方黛色棒槌山若隐若现,山下溪水村郭,眼前丛林莽莽。这园林已是天下了!

3.塔影

最是销魂时节,叶落如帘。

万树园,空阔寂寥,六合塔上的惊鹊铃也没了声息。行万树园古松林间却无惆怅,行人渐少,正可品味离宫妙趣。

六合塔,本名永佑寺舍利塔,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伴母江南巡游,看到南京报恩寺塔和杭州六合塔雄伟挺拔,决定仿造。有风水先生说,北方不易建塔,果然先在北京建的两座塔还未成即焚毁或坍塌。乾隆不信邪,亲自来承德督导,费时十年,功成。塔高67米,须弥座上九层八面,威风凛凛,直入云霄,风雨不动安如山。

有幸在塔身修缮时登过塔楼,墙体厚重,楼梯陡而窄,每层八面,间开着六角棱菱花门窗,内设佛龛。至塔尖,望地下人如小蚁,揽四面云水天光,生机无限,山庄内外,俱在眼底。

康熙《避暑山庄记》有语:“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

名园不在玩而在品,承受满园恩泽,不忘修身养性,百思深解,意在园外!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冷艳云山
谁大谁小?
云山梅咏
墓志铭
梨花
与承德心灵相守(中)
爱别离
爱别离
避暑山庄中儒家文化的渗透
赵学敏书法作品《五云山》
卖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