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语言密码,提升语用能力

2018-07-11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山中心小学曹颖霞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刷子词语动作

文/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山中心小学 曹颖霞

2011年版《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一语道破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从读学写,指向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简称“语用”)。这一内涵与理念的重大突破,必将引发语文教学的深刻变革:要依据语言表达规律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构建一个基于 “语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题是 “作家笔下的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向我们展示了十分丰富的描写人物的语言体系。我根据文本的特质,结合学生的学习起点,提炼出不同的 “语用点”进行阅读教学,完成从名著语言到学生个体言语的转换。力求目标单纯、言意并重、课型多样、省时高效。

一、焙烘语言,让语言散发芬芳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语言品悟遇到卡壳时,我们往往操之过急,没设计进一步的语言训练,便直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告诉学生,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内化、运用则欠缺思考,语言品评成了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会写好词好句,但不会运用好词好句的现象屡见不鲜。完整的品悟语言的学习过程,应当包括 “由识记到理解、体悟,再到运用”这样三个基本环节,教师应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词、句、标点等关键细节,教学时慢焙细烘,才能有效地提升语用能力。

教学 《刷子李》一文时,在熟读完全文后,我紧抓住一个 “奇”字,引导学生体会 “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奇在哪儿,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之奇的?”先从正面欣赏刷子李粉刷技艺“规矩奇”“动作奇”“效果奇”。接着重点领悟徒弟曹小三的感受:“曹小三是师傅高超技艺的见证人,默读3-11自然段,曹小三看到什么,他有什么奇妙的感受呢?画出有关句子。”学生经过思考,找出透露曹小三感受的六个句子。我顺势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 “半信半疑、果然、悠然、居然、竟然、奇了、发怔发傻”这几个词语,提出要求:画一幅 “曹小三心情变化图”,从“半信半疑”开始,用一幅简图来表示,写一写,连一连,完成后要对简图加以说明,要恰当地用上带“然”字的词语叙述曹小三的心情变化。最后在汇报时,发现学生能在字里行间细腻地体会曹小三心情变化,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且看学生简图作品如下:

画简图,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对这几个词的分析比较,揣摩出曹小三心情词语变化和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留下悬念的结构特点 (印证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小说情节设计特点),让读者感到刷子李的奇技更真实可信;说简图,设计目的是结合语境,让词语从理解到运用的转化;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可谓一石三鸟。事实证明,品悟语言始终以 “语用”为核心,充分发挥语境的作用,引导学生探微发幽,在语言文字里走个来回,语言的芬芳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二、发现方法,让人物鲜明生动

名著中的众多人物个性鲜明,几乎家喻户晓,也是学生最容易记住的内容,学生说起来如数家珍,但写作文时却 “千人一面”,究其原因,就是忘了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人各有各的特点”,没注意观察,更没有积累一些写人的语言和方法。第七单元围绕 “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有许多经典的写人片段,应引导学生发现可借鉴的写法,迁移练写,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形象很容易会在学生笔下汩汩流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第三自然段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刻画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动作描写练笔:上课铃响了,小胖连忙把零食胡乱地塞进课桌,可眼睛一直紧盯着零食。见老师没到,小胖做出一副找不到东西的样子,然后把头伸进课桌,迅速把4片薯片往嘴里猛塞……当小胖满足地把头伸出来,舔着嘴角的残渣时,却猛发现,老师早已站在他身后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严监生爱财胜过性命的守财奴形象。

神态描写练笔:她微笑时,嘴角向上翘起,露出一口洁白而整齐的牙齿,犹如一排珍珠。眼睛则眯成一条缝,眼角的鱼尾纹也很明显地出现了。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及侧面描写,刻画出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个性特点。

肖像描写练笔:乍一看,他就像一只可爱的大企鹅。圆鼓鼓的脸蛋把眼睛、鼻子、嘴巴都挤得小小的。又高又胖的身材足有132斤,走起路来,大肚皮一颤一颤的。

语言描写练笔:每天清晨,妈妈看见我在呼呼酣睡,就亮开她的大嗓门:“快7点了,上学要迟到了!”声音在整个房间 “嗡嗡”作响。要不是我习惯了,准保打哆嗦。

侧面描写练笔:难怪奶奶病好的时候逢人便夸我妈妈:“我能好这么快,幸亏有一个孝顺的媳妇啊……”

《刷子李》第五自然段注重细节描写,体现 “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突出主人公 “艺高人胆大”的自信。

《金钱的魔力》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另外,在课外推荐阅读中,我们也可以让课本中的人物回归原著,使学生鉴赏到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普遍缺乏的;还可以巧用名著引路,链接生活,以读促写,如 《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装猪引众人开怀大笑的片段,集体欢笑的情态十分逼真,符合每个人的身份、个性和气质,让主仆老少各个跃然纸上,让学生感受人物特点同时,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自觉地关注到表达方式,写一写某天老师不在时同学们的各种状况。我认为,这样架构起来的的课堂语用体系,是比较恰当、全面的。

三、活用积累,让语言有声有色

人教版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 “词语盘点”和 “日积月累”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语和大量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等,在有限的空间里打开了中国语言文字通往历史文化长河的大门,它旨在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然而,“知识堆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让这些文化精粹编成一堆腐朽的老古董,根本谈不上理解运用。如何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并抱有浓郁的兴趣?我的做法是创设语言实践情景,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搭建桥梁。这单元的 “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是按照 “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来在排列的,更是与本单元学习和习作主题有密切关系,如能活用,可使学生语言简洁生动,有时还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1.连一连:先把外貌、语言描写的成语与名著中典型人物连线,再由老师说成语,学生在老师同学中找出对应的人,要在观察中看准人。

2.演一演:教学神态、动作词语时,让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在评价中理解词语。

3.找一找:在课文中找 “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另外再加上 “心理、品质”两类词语。

4.说一说:用上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两句话,要求完整、形象。

5.比一比,积累课外写人的好词好句,看谁积累的最多。

6.用一用:看谁能在习作中准确生动地用上这些好词好句。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为孩子们头脑中构建了一座人物描写的语言宝库,当他们需要时,就会调用内存,准确地运用,起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一 “词”一世界,词语教学是平时教学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如能学用结合,使这些没生命的语句有了声音,有了表情,有了意境,这样,怎么会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呢?

猜你喜欢

刷子词语动作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大刷子洗澡记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