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钢琴练习曲中的情感表达

2018-07-11刘菁菁王世红

参花(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肖邦

刘菁菁 王世红

摘要:本文立足于浪漫主义时期及波兰的历史文化背景,以27首钢琴《练习曲》为文本,结合情感表达、创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对肖邦钢琴练习曲进行深度剖析,力求以多视角审视和掌握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艺术。???

关键词:肖邦?钢琴练习曲?情感表达?

肖邦作为世界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其毕生创作的钢琴作品不仅数量丰富,而且体裁十分广泛。他的创作理念中体现着对波兰民族音乐风格的挚爱,在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注入浪漫主义元素,与之进行另类的创新组合,将钢琴的弹奏表达不仅局限于简单的乐器发聲,更是扩展到诗人的吟唱、恢宏的合奏、立体的感官和饱满的情感等方面,使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他的创作不仅赋予了传统创作新的生命力,更是波兰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桥梁。

27首《练习曲》是肖邦创作生涯的优秀作品,也是音乐史上钢琴练习曲部分的经典之作。肖邦的创作主要受浪漫主义时期文化的影响,在旋律、和声等方面的创作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此来表达他对生命的感知及内心的悲怆。尽管肖邦后半生身处法国,但在他心中、在他的灵魂里始终流淌着波兰民族的音乐符号。民族的印记与创新的创作完美融合后,别具一格的练习曲让人耳目一新。尽管肖邦身处时代的局限区域中,但却完美诠释了波兰情调的浪漫风情。

一、创作技巧中和声的情感表达

19世纪是钢琴的历史转折期,人们在改良了原有“踏板”的基础上,还将钢琴改造成了双重杠杆装置的构造。钢琴的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肖邦钢琴作品的创作,肖邦以钢琴为载体,表现了自己的情绪变化,来宣泄个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这是声音的情感化处理。特别是在练习曲的创作中,肖邦在手指的极限技术能力下,以新颖的创作技法来发挥钢琴的情感表达能力。由此可见,肖邦在钢琴表演上情感表达的技艺相当精湛。因此,熟练掌握肖邦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并不是指纯粹的演奏技巧,更应恰当地把握演奏中情感的表达与释放。

以浪漫时期为背景的音乐创作,作为跳出传统古典主义思想的时间节点,创作技巧的创新是十分关键的,更多的作曲家也将创作的灵感侧重在和声创作上,力求以新奇的高度、完美的钢琴音响色彩,来诠释自身内心丰富的情感状态。肖邦作为上世纪和声处理技巧的典范,不仅沿袭了传统创作的稳定性,又加入了自身的创新元素。尽管肖邦在和声创作中有许多大胆的尝试,但并没有脱离古典和声体系,只在原有和声体系上添加亮点进行修饰,用不同亮点的古典和声表达不同的情感。在体会肖邦练习曲的旋律时,释放的情感也引导我们走入他的心境,感同身受地体会他的内心,这是心灵的洗礼,更是精神的享受。

二、技术练习中音型与情感表现相结合

肖邦练习曲与其他音乐前辈的练习曲作品相比,不仅仅是单纯的弹奏技法练习,而是在注入了肖邦自身情感表达之后,使旋律更加优美动听。所以说,肖邦练习曲的旋律音型具有一定的歌唱性。使作品的弹奏既完成了弹奏训练,又通过音型宣泄情感。在肖邦练习曲中,他通过运用不同的音型搭配不同的旋律,来阐述不同的情感。

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是演奏者将内心的旋律表现在演奏上,在表演过程中,演奏者会根据不同的感情色彩,以不同的触键速度和按压方式、力度来表达情感。音型则是情景表达的音乐形象,一般在一首练习曲中,为了达到预期训练的效果会加入许多音型来反复训练,以熟练地掌握演奏技巧。歌唱性音型则是指在音型演奏的同时,又弹奏出了徘徊的旋律,使两者此消彼长,相互牵连。

