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共享的研究

2018-07-12王雨前

现代信息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据共享

摘 要:移动互联汽车是在汽车内加入移动互联网能力,研发出车载的传感器,收集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汽车行驶的各项信息,确定汽车的属性,也可以实现共享。实现移动互联汽车的数据共享是建立共享的基本框架,能够优化数据的使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共享;共享框架

中图分类号:TP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4-0193-02

Abstract:Mobile internet car is the ability to join the mobile Internet in the car,develop a vehicle sensor, collect all kinds of data produced in the vehicle,the analysis of these data can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vehicle driving,determine the property of the car, and can also realize the sharing. Data sharing for mobile Internet is the basic framework for sharing and optimizing the use of data.

Keywords:mobile interconnected vehicles;data sharing;sharing framewor

0 引 言

移动互联汽车是使车辆具有移动互联网能力,变成一个网络终端,与多个互联网平台建立信息的交互,共同构成车联网。大数据是数量庞大的数据集,有多个数据类型,增长速度变快,基于大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使用者可以依照现有的数据完成数据处理。

1 移动互联汽车的数据

1.1 车前传感器的数据

车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车辆离开工厂前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车上的各终端会利用多个电子器件、使能部件让数据运转,随后通过车载总线得到数据。现在车辆使用的车载总线有CAN、LIN等,较为常见的总线是CAN,它的结构内部有多个主机,当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时,内部的多个节点都可以实时接收数据,并向外传输数据,其最高速是1Mbit/s,最低速是125kbit/s。LIN总线是串行通信网络,所需的成本较少,它最快的传输速度是20kbit/s,能够控制汽车内部的电子系统,提供辅助功用。这两类总线虽然是目前经常使用的总线,但为适应车辆的高速发展,研发了高速车载总线——FlexRay,数据传输的总速率是20Mbit/s,并在使用中逐步标准化。

1.2 车后传感器的数据

因为车辆有不同的品牌与型号,可选择与之对应的传感器,包括GPS、行车记录仪、图像传感器、全景系统等,它们会收集相应的数据。比如GPS,它会记录车辆的位置数据,行车记录仪收集前方车辆、道路的基本数据,图像传感器会记录图像的相关数据,而全景系统整理车辆360°的全部景象和信息。

1.3 交互数据

交互数据以车辆为前提,与多个平台、基础设施等建立交互。首先,车与平台的交互。在汽车服务平台得到汽车的多个信息后,深度分析信息,优化对信息的处理,并把信息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汽车。服务平台可提供的业务有实时通信、道路导航、远程监控等,服务对象是车辆驾驶员与乘客,两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服务平台会实时记录,记录整个服务过程;其次,车辆与基础设施的交互。道路两旁的基础设施向车辆传递信号,包括交通灯的变化、交通是否拥堵、区域间是否可能碰撞、现场的临时管制道、道路突发事件等;最后,车辆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车辆间位置、速度的对比来保证安全驾驶,同时,通过车辆之间交通信息的传递也能得到区域的敏感數据。在数据交互中,也有车辆与人员之间的交互,驾驶员或乘客使用手中的智能设备连接车辆终端,从而控制车辆[1]。这些数据实现共享后,可以实现大数据的分析,判断车辆行驶是否安全。

2 移动互联汽车数据的应用与共享

2.1 移动互联汽车数据的应用

(1)道路导航:利用GPS等技术,用车辆上的终端为车辆驾驶员提供道路信息,并显示车辆所在的位置,驾驶员根据提供的线路与道路基本情况来选择开车路线。驾驶员也可以根据目的终端上道路行进的演示过程,了解从现在的位置到目的地的距离。车辆连接移动互联网后,终端会自动更新地图,保证地图的准确性。(2)安全驾驶:这是移动互联网使用的基本要求,根据车辆传感器的数据与外部环境变化,在恰当的时间提示驾驶员,让其了解现有的路况,保证行车安全。(3)远程监控:通过远程监控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打开车辆的车门;如果车辆在异地或被盗取,能及时向车主发出告警;若是车主忘记车辆的停车地点,个人信息通过服务平台验证后,平台会向车主提供车辆信息。

2.2 移动互联汽车数据的共享

移动互联网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会基于产生的数据建立数据产业链,并实现各方人员的数据共享。产业链在整合所有数据后进行加工,用数据为车辆驾驶人员提供服务,同时,也会用数据来完成设备制造,发展经济实体。这些方式的实现以数据共享为前提,但现有的多个数据还未实现数据共享,数据的价值并未从服务与应用中体现出来。因此,数据共享的实现要建立一个数据框架,基于框架完成数据共享[2]。

