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 模仿 鉴赏 创造
2018-07-11杨翠平
杨翠平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中,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精华,获得传统文化的启迪。在创造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文化素养。
美术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感知、模仿、鉴赏、创造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与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与审美中提升民族文化的素养。
一、美术作品感知,浸润传统文化
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是美术教学的起点。对作品的感知,不仅是对画作内容的了解,更是对内涵的品读。在感知工笔画《笔情墨意抒胸臆》一课的教学中,其中“借植物寓品格”一节,我在引导同学们感知梅、兰、竹、菊这四君子的工笔画时,一方面从画面的落墨角度进行感知,一方面从其中文化蕴含进行品读,认识其中蕴含的人格化精神。譬如,从梅花遒劲的枝条中,引用古诗名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在形神结合的感知中接受梅文化的熏陶,进而理解元代画家王冕的水墨梅花所抒发的清高孤傲之情。又如感知郑板桥的竹画,结合他的诗作,如“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认识竹子的坚韧、虚心的品质。而在感知“亭亭玉立”的荷花画作时,引出周敦颐的《爱莲说》,突出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在感受笔情墨意的时候,借画家表达的主题,既了解借物抒情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又了解画作各自蕴含的传统文化真谛,进而接受它们的滋润,并在“润物细无声”的感知中提升了民族文化的素养。
二、模仿作品,汲取传统文化
不能机械地模仿,而是要在模仿中接受传统文化,并借传统文化加深對模仿作品的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证,学生模仿图案画,这些图案画大多数都是对称性的。这种对称性美在哪里?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这种对称性的图案呢?这就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诠释。对称性中体现出的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庸之道。我们在模仿中列举了生活中的大量例证,如中国传统的建筑物,大到天安门、故宫,小到各地的民居等,到处都有对称的影子。这表明中国人对对称性设计的偏好,同时也是通过这种设计体现出传统的文化,并让这种传统的文化时刻在影响人们的生活。
三、鉴赏作品,熏陶传统文化
在《中华博览(欣赏·评述)》这一章的教学中,学生走进了远古的陶器、钟鸣鼎食、绮丽漆器、精美瓷器等艺术品的世界。如果就物赏物,那只能停留在物器的层面上,无法感受它背后丰富的文化蕴含,更不能获取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只有把鉴赏品味与它体现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中获取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感受更深刻,进而提高人生的品位。鉴赏青铜器之美,教材提供的是毛公鼎、曾侯乙墓编钟等。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上进行欣赏,一是造型之美,如毛公鼎,鼎身为半球形,鼎足如兽足形,鼎耳的高度和厚度都与整体相协调,造型敦厚有力。鼎的耳足都微微外撇,鼎的口沿部分又有一条环纹的装饰带,这些都在三足鼎的厚重中增加了微妙的变化,使鼎显得稳重而不笨重。二是智慧之美。它体现出古代艺术家与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就说这套编钟,共有65件之多,2500千克之重。在演奏中,总音域达5个八度,半音的标音位置可以靠组合而定,古今中外的曲目几乎都能演奏。让学生感受其中包含的智慧。三是文化之美。认识青铜器的历史地位与价值。青铜器的铸造是国家大事,它代表的是一种礼器,主要是祭祀鬼神和祖先的,以及象征了国家统治的秩序和贵族等级的尊贵等,如,在语言中还保存了与“鼎”相关的词语“问鼎”“一言九鼎”等,这样从青铜器的造型上去感受它承载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带着一种敬畏之心去鉴赏,就会产生一种景仰的神圣之感。同时我还鼓励同学自己举例,如从历史课本中认识的司母戊鼎等。这样从课内到课外,拓展了审美视野,强化了文化情怀。
四、创作作品,传承传统文化
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创作环节,我也注意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创作泥塑、秸秆编织作品时,我突出对学生进行“天人合一”传统文化的教育,即在创作中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取之自然、表现自然。因此,采用泥塑进行仿生的创作,如笨拙的南瓜、灵性的小猪等,在稚拙中表现出审美情趣。运用秸秆编织表现自然美的图案,如夏日凉亭、梅花报春等。以体现从自然中来,表现自然中的美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多次绘画比赛中,我指导的学生屡屡获奖。因为他们的创作,既展示出厚实的美术基本功,又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还表现出充满活力的创造精神。在多年来的德育手抄报比赛中,每年都有多人获得一等奖。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我们美术老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与传统文化的修养。
【作者单位:泗阳县双语实验学校南京路校区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