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基本路径探析

2018-07-11满福玺

出版广角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出版物机构质量

【摘 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出版业总体呈现繁荣发展之势,出版物的品种、数量逐年增加,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也存在偏好数量、规模、速度,忽视出版物质量的问题。按照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版业需转变发展方式,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文章围绕出版物质量问题剖析原因,探究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及对策。

【关 键 词】高质量发展;出版业;动力机制

【作者单位】满福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1.008

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和会议中提到的高质量发展指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出版人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把握发展新思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和挖掘新动能,建立和完善多出精品的体制机制,引领和推动出版业走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更好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阅读欣赏需要。本文着重就如何提升出版物质量和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高质量发展是迈向出版强国的必由之路

1.提升出版物质量,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出版物质量可分为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内在质量主要指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包括思想文化倾向、语言文字、结构体例、声像图文编排等方面的质量规范;外在质量主要指设计质量与印装质量,包括纸张原材料、印装设计制作质量规范及读者认同和服务等。出版物质量融入出版机构的品牌成长、出版理念乃至人文情怀中,是出版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针对出版物质量问题,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除制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外,近年还围绕不同重点出版物开展质量管理专项检查,严控出版物质量,使出版机构的精品意识逐年增强。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出版机构为了求生存而重经济效益,忽视质量和社会效益的短视行为,从而在整体上形成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格局。这就需要我们客观理性地审视当前出版物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有针对性地采用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

2.夯实发展基础,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2016年,我国共出版图书49万多种,堪称出版大国。但从目前出版情况看,一些出版机构存在偏好数量规模速度而忽视出版物质量的情况,以致数量规模可观而内容质量下滑,在国际出版物市场及出版格局中,不仅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较少,也缺乏被世界广泛认可并大量购买版权的教材和真正有影响力的传世精品力作,更难以见到超级畅销书,无法与出版大国的地位相匹配,这很值得深思。此外,自转企改制后,出版机构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受内在动力驱使会更注重经济效益,出版动机多指向利润最大化。但出版机构还会受社会价值目标的影响和驱动,要为人才培养、学术繁荣、社会进步与发展,以及满足人们学习和美好生活的需要服务,因此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努力提升出版物质量,形成良好的专业出版品牌形象。出版机构只有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激发活力,提升质量,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实现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出版物质量问题症结所在

1.出版物质量问题的内在原因

出版物出现质量问题,首要责任在于出版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即出版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第一, 一些出版机构在有限的编辑资源与过度增长的生产能力、出版规模条件下,盲目扩大品种数量,过度追求出版规模,以品种、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来获取效益。这种模式甚至成为一些中小出版机构的主要选择。采取短平快的出版方式,只注重出版进度和节奏而漠视出版物质量,导致粗制滥造的出版物充斥市场。

第二,转企改制客观上给传统出版机构带来了生存压力,加之市场化、公司化运作使一些出版机构盲目追求短期行为,出版产业链中形成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利润指标考核模式。编辑在完成经济利润指标压力的驱使下,提升出版物质量的动力不足,而且过度增加编辑的工作量,使其压缩了认真推敲、精细加工稿件和业务学习时间,导致编辑能力弱化。由于不能严格按程序规范操作,管理模式单一,对生产优质出版物的激励不到位,致使质量不高的出版物匆忙投放市场。

第三,编辑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编辑基本功有待提高。出版机构走上企业化道路后,由于编辑人才流失,一些出版单位的编辑队伍主要由没有出版从业经历的年轻编辑人员组成,加之忽视对新进从业人员的培訓,仅通过出版资格考试或只经过专业学习的新人就走上编辑工作岗位,难以严格、规范地对稿件进行精细加工;并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这些都是导致出版物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第四, 一些出版机构缺乏优秀的校对专业人员,或校对专业人员配备缺位,甚至只依靠一些校对公司来完成。多数外校人员缺乏应有的校对素养和能力,难以胜任校对工作。另外,由于出版物品种多,出版机构无法完全按出版物内容配备专业的编辑校对人员来承担编校工作。所有这些因素,都对出版物的质量造成影响。

2.出版物质量问题的外在原因

出版物质量问题的外在原因,主要包括出版物行业监管和整个出版的社会大环境,以及由于创作者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出版物质量问题。

第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阅读趋向快餐化,出版趋向短平快,一些出版机构为了尽快占领市场,较注重出版速度,而忽视精细加工稿件。同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出版机构在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下,只好以牺牲出版物质量为代价,甚至为了降低成本,设计印装制作不规范、不到位,必要的编校周期和环节得不到保障。这种短平快式的粗放经营模式,必然难以保证出版质量。

第二, 一些大型出版集团和知名品牌社逐渐成为垄断市场的主角,如果中小型出版机构不能以特色产品和信誉赢得读者,将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加之受限于资源,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型出版机构的竞争能力和自生能力严重不足,如果管理方法简单,迫于资金压力而乏术,并且缺乏对编校队伍进行良好培训,发展步履将更加艰难,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也自然会存在较大问题。

