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经典唱给你听”
2018-07-11文锋
文锋
咏唱:传统经典的正确打开方式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由清代诗人袁枚所作,在《经典咏流传》播出之前,应该说它鲜为人知,而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演唱者用现代歌曲的形式把它重新唤醒。这首冷清了近300年的小诗,仅一天时间在网上的传播量就突破3亿,可谓一夜走红。
伴随《苔》的走红,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也被推到世人面前。该节目是央视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之作,其深度挖掘古代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并邀请音乐人用“和诗以歌”的方式进行演绎,开启了文化节目的“2.0时代”。
所谓“诗言志、歌咏言”,《经典咏流传》通过咏唱经典诗词的方式带领亿万中国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经典诗词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唱出了新时代的强音,再造了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之声。
节目主办方经过用心挑选,二十多首(篇)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被以不同的音乐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其中:有经典影视音乐作品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枉凝眉》等老歌新唱,也有委约原创的作品如《声律启蒙》《定风波》等;有《将进酒》这样的摇滚音乐形式,也有《三字经》等说唱形式;有中国第一代钢琴大师演绎的《梁祝》,也有“90后”男孩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有台湾民歌音乐家胡德夫根据古谣改编的《来甦·秋思》,也有香港歌手汪明荃、罗家英夫妇演绎的《鹊桥仙》。这些作品改编成歌曲后,迅速在年轻人中流传开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的又一成功范例。
《经典咏流传》作品扎实、嘉宾多元、创作精心、表演真诚,使得每首诗词与歌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业内人士和观众纷纷给予好评。当代知名作家梁晓声表示:“我也想到过古典诗词的现代传唱,不过更多想到的是古筝,曲调依然想到的是古调,用如此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而且演绎得如此贴切,是我没有想到的。”
该节目开播次日,就一举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创造了豆瓣网文化类节目的最高评分。许多观众在网上主动传播节目中的经典诗词,成为今年春季的一个热点文化现象。
探秘:为何咏唱经典流行起来
“我的一生与音乐为伴。我年过七旬,蓦然回首,我发现最美的歌词,是我们的诗词经典。”来自台湾地区的74岁音乐人陈彼得这样说。他在第六期《经典咏流传》中,献唱了一首《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全场观众眼含热泪,数次起立致敬。
让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互碰撞,中华文化的风骨与灵魂就这样插上了歌声的翅膀,飞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中。该节目制片人、总导演王宁介绍说,自古以来“诗”和“歌”原本就是双生姊妹。在文字诞生之前,历史是靠歌谣来传承的,而中国文学之源《诗经》本身就是由民间歌谣收集而成,很多古代的诗文在当时都是用唱的形式来表达的。因此,为经典诗词配上旋律本身并不违和,用现在大家都听得懂的流行音乐去表达古典诗词,就是为经典赋予了时代的活力,能让经典在当下的传播中“燃”起来。
“《经典咏流传》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集合大批优秀音乐人共同传唱经典诗词,星素结合、老少同台、中外交融。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经典文化的共同情感从未改变。当伴着优美的旋律重温这些动人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我们的先祖对美好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该节目经典鉴赏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这样表示。
上面提到的音乐人陈彼得,在演唱过程中几次发出呐喊。他说:“这些歌声,是来自中华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召唤。收到这个远古呼唤讯号的,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大家都收到这个讯号了吗?”现场观众动情齐呼:“收到了!”这样的场景,确实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种当代人集体向中华传统文化致敬、用心传递中国文学经典的仪式感。
综观《经典咏流传》,其实能发现其很好地解决了诗词和音乐两种形态的跨界融合,节目选择的诗词本身都具有普世情感,比如:古人有关“惜时”“励志”“亲情友情爱情”“家国”等主题诗词,让现代人很容易接受;而邀请知名音乐人传唱经典诗词,借助他们本身的时尚符号,更容易引起观众的追捧。
正如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评价的那样:“这档节目最为成功的地方,就是让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播难题找到了中国式解决的途径,它在潮流时尚和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会商机制。整档节目将‘再造经典作为核心要义,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用曾经的盛世文化,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
实践:带动中小学生咏唱经典
在日常学习中,许多学生感到古代诗词枯燥难懂,对其不感兴趣、不愿背诵,更别提感受其中的语言和意境之美了。对此,《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该节目火起来后,中小学师生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之一,许多学校的师生仿佛找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步入传统文学经典世界的大门。
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校园版经典咏流传”开展得如火如荼。该校通过听、看、感等多种方式,播放经典、咏唱经典、演绎经典,师生共同感受音律之美,品味古诗词的悠远意境,将中华文化之美沁入心田。
专业人士指出,音乐和人类语言的音调,同起源于原始非条件反射音调,这是它们的内在亲属关系,两者结合得越协调,就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放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以古诗词、格言、古训为基础谱写的《新学堂歌》,让学生每天浸润在这种音韵协调的氛围中,逐渐达到耳熟能详的状态。
事实上,我国原始形态的“兮”等劳动号子,就是伴随语言的产生而产生,并与音乐舞蹈结合成为歌,当歌独立于劳动、音乐和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流传并向叙事发展时,便产生了诗。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因此,给古代诗词谱曲或者用我们熟知的歌谱填上合适的古诗词进行吟唱,无疑能让学生熟记于心。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通过“理想大课堂”、语文课堂等载体,引领学生演唱谱曲后的《春晓》《相思》《游子吟》《江南》《村居》等古代诗词,有时还会让有艺术天赋的学生,伴随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让学生走进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就会愈发浓厚起来。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认为,诗词与流行的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国民教育模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人生价值、人生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样的创新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一定能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经典咏流传》等文学普及类节目的风行,充分说明经典作品具有对抗时间、深入人心的强大力量,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自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解码者、传播者、守护者和创新者。
(综合《人民日报》《北京晨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南宁日报》)
(責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