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2018-07-11朱弘扬
徐 颖,朱弘扬
(浙江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的迅速推进,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发布,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例如,创业课程缺乏生机与活力,创业课堂重理论讲授、轻实践训练,创业活动形式单一,创业师资力量薄弱等,而这些生态失衡的现象在师范院校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创客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升级,可以理解为创业教育2.0,是传统创业教育与创客精神、创客文化融合的产物。
一、创客教育内涵
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是伴随着创客运动而兴起的教育理念。创客运动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师角色的重构,以及学生个体包括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等在内的全方位能力的发展。
创客教育有着成熟的教育理念基础,如体验式教学、创新教育、项目教学法、DIY(Do It Yourself)、DIT(Do It Together)等。[1]不同的是,创客教育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强调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互联网是创客教育生态中的“关键物种”。
创客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如何真正理解创客教育,探析创客教育的内涵,不同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思考和理解。詹青龙等指出创客教育是指以“互联网+”为方法论,以“互联网+先进信息技术”为平台,以“人人性、开源性、共创性、线上线下融合性”为场景,培养具有“双重智慧”学习者的教育。[2]祝智庭认为创客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概念,广义上是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狭义上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3]
本研究所指的创客教育具有双重目标和双重形态。双重目标指的是创客教育既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的养成;双重形态指的是创客教育既是“培养创客的教育”,又是“创客式的教育”即应用创客的思路与方式去优化教育过程,开展基于创造力的教与学。
二、师范院校创客教育现状
随着“创客运动”“众创空间”“众创文化”等概念的出现,创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进入了创业教育2.0时代,即创客教育时代。创客教育丰富并发展了创业教育的内涵,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工匠精神即创客精神;不仅仅要支持学生养成创新、实践和分享的意识,更要应用创客的思维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高校开展创客教育多是以技术和实践为导向的创新教育,注重互联网与新技术、新媒体融合带来的新方式、新内容,来增强学生的新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教育形态在理工科类院校尤其受欢迎,其富有趣味性、参与性、操作性、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能够较好地与传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融合,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师范院校以人文精神和师范文化为主要价值追求,其在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成果转化上不具备优势。但是作为未来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创客教育在师范院校更有其特殊的使命。一方面要通过“创客式”教育创新师范技能的培养和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传授,另一方面要将创客精神和师范文化相结合,培养创新性、创业型师范人才。
当前,师范院校的创客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创客空间和创业教育这两个方面。例如,有的师范院校创建了校园创客空间,通过兴趣团体、项目孵化与加速、技能培训、专业工艺、社交空间、企业家资源导入、学校大力支持等途径旨在推进校园创客文化和创业实践的结合。[4]有的师范院校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扶植跟踪体系、创业教育的师资体系和评估体系等主要内容。[5]也有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发现高师院校的创业教育存在认识偏差、师资力量薄弱、运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加强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完善创业教育赛事体系,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构建创业教育支持系统等举措,加快推进高师院校创业教育。[6]
整体上,师范院校的创客教育主要存在重创业比赛、轻能力养成,重空间建设、缺方法指导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师范院校的创客教育实践忽视了师范文化的贯穿,而师范文化应该是师范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营养物质”。
三、师范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从生态学角度看,创客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创客与创客环境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创客教育实践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理解为生态失衡。因此,解决创客教育实践的问题就是要厘清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保证生态系统中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任何一个系统均由多个要素构成,对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及其动态关系的分析和把握,是构建生态系统的基础和依据。[7]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创客、创客空间、创客教学、创客资源、创客实践等一系列复杂的要素。而师范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更是要将人文品质、师范文化等师范院校特有的价值追求与创客教育相通相融。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全方位的优化、革新,构建以提升创业能力、培养工匠精神、培育创客文化为主要目标,有师范特色的创客教育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在该生态系统中,创客与创客空间等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维持动态平衡,实现共同发展。而师范文化、人文品质和工匠精神则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营养物质”。