第三,信息时代,整个社会大环境心态浮躁,致使创作者不重视严谨创作,治学不扎实,所创作文字有失推敲,作品缺乏逻辑性,经不起考证。如果创作源头质量不高,必将缺乏更多兼顾长远、有更大出版价值和更高内容质量的出版资源。即使经过多次加工,也难以诞生优质的产品。

第四,在行业监管方面,除每年按不同类别的出版物进行质量检查外,还没有形成单位及行业内更加有效和持续的质量监管。检查只是发现质量问题,如果不能消除导致这种质量问题的深层原因,将很难从根本上去改进,也难以形成有效杜绝质量问题的办法。

三、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1.提高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

编辑工作的职业化,对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基本要求。编辑人员要具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本职工作。目前行业内主要采取继续教育和面授培训等方式提高编辑人员职业素养,但这些方式很难立竿见影,从根本上消除出版物质量问题。这些面授和培训有学时规定,不管新老编辑一律参加学习,对那些从事了几十年编辑工作、有丰富编辑工作经验的人来说,这样的学习和课程培训收效甚微,提升空间也有限;而对那些年轻编辑来说,则不具有针对性,因为这些面授和培训多属于理论学习,缺少实务操作,难以达到全面提升编辑职业素养的目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提升编辑人员职业素养应多考虑结合编辑工作的实际,这样才具有针对性。比如,可以通过新老编辑相互交流,在实践中答疑解惑,共同学习和历练,这样才会收到比较好的实效。还可以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培训新入职编辑,走以老带新和专业化培训相结合之路。

2.加强对出版物质量的监管

我国《出版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出版物的规格、开本、版式、装帧、校对等必须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出版物的内容、编校、印刷及复制、装帧设计等方面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出版机构也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管。一是建立全流程覆盖的出版物质量监管体系,建立选题策划、审校加工、设计印制等出版流程的质量监管机制。二是大力开展专题质量检查,在惩处不合格单位的同时,对质量检查合格及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奖励力度,从而形成全行业重视质量的氛围,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三是制定互联网和数字出版的内容质量管理规程,落实责任制,把好内容质量关。四是加大对新入职编辑的培训力度,建立常态化的编辑职业素养培育提升机制,努力提升编辑人员的导向意识、选题策划水平和编校技能,探索将出版机构的责任编辑人数、出版物数量和质量等纳入出版机构的考核评估体系。五是要强化质量监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检查落实质量保障制度,规范出版物的生产流程,严格执行编审校制度,强化制度约束,达到进一步提升出版物质量的目的。

3.提升出版物质量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企业或个体在谋求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价值追求的成长机制,是企业或个体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利器,其实质是通过相关制度和管理设计,调动每个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推动其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

对出版机构来说,实现出版物质量提升,不仅要明确出版机构及内部各行为主体要实现的目标、价值与责任担当,还要将提升出版物质量要求与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动力,达到不断提升出版物质量的目的。出版机构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动力机制的作用,适时激发企业内部各行为主体的价值实现,如荣誉感和贡献、激励等,使其在竞争的工作状态中凝聚强大动力,创造出更多业绩。

提升出版物质量的动力有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之分。在传统出版形态下,出版物质量的提升往往是被动的,主要靠外在动力来推动。这种外在动力的管理模式停留在计划经济下的命令式思维,如靠上级部门的号召或提出要求,经济属性并不明显。出版机构在转企改制后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不仅要注重外在动力,还要变被动为主动,重视研究内在动力的驱动作用;不仅要改进工作方法,还要更新观念和创新管理,这样做出的决策才有针对性。比如,什么因素抑制了出版物质量提升?什么原因导致编辑对提升出版物质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充分认识、了解和激发其目标价值追求与驱向,才有利于形成企业运行和发展的长效驱动力,才能进一步改进工作,朝着更有利于质量提升的目标前行。

动力机制对出版机构发展、产品结构及质量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决策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出版管理决策时,出版机构要研究和考虑工作者的现状、制度与绩效考核的利益驱动方式,研究和考虑出版机构經营活动中个体目标与单位目标的契合程度;要根据编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编辑技能合理匹配出版资源,控制不切实际的出版规模、出版物品种和数量,要杜绝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自身规模、编辑能力而盲目出版的现象;要避免出版机构过度加大编辑文字工作量和增加出书品种的做法,把工作重心放在努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建设品牌特色上;要发挥优秀编辑和精品出版物的示范效应,重点培育一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加大奖励力度,强化表率作用;还要兼顾社会和读者的认知反馈来进行出版机构的年检与考核等,以做出更恰当的评估。

4.倡导和践行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段话有针对性地诠释了打造精品出版物的标准。出版工作者要有精雕细琢和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静下心来打造精品。正因为历代出版人有执着专注和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才让我们看到大量流传千古的精品善本。当今的编辑,不仅要具备互联网和市场思维,还要倡导和践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面对传统出版数字化、阅读图文化、营销网络化等出版变革,编辑要深入学习,担当起传承文化的重任,把工匠精神的理念植根于出版工作实际,打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出版人从事的是一份崇高职业,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神圣使命,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出版人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价值追求,还要充分发挥出版机构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化道路,形成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出版强国方面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出版物机构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2017年出版物
质量投诉超六成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