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素质教育,提供教育改革的“中国方案”
2018-07-11成尚荣
成尚荣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州学校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非常明确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是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中一个核心观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指针。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主题,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之“发展”,绝不仅仅是词语的变化,既意味着与以往的实施素质教育相连接,又意味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其内涵更加丰富、深刻,目标更为高远、鲜明,要求也更高更具体。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在实践和研究两个层面及其互动中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发展素质教育绝不是割断历史,必须对实施素质教育做一个全面回顾和深入分析;同时,又必须站在新起点上,认清和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特征,在“发展”上着力,推动素质教育进人新阶段。
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新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判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即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些方面表现得还很突出,这是发展素质教育所面临的新背景、新形势。在这种新背景、新形势下,发展素质教育应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面对“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要发挥促进提升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对发展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教育进人全面提高质量时代,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要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进一步发挥作用。首先,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我们追求的质量观应是素质质量观,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质量观。因此,发展素质教育应在端正质量观上发挥积极匡正和引领作用。其次,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有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生生动活泼、唱唱跳跳,而且一定要深入课程、教学的内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切实提高质量。再次,素质教育是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先天禀赋、学习方式是有差异的,素质教育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要义,真正实行因材施教,才能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面对教育现代化的进展加快,素质教育在融入的同时要有责任担当和切实的行动。
教育现代化有许多显著的特征和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内核是人的理念现代化和素质现代化,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因此,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标志,是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发展素质教育,意味着素质教育要融入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并担当起加快教育现代化应有的责任,以切实的行动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既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价值制高点。由此出发,我们需要对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总体描述,这一描述是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化,并进一步丰富时代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和规划。
一是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是理念中的事实,价值观是对价值认知所形成的态度观念,核心价值观支撑着人的精神培育和理想追求。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萌生、发展、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价值澄清与价值引领,帮助他们正确进行价值辨别与价值选择。从教育的角度看,应把握以下几点:把个人价值需求与社会发展价值需求结合起来,不能只考虑、追求个人的价值需求;把儿童(学生)立场与国家、民族立场统一起来,用国家、民族振兴的价值理想照亮儿童(学生)立场,用儿童(学生)立场价值透射国家、民族振兴的价值。
二是中国心、民族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让学生牢牢记住:我是有祖国的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铸造并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三是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必备品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相得益彰,向上向善、孝老爱亲,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道德规范建设中培养个人必备的品格,并走向审美境界。
四是具有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提升认知能力,努力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发展者;提升合作能力,学会沟通、协调、对话,从合作中生长竞争力,生长团队的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创新,学会创造;提升职业能力,学会规划、安排自己的生活,树立职业理想,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总之,发展素质教育要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好基础。
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新特征
面对新背景、新任务和新的着眼点,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必然呈现新特征,而新特征又必然推动素质教育的新发展。
新特征之一: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关切——人文关怀,成为终身学习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核心关切。报告指出,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各种变化使得复杂性、紧张不安和矛盾冲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由此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新的知识前景”“我们在重申价值观共同核心内容的同时,必须认识到现实生活的多样性”。为此,需要对人、对人类有核心关切——“可持续发展”。这一判断与我国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任务的判断是相呼应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任务与世界潮流相适应,并对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是以“核心关切”为首要特征,即对人发展的关切,让学生在素质教育引领下,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发展者,过上“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方法实质是人文主义的方法,它让教育超越了功利主义的局限。
新特征之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追求——核心素养,探索立德树人范式。
党的十九大再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这一根本任务也决定了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方向,规定了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核心追求。
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亦即通过立德来树人。这是一种战略设计,主要源自道德价值在人的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本判断。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明确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关乎幸福,一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幸福是完美生活中德性的实现;道德关乎法治,一如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鸿所言,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法律;道德还关乎人山生的成长,一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道德是学生发展旅程中的光源。必须指出的是,立德树人并不否定以智育人、以体育人和以美育人,而是要以德育为先,让道德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中,并发挥道德的引领作用,让道德管住关键能力的方向。
立德树人包含三大要义,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三大要义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这山总模式的指引下,各地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途径,从实际出发,逐步建构起各具特色的育人范式,素质教育将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生动活泼的局面,闪耀着时代光彩。
