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给人的心灵启迪
2018-07-11任今照田稷席磊
任今照 田稷 席磊
【摘 要】 20世纪末短篇小说复兴的主力作家雷蒙德·卡佛的巅峰之作《大教堂》由11个小故事所组成,描摹平民的生活,表现小人物的日常琐事,以此来告知读者,即使人生消耗殆尽,仍要勇敢地“把塌下去的袜子”拉起来继续前行。《大教堂》对艰难时世的表现,以及“收拾人生的勇气”, 给现代人的生活注入力量,这也是《大教堂》的出版价值所在。
【关 键 词】雷蒙德·卡佛;《大教堂》;出版;推广
【作者单位】任今照,内蒙古医科大学;田稷,内蒙古医科大学;席磊,内蒙古医科大学。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1.029
雷蒙德·卡佛是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卡佛的作品风格和他自身经历密切相关,作品语言精简冷硬,多以描写生活于破碎边缘的小人物为主,内容近似于家庭小说。生活的变质和走投无路的无望,是卡佛小说中人物的常态。小说主人公有饭店女招待、维他命推销员、机械师、邮递员、剃头匠,等等。有评论认为,卡佛的小说有“表面的平静,主题的普通,面无表情的叙事,以及想不清楚的人”。小说故事内容大多数稀疏平常:小夫妇没能生出孩子以至生活灰暗;父母等待被撞伤的孩子醒来,却以孩子悄然离去结尾;卖维他命的女人很焦虑,而丈夫正觊觎着她的同伴……卡佛小说常有意想不到的结尾。
由于卡佛的早期作品多以灰色基调为主,人物之间难以沟通、不可预料的灾难事件,以及人物行为的无目的性,使得他的创作风格被称为“灰色现实主义”。但其第四部短篇小说集《大教堂》,却改变了这一风格。短篇小说集《大教堂》被公认为是雷蒙德·卡佛的颠覆之作,包括11个短篇,收入了卡佛大部分名篇——《羽毛》《瑟夫的房子》《保鲜》《软座包厢》《好事一小件》《维他命》《发烧》《马笼头》和《大教堂》等。
《大教堂》出版不久就被提名普利策奖,被翻译为30多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小说中,雷蒙德·卡佛采用极简主义风格来描述美国普通大众的生活境遇——他们在各个行业的基层工作,失业、家庭矛盾充斥各自生活当中,他们发现要在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中才能得到人性的救赎。这为现代人解决当下面临的精神困境提供了启迪,这也是这部小说备受中外读者欢迎的原因。
《大教堂》仍然有卡佛早期作品的无奈和无法自拔的痕迹,但是,“仿佛已耗尽,却又收拾起勇气”。卡佛说,“它们与我过去的小说相比,都更丰满,文字变得更慷慨,也更积极了”。他把自己那扇一直尘封的天窗推开一条缝隙,洒下微光。《大教堂》在写作风格上承接了卡佛前后两个创作时期,读者既能够体会到早期的冷硬,也能够感受到后期微暖的转变。
一、引导读者探究内心孤独的原因
《大教堂》深刻揭示了现代普通大众的精神世界,探究了大众所面临的精神危机的根源——他们内心的孤独源于其处于一个疏离的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都处于疏离状态。在这部短篇小说中,读者可以发现,与自然环境亲近的人内心充实而幸福,但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人远离自然,生活在城市中,焦虑、孤僻是他们的典型特性。如《羽毛》中的杰克夫妇,他们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现状,两人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去巴德家之前,丈夫杰克问妻子弗兰是否要带礼物,弗兰显得十分不配合,完全是一种不想沟通的态度。当弗兰提到要带自己的甜品时,杰克就略带气愤表达不满。小说想告诉读者的是,人们与自然的疏离,导致丧失了对自然的审美情趣,同时使得内心空虚、精神迷茫。小说以此启迪读者,不要迷失于城市的快节奏中,要走出这个钢筋水泥之地,接触和感知大自然,从自然中找寻内心的平静。
《大教堂》所描述的无论是陌生人还是密友 ,都不愿袒露心声。如《好事一小件》中的安尝试与面包师沟通,但两人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必需的信息交换,面包师只顾做面包,对安讲述的她8岁儿子的事情毫不关心,这种交流让安很不舒服。雷蒙德·卡佛通过对这种小场景的简单勾勒,展现了社會人际关系的现状——人与人之间已演变为纯粹的物化关系,追逐利益成为人们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成为利益的牺牲品。读者能够从作品中了解到,日趋严重的商业化使得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意义不再凸显,每天机械地重复同样的工作,人变得如同机器一样,人的创造性难以发挥,自我价值难以实现,人们无法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人的情感逐渐变得冷漠,人们之间几乎无话可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使得人的精神世界承受着巨大压力,甚至威胁身心健康。人们无处宣泄的感情,必然会导致人的异化。《大教堂》使人们重新思考自身与周边的关系,有助于打破现代社会阻碍人们交流的藩篱,让人们再次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此外,《大教堂》还向读者揭示了人与自我疏离的原因。小说指出,人失去了信仰,精神世界就会坍塌,不敢直面自我。作品深入刻画了人的信仰缺失,以及由于这种缺失导致的内心世界的真空化。精神世界的坍塌导致人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发声,对人们而言,生活已没有任何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是蜷缩于家中看电视,就是用酒精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大教堂》中经常描写电视机一直开着的情景,人们不是在看电视,而只是打开它,电视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工具。小说中还描写了许多酗酒的人。如《瑟夫的房子》中的魏斯和《小心》中的劳埃德,他们都遭遇了婚姻危机,内心苦闷难以发泄,只能通过酗酒来消解,这使得原本精神空虚的人更为脆弱。可见,信仰缺失已成为现代人最大的困境。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没有信仰,活着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人们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更谈不上热爱生活,婚姻遭遇危机、社会道德沦丧,人们的内心世界濒临崩溃。读者从小说中能感受到作者给予现代人的指引——要重新树立自己的信仰,倾听自己的心声,以此来拯救自己的灵魂。
