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2018-07-12袁悦

现代营销·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

袁悦

摘 要:进行实践课教学改革,科学整合实践课教学内容、分层次建设实训基地、创新实践课教学模式、构建以护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高职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护理专业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科学整合实践课教学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教学内容整合。(1)形态和机能实践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形态学实践课教学为机能学实践课教学奠定基础,形成形态和机能两方面有机结合的系统性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同时,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教学内容整合还要加强与专业核心课程及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2)增删部分实践课教学内容 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为专业核心课程及临床护理工作服务,满足后续课程及临床需求的“必需、够用”。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内容。

2.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教学内容整合。(1)依照护理岗位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实践项目将专业课程实践项目按照各科护士“工作过程→护理程序”序化学习情境,再通过“典型案例→工作过程仿真演练→真实情境体验”实现实践操作与护理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完成向准护士角色的自然过渡,缩短学校与工作岗位的距离,全方位培养护生职业能力。(2)开设综合仿真模拟实训课程 仿真模拟实训教学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病例提供的信息模拟临床环境,并设计患者,病房、手术室、急救室等临床设施,为护生创造接近真实的临床操作情景,使护生明确职业能力要求,为将来更好适应护理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分层次建设实训基地

1.建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实验室建设“模型、标本→动物→人体”的实践技能培养递进模式,实现形态和机能的有机结合,建成以形态和机能为基础的的综合实验室,使学生具备医学基本操作能力。

2.建设专业技能训练的护理实训中心整合校内资源,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立包括基础护理实训中心、模拟病区、模拟手术室,多功能护理操作训练室、妇儿实训中心等功能区的护理实训中心,满足护理专业实训需要。

3.建设完成综合护理技能训练的模拟病房立足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建设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校内模拟病房。实施“示教→练习→仿真模拟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模拟仿真训练→临床实习、模型人→模拟病人→病人”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借助模拟病房的仿真职场环境,融入医院设备、护理流程、护理管理等临床护理元素,培养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综合技能。

4.建设临床实习基地以校外临床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经受社会实践锻炼,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良好职业纪律、职业习惯,为顺利实现就业奠定基础。

5.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改革实践课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技能培训

(1)增加实践课时数: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医院和社区见习课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

(2)尽早接触临床:专业基础课形态学教学着重提高学 生在活体、标本及模型上的辨认能力,引导学生从抽象的理论转变到具体实物。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护理操作视频,说出相关形态学结构和相关护理操作部位,从而尽早接触临床,实现了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对接。

(3)模拟实训教学:模拟实训教学是医学教学的趋势,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建虚拟的教学环境来再现医疗真实情境的教学过程。它优化了课堂结构,营造了一种贴近实际工作的场景和氛围,有效提高护生职业能力,实现由课堂到临床的有效过渡。

(4)开放实训室:成立实验实训中心,采用集中管理模式。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实验实训中心实行全天开放式运作模式,学生可自选项目进行实训,同时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实现了教学、科研、面向社会培训服务的有机结合。

(5)加强岗前培训: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 技能操作与熟练,而是将“操作技能、护理理念、人文关怀、评判性思维”四位融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培养过程。提高护生职业能力的岗前培训不仅强化技能操作,还要训练沟通能力,同时融入“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三、建立体现职业能力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标准

1.甄选考核内容:专业基础实践课考核内容注重动手操作性强且与后续课程及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密切相关的实训点。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考核内容注重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与护士资格考试有效衔接。

2.创新考核模式:专业基础形态学实践课考核通过标本模型辨认、活体触摸、标本组合、看视频(图片)作答等形式,实现了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对接。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考核通过教学查房、专题讨论、病例分析、技能考核、实习周记、病历书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多层次的考评,并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多站考核。建立全面的考试观,同时将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融入技能考核之中,制定体现护生职业能力的考核标准。

3.注重考核主体:发挥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自评与互评作用,把学生的评价结果汇入学业成绩,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方评价,探索师生一起参与的多方评价,使考核结果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0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

[2]孫建勋,刘笑梦,张彦芳.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2014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