每首肖邦的练习曲中都巧妙地蕴藏着歌唱的旋律。在《C大调练习曲》中,先是旋律的出现,然后节奏规整且节拍稳定,搭配八度叠加的声音效果,情绪通过主旋律缓缓流淌,带给听众平稳向前的感触,在哼唱旋律时也给人以明亮、平稳的感觉。

在肖邦的练习曲中我们常会发现,他将唱曲巧妙地转换为钢琴的旋律。比如作品《E大调练习曲》中,就将声乐性和器乐性进行了创新性的结合。这首练习曲的右手弹奏带给听众极强的旋律感,是可以作为歌唱的旋律,右手弹奏的音符也是层次分明,组成优美富有歌唱性的主旋律,在我们附和哼唱的同时,尽享旋律的悠扬,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三、创作技巧中情感表达的统一性

只有涵盖一定技巧性的旋律才能称之为练习曲,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练习曲,肖邦练习曲的中心环节便是它的技巧性。因此,肖邦练习曲中除了特色的情感创作手法,技巧性情感也是必须掌握的重点。肖邦练习曲在创作和钢琴音色上力求达到完美融合,尽管炫技并不是肖邦练习曲创作的目的,但练习曲中所蕴含的演奏技巧总是恰到好处地体现音色效果,达到技巧与情感的交融并进,只有精准掌握才能完美呈现。

仔细对比肖邦的练习曲可以看出,各个练习曲都有自身的训练技巧。但在练习肖邦练习曲中的单一技巧时,我们并不会感到索然无味,这是因为肖邦巧妙地将训练目的和个人情感相融合,在毫无刻意修饰的练习曲上加盖明确的训练目的,使肖邦的练习曲在训练弹奏的手指时,也引导演奏者走入其个人情感场景中,给人以心灵的享受。

四、结语

肖邦的特色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社会环境下的产物,也是其自身生活经历的重现。特别是在肖邦的音乐创作过程中,他不仅继承了民族传统音乐的长处,同时又进行了不断创新,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十分明显。以波兰民间音乐为依托,通过戏剧性的旋律表达内心的情感起伏,这不仅是肖邦音乐风格的缩写,更是世界音乐界的宝贵财富。他的创作手法、技巧以及情感的表达都对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作品里总是洋溢着对祖国波兰的热爱和拥护,将田间小调巧妙地转化为钢琴音乐艺术作品,在精神上带给波兰底层人民慰藉。肖邦在世界音乐史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练习曲也是各类国际钢琴比赛的必选曲目之一,更是钢琴表演学习的必备教材。

练习曲作为肖邦毕生钢琴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可研究的音乐价值极为丰富,各国音乐研究者对肖邦练习曲的学习和研究也从未停止。肖邦练习曲是体裁发展的过渡阶段,起着衔接的作用,他以传统钢琴练习曲的练习方法和技巧为基础,进行大胆创新和改进,在保留了练习曲技巧训练的前提下,注入大量浪漫主义元素,呈献给听众新颖的钢琴作品演奏,是钢琴演奏技巧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进步。同时,强大的钢琴演奏技巧也奠定了肖邦练习曲在钢琴教学与技巧训练中的重要地位,是钢琴演奏学习之路上的必备教材和必练曲目。

肖邦练习曲对钢琴演奏、教学意义深远,熟练掌握肖邦练习曲是钢琴学习者的必备技能。为了能更全面地认识、感知肖邦练习曲的内涵,同时精准地掌握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笔者通过翻阅大量书籍资料、历史文献,从多个角度来深入了解肖邦练习曲的文化含义和情感表达,从而简要整理出肖邦练习曲的创作风格、演奏技巧和情感把握,并对肖邦练习曲的民族性、技巧性和音乐性的特点加深了解,深刻领会肖邦的创新思维和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柯.肖邦钢琴作品音乐的体裁特征分析[J].当代音乐,2017(23).

[2]周勇,周晋.肖邦《c小调练习曲(革命)》的音乐伦理价值——基于音乐学原理的教学分析[J].当代音乐,2015(19).

[3]段卓.探析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练习曲的创作风格特征[D].长春:吉林大学,2013.

(作者简介:刘菁菁,女,硕士研究生,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肖邦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肖邦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