共享框架是以移动互联企业数据平台为中心。它会连接两个网关,前端的网关是数据采集,从车辆的车载终端上得到数据,与数据平台交互后,把车辆的所有数据全部传输到数据平台上。后端的网关是数据共享,它会连接两部分,一是服务平台,二是车厂、保险公司和政府监督的集合体,这两个部分的共享中,由服务平台分析数据,用数据为驾驶员提供服务,车厂、保险公司和政府得到相应的数据后,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能。在这个框架中分享的数据是移动互联网汽车所有数据的总称,即包括前装、后装车辆传感器和交互数据等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汽车内不同位置传感器的使用建立一个传感器系统,这个系统内记录了车辆内部各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车辆行驶中产生的数据,数据采集时使用网关鉴定数据采集者的身份,保证是车辆的所有者,避免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保证车辆的所有系统行驶安全,让车辆安全行驶。而为保证数据平台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信息,需要数据共享筛选所有数据,科学管理,当使用者提出使用数据的申请后,验证使用者的身份,完成数据的安全审计。

数据平台的所有操作是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在相应的位置存储数据,随后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完成数据的加工和处理,最终把所有数据开放。数据采集的功能是数据采集鉴权、应用识别和阻断、完成流量审计和严控流量的使用;数据共享的功能是数据使用鉴权、完成数据共享和实现安全审计。

数据分享具体的过程如下:(1)由数据平台向采集的网关发出采集请求;(2)采集网关完成数据采集的鉴权验证;(3)由采集网关发出请求,由汽车的车载终端接收;(4)车载终端自主收集车辆内各子系统的数据,把所有数据集中后,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网关;(5)采集网关把得到的数据转移到数据平台;(6)使用者在数字应用系统内提交申请,向共享发出使用数据的需求;(7)共享网关通过认证;(8)由共享网关方发出请求,接收方是数据平台;(9)平台准备相应的信息后,把所有数据传输到共享网关内;(10)共享网向使用者传递所需的信息。

3 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共享的发展

3.1 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共享的发展情况

虽然目前已经构建了移动互联汽车数据贡献的基本框架,对数据何内容有明确的选择标准,并明确了数据分析的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仍有很多不足,具体分析如下:其一,移动互联企业因为有不同的车辆品牌与类型,所以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属于不同的类型,且产生的数据具有实时变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大数据特点,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其二,因为主体数量庞大,且分散范围较广,真正可以从信息中采集到的信息量较少,大部分都是有特定指向的数据,比如从GPS得到位置数据,或是OBD数据等,所有数据的使用只局限于浅层的信息,真正的信息并未发掘出来;其三,实际应用案例很少,使用人员局限于车辆的驾驶人员,应用规模还有待扩大;其四,数据共享缺少统一的标准,很多工作只是初步探索。我国汽车产业出现的时间较晚,落后于国外,但移动互联汽车的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我国因为市场庞大,让这一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但由于数据共享缺少标准,这会抑制产业优势的发挥,限制产业发展[3]。

3.2 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共享的发展策略

基于上述内容,若想促进移动互联汽车以及数据共享的发展,就要求深度优化共享框架,并给出共享的标准,同时,还要深度分析数据,利用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提高数据平台服务的效率,从而扩大应用的范围,增加数据应用的案例。对于共享框架的優化能够保证所有数据传输的安全,也就是根据车辆网数据传输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在框架内放入不同的加密算法,包括1024位的RSA,或是利用JNI运行C++程序,生成密钥,这两种方式可有效保证数据输送的安全,不会出现信息被盗用的情况。同时,需要给出数据共享的标准,有关部门必须根据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共享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要求给出明确的标准,要求所有共享的进行都必须符合标准。而深化数据的挖掘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发现内部隐藏的多个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为驾驶员提供所需信息,避免事故发生。进一步增加数据共享现有的优势,扩大其应用的范围,加快数据产业链的发展。

4 结 论

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共享的实现需了解有哪些数据来源以及所有数据的应用。以此为前提,构建共享框架,按照步骤实现数据共享,保证车辆出行得到实时的路况信息,找到最佳的行车路径。实现快速发展需深化框架的构建,给出明确的规范,使其向着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卜冬曜,雷娅,许广宏,等.汽车移动互联平台的实时系统设计与实现 [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30(10):71-73.

[2] 张佳露,方勇,卜冬曜,等.基于汽车移动互联平台的安卓系统安全加密 [J].网络空间安全,2016,7(Z1):77-81.

[3] 朱敏慧.移动互联时代的汽车创新 [J].汽车与配件,2015(6):4.

作者简介:王雨前(1995-),男,汉族,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车辆工程。

猜你喜欢

数据共享
浅谈天津气象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科学大数据的发展态势及建议
数字化迎新系统宿舍分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时代电子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探索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面向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营配贯通”对供电企业的作用
基于协同办公的会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ODI的高校岗位聘任管理系统研究
高校一表通系统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