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结合在特殊教育推行的可行性研究观点综述
2018-07-11张卜林
张卜林
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方法的特殊性。医教结合把医学和教育结合起来,正是当前特殊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从哈尔滨燎原学校等试验学校的实践情况来看,医教结合是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经过专业医学培训的教师,能更好地了解特殊儿童的生理特点,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康复。
一、三大优点
1. 转变特殊教育观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职能
教师以往所采用的传统、单纯的教育手段在特殊教育中所能起的作用很有限。 “医教结合”可以使教师在特殊教育观念上逐渐走出那种“教育是万能的、是无所不起作用的”认识误区,加深对现代康复医学的认识,提高对残疾儿童康复过程、康复需求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那种“先医后教”医教分离”的认识和做法,逐渐采用“当医则医,当教则教;医中有教,教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医辅;医教结合,科学发展”的务实做法。
2. 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特殊教育中的新问题
训练器具、假肢、矫形器、助听器、人工耳蜗、辅助沟通系统、电子导盲杖等现代科技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残疾儿童身上及学习生活场所中。这些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给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成了特校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能帮助学校和教师逐渐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3. 推动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提升特殊儿童教育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是基于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等领域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前人探索的成功经验而展开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践探索证明了该模式对特殊儿童发展的有效作用,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多年来,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医教结合”探索,对残疾学生进行综合康复、多重干预、潜能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特殊教育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特殊儿童教育水平。
二、三个缺点
1.特殊教育专业界限的模糊
特殊教育专业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特殊教育专业本身就包含有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而医教结合把“医”和“教”并提,不仅容易使特殊教育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偏离教育的目的而走向康复类学校,也会造成特殊教育学科概念的混乱。
2.各部门之间配合度低,责任不明确
医教结合的实施需要教育、卫生、残联等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我国医教结合刚起步,相关的管理机制还未建立,医教结合一体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造成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确,出现问题相互推卸。
3.医教结合的推行流于形式
我国目前尚未达到推行医教结合的经济和教育等条件,不顾经济条件盲目推行医教结合必然会造成该理念流于形式。医教结合相关专家的缺乏、教师专业素质的落后,医疗设备的匮乏,使学校和特教教师实施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可操作办法,医教结合在实施过程中遭到扭曲。医教结合作为一种新的特殊教育理念,不能只看到其美好的一面而脱离教育的本质。把医教结合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一种手段,要把握好“医”和“教”的关系问题。不顾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现状,不对医教结合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而盲目推行医教结合,必然会遭到失败。
三、三种倾向
1.盲目追捧,以医代教
在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医”的作用,把学生部分功能的康复作为首要目标,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加大“医”的比重,而忽视了基本知识的输入。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对“医教结合”理念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广这一办学模式的背景下,教师们在把新理念内化为自身素养的过程中出现了盲从心态。
2.消极回避,教而不医
固守原有观念,认为学校的功能在于教书育人,而医疗康复则是医院应该做的事,对“医教结合”理念不以为然,甚至还有部分听障教师,认为学生的听力障碍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听障课堂上坚持只进行知识的传授,对“医教结合”理念持回避态度。
3.机械复制,形而上学
機械照搬其他学校已经成型的经验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刻意模仿,忽略学校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现象在特殊教育课堂上也不在少数。“医教结合”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无法复制,过度地依赖已有经验,必然导致形而上学,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社会和家长由于视角问题,难免对“医教结合”存在理解上的误区,过分神化“医”的功能,教师也去接受医疗训练,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医学的治疗与干预。
四、三个见解
1.拒绝“全民运动”下的“一刀切”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采用医教结合的方法,从关注、改善学生的生理机能出发,对各类障碍儿童使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康复,并将其与我们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我校四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得出的结论是,“医教结合”应该是特殊教育的补充形式或个别化教育形式,而并非特殊教育的全程与全部,并不是所有残障儿童康复的必由之路。
2.厘清理念、方式、路径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作为实施医教结合工作的基层学校,我们有必要厘清用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又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最终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秉承全人教育的理念,采用医教结合的思想和方式,通过综合康复的途径和模式,最终实现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医教结合并非是机械的拼接,而是深度的融合,即强调技术层面的康复医学手段与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在促进特殊儿童不断接近常态的情况下,实现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3.建立医教深度融合的保障体系
医教结合强调医学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如果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杯水车薪,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并在基层特殊教育学校普及,就必须要在师资配比、功能室配套、培训转型、职称评定等方面寻求政策支持,建立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建立高校专家和医疗支持团队,建立教育、残联、卫生、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成立学校、医院、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协作共同体,从而构建起一个推动医教结合工作深度融合的网络体系,推动这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