新特征之三: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学校、家庭、社会进一步统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发展素质教育绝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育人也绝不是单洲力量就能实现的;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未来教育,其重要标志也绝不囿于学校、教育内部;当今社会与世界更强调合作,要共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之,新时代教育应更具开放性、合作性,加强统筹与协调将成为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素质教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要更加紧密合作,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应是家庭、社会共同的任务与责任;而且要把育人作为共同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把育人的目标和要求都聚焦于立德树人,并且形成真正的合力。这样,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才能拥有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这种以学校为中心,向整个家庭、社会弥散的素质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特征。
新特征之四: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路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进一步结合,更强调自下而上的创造。
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有两条路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是顶层设计,基层实施;自下而上,则是学校让基层去创造,进而推动顶层设计。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自上而下主要是推动实施,自下而上更主要的是创造与生长。发展素质教育主张将两条路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与此同时,更倡导自下而上的改革路线,亦即更鼓励地方、学校基层的创造和更主动的生长。实践不止一次证明,基层的创造具有无限的潜力和无穷的生长力量。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在实践的田野里生长起来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一特征,在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中定会日益重要,并日益彰显。
扎根中国大地,发展素质教育
国外没有素质教育的概念,与素质教育比较接近的是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接近并不是等同。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概念是对上述概念的涵盖与超越,同时吸收了它们的优点。素质教育是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教育实践内涵的一个概念。
的确,素质教育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中国智慧,又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当代世界发展的人类文明中吸收了时代的营养。这一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教育概念,引导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引领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实践。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完全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一份“中国方案”。
发展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在课程、教学等核心领域有新突破。发展素质教育有一些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课程、教材、教学以及考试评价是其中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难题。发展素质教育应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让“中国方案”有新的超越。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结构更合理更科学。理论与实践一再证明: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很有可能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结构在坚持基础性的前提下,要更加重视课程的整体性。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课程要打通,进行整体设计,让课程成为一条高速公路,既要管好每一段,建设好每一段的服务站,又要贯通无阻,加强过渡、衔接,上一段指明下一段路程,实现整体育人功能。要更加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完整把握综合的内涵,即树立综合的理念与意识、增强综合的能力与方式、优化综合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丰富综合的形态,自然生成综合性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国家课程的地位,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是对所有学生发展的最基本要求,绝不能将国家课程“综合”弱了,甚至不见了。此外,综合的特质是跨学科学习,让各个学科、各种知识建立联系,发生关系,生成意义,扩大视野,产生新的问题域,诞生新的知识,让学生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要更加重视课程的选择性。没有选择便没有适合的课程,没有适合的教育,便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就没有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也就不会有高境界、高立意。
要更加重视课程品质提升。课改以来,校本课程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开发,丰富多彩,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是,课程是有规定性的,其中包括必须具备的课程元素;符合规定性,才会具有课程意义,才能称之为课程,课程品质的提高才会有基础有保证。现在的问题是,校本课程开发比较随意,缺失学习需求的调研,缺失课程开发程序的遵循,缺失必要的審议与评估环节,这样也常常缺失课程的元素。在“远离跑道”的误导下,将兴趣小组活动、教师特长及学校其他资源简单地冠之以“课程”。可想而知,这样的课程品质难以保证,学习质量亦难以提高。当然,对于学校而言,校本课程开发不必过于严格,不必以所谓的“规范”而影响、挫伤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不过仍要注意,不能降低标准要求,不能让随意性开发成为一种常态。
要以中国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改进教学方式,建构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作出的一项贡献。实践中要注意: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紧密联系起来。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国教育的宝库中寻找到思想源泉。如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学习理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道出了学习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道出了谦虚学习的美德、民主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材施教”道出了基于学生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育的真谛;“乐学”“游学”道出了学习的开放性、创造性以及审美体验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知与行的关系作了最为简明又最为深刻的概括,其中包含学与思、能力为重的思想内涵,绝不比国外教育学习方法的论述逊色,相反更有厚度。中国“情本体”的情感理论,早就指明了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对于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在建构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时可以借鉴的思想宝库。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素质教育意味着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建构更为完备丰厚的理论体系,这也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哲学层面,素质教育要寻找并探索育人之道。像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大,是因为上接天、下接地,又关乎道。此道的实质是天人合一,让人成为核心,成为目的。素质教育能否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引领下,建立起以人为最高价值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统一在一起,建立起和谐的教育关系,形成健康的良好的教育生态,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在文化层面,伦理道德这一中华文化的本色,可以为发展素质教育打上底色。此外,在课程层面,中国古代的“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思想,在推进课程综合、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搭建平台、为跨学科学习提供更多机会等方面,都可以提供闪光的中国智慧。
实施素质教育多年,许多教师和学校一直在基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范式。如李吉林老师的“中国儿童情境学习范式”,清华附小的“成志教育——小学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的范式,北京十一学校、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等学校的既有中国特色又面向世界的育人方式等。我们有信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教育方案”会闪耀出更加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