二、劝诫读者要打破屏障,重建信仰
《大教堂》为读者展现了普通民众的精神画卷,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我内心疏离的严重后果,指出只有重建精神信仰,尝试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打破这种困境,这也是作品创作的意义所在。
《大教堂》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接待妻子一位盲人朋友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不在于双方对某种经历的认同,而在于一方对另一方打破界限的鼓励,使得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认知自我的方法。“我”走出封闭的世界,是通过与盲人罗伯特的几次较量来实现的,“我”也没有想到,冲突的过程会促使自己走出疏离的世界。
盲人罗伯特拥有宽广的心胸,能洞察外界一切事物。“我”的思想却有些狭隘,难以看到生活的真谛。罗伯特刚来到“我”家时,“我”内心充满了忌妒,但一次晚餐竞赛,使“我”对罗伯特另眼相看。尽管晚餐竞赛并不公平,但罗伯特的表现毫不逊色,他能够准确地找到盘中食物的位置,最终两个人打成平手。“我”对罗伯特的看法也由鄙夷转为佩服。晚餐之后的谈话,恰恰凸显了“我”的疏离化,与罗伯特的开朗形成鲜明对比。罗伯特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慢慢感染了“我”,使“我”从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至此,读者能够看到,罗伯特的大度与“我”的狭隘之间的冲突已消失,“我”开始敞开心扉,坦承自己的信仰。
作品描述“我”如何一步步走出封闭世界——从一开始对罗伯特的鄙视,到借由电视节目来接近陌生人的世界,让读者认识到,只有勇敢地打破界限,放下内心的芥蒂和骄傲,才能走出来。最后,罗伯特提议画大教堂,让“我”真正体会到交流的愉悦,使“我”不受任何约束,真正轻松地走进陌生的世界。通过《大教堂》塑造的“我”,读者能够看出作者试图呼唤人性中的善意,来引导人们打开自我封闭的出口,让人与人的交流成为拯救与重生的力量,这也是小说受到读者追捧的原因所在。
三、鼓励读者融入社会,认清自我
纵观《大教堂》的各个篇章,故事人物大多经历了从疏离到融合、从分离到回归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在《好事一小件》的结尾部分,读者能感受到一丝温情。安的儿子遭遇意外后,毫不知情的面包师不停地催促夫妇二人到店里取蛋糕,悲痛至极的安无法忍受,跑去面包房把面包师大骂一顿。面包师了解实情后,努力求得夫妇二人的谅解。这时的面包师变成一个“活”的人,对人充满同情和关爱,这时的面包圈也不是商品,而是温暖人心的食物。这让读者看到拯救现代人冷漠的希望——人们只有学会相互包容、相互融入彼此,才能唤醒内心渴望已久的温暖。
小说向读者展示,与陌生人的亲密接触是另外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這让读者认识到,眼睛不是观察世界的唯一方式,交流也是人们接触社会的另一种方式,使人把自己从主观臆断中解放出来。在《大教堂》中,“我”在罗伯特的鼓励下,开始尝试与他人进行交流, 当认识和接受自己与别人的差别时,也意味着融入了别人的世界,使得处于封闭疏离的个人与家庭之外的社会人有了真正意义的沟通。《大教堂》给迷茫的现代人提出了一个建议——积极地走出封闭世界,接触社会、接纳他人,这是把自己解救出来、走向融合的最佳途径,也是小说出版后受到热烈追捧的原因。
有评论者指出,以往雷蒙德·卡佛的作品大多反映社会的凄凉和阴暗面,表达对后现代社会的愤怒。《大教堂》的出版,使得雷蒙德·卡佛小说的悲观凄凉基调有所转变,给迷茫中的人们带来希望之光,如同“乐观的小池塘与绝望的海洋并存,虽然这片池塘相对于海洋确实渺小,但它一直没有放弃给人们带来希望”。
《大教堂》这部短篇小说集显示了雷蒙德·卡佛创作的新倾向——结构框架更加丰满,人物情感充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它们更强壮有力,感染力更强,也更乐观。”这一转变得益于雷蒙德·卡佛与文学编辑戈登·利什的密切联系。作为编辑和作家,戈登·利什对文学创作有自己的主张。在编辑过程中,他对雷蒙德·卡佛的作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有时甚至把原作品改得“面目全非”。正是由于戈登·利什把小说处理得简洁利落,雷蒙德·卡佛的小说才吸引了大批读者,从众多短篇小说中脱颖而出,在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邱小轻. 卡佛笔下的美国——解读卡佛的《大教堂》[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2] 雷蒙德·卡佛. 大教堂[M]. 肖铁,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3] 綦亮. “极简主义”中的人文关怀——评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集《大教堂》[J]. 名作欣赏,2012(12) .
[4] 孔锐才. 盲目与洞见——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的极简主义风格[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5] 唐羽. 谈论卡佛时我们说些什么——透视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的风格与主题[J]. 安徽文学,2010(2).
[6] 李桂媛,刘哲. 卡佛笔下的蓝领——解读卡佛的《大教堂》[J]. 时代文学,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