图1 师范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
1.创客
创客是创客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不同于一般的学习个体,其本质是一群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伴、专家、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这一学习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志向,处理共同的任务,达成共同的目标,实现共同的进步。多样化是创客的一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体现在创客组成方式的多样,创客的组成可以是同专业的同学和老师,也可以是不同专业的同学和老师,甚至可以是不同院校的同学和老师;另一方面体现在创客学习方式的多样,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创客的学习过程还主要发生在创客之间的竞争、认同和合作过程中。实际上,这是一种基于集体智慧的学习。每一个学生个体构成了创客这个群体,而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自身知识与能力的集合体,拥有个体的智慧。个体智慧通过交流碰撞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更强大的集体智慧,解决更加复杂困难的问题。而集体智慧则可以反过来提升每一个个体智慧的价值。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数字社会,通过集体学习形成的集体智慧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个创客都能生成有价值的集体智慧,这主要有赖于创客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创客的组成应该尽可能做到能力互补、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创客在这个群体里都能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和价值。
2.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创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开展创客教育实践的支撑和依托。因此,优质的创客空间、良好的创客文化氛围对创客教育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多所高校创客空间纷纷建成,以助力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例如清华大学的“i·Center”项目、浙江大学“Cookie创客空间”、温州大学创客空间、天津大学“搭伙创客空间”等。
创客空间本质上是创客教育环境,在该环境中创客能够共享资源、交流研讨、协作互助并积极主动地创造作品,其目标在于为创客教育提供设备、工具、学习资源与社交资源。[8]创客空间具有技术渗透、共享灵活、虚实融合等基本特征。技术渗透指的是创客空间要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引进先进互联网、媒体、传感技术和软硬件工具来支持创客的实践学习;共享灵活指的是创客空间的建成不是为了服务几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共享的空间,任何创意和想法都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发芽、生长、整合、开发和分享。此外,创客空间的资源配置要合理灵活,不能一味追求设备的先进性,忽略空间的实用性和使用率,而将创客空间打造成了花哨的自习室,这样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虚实融合指的是创客空间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除了要有实在的物理空间,还应该要有网络空间,提供云端服务,共享云端智慧。网络空间包括个人网络空间和群体网络空间。在网络创客空间中,讨论、协作、分享等学习行为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更加及时有效。借助数据库技术,网络创客空间还可以记录每一个创意诞生的过程。
3.创客教学
创客教育既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养成,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创客教学的重要推动作用。创客教育中的创客活动往往是跨越学科、综合性强的创新实践,[9]且创客大多数也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爱好创意、善于创新的群体。因此,创客教学过程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过程,其在教学师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均有一定的新要求。
在教学师资上,传统的师资队伍并不一定能够较好地解决创客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满足创客活动过程中的多样需求。因此,创客师资自身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甚至创业经验。加强创客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用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双重途径。一方面,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项创客师资培训工程,提升内部创客教师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引入跨界导师和驻校创客机制,即引进经验丰富、思维活跃、资源丰富、专业广泛的专家组成跨界导师团队。在教学理念上,要与时俱进迎合时代潮流,不要墨守成规;要明确探究式教学比填鸭式教学更有意义;要明确知识的输送不是主要目的,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养成才是创客教育的核心要义。这样的教学理念同样要传教给师范生,让他们以后在自己的课堂上主动创新、积极探索,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要顺应互联网潮流,探索互联网与学科教学融合新模式,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堂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可以开展MOOC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平板教学等等。对于师范生教育来说,教师除了通过这些教学模式教授新知外,还要教授师范生如何创新应用这些教学模式,进而丰富师范技能的培养。
4.创客资源
资源是创客教育生态系统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节点,它连接着生态系统中的其它各个要素,资源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系统品质的好坏。创客资源一般包含材料、工具和项目。材料指的是课本之外的各种学习资源,可以是数字学习材料,如一个链接、一个网站、一个平台、一个账号、一个数据库;也可以是印刷学习材料,如书本、字典、专著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能够为生态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项目指的是各级部门组织的创客项目,创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项目参加。不同项目可以组成不同的团队,带来不同的社交资源和智力支持,以项目为单位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工具指的是为创客提供多种支持操作、分享、协作、设计、研发、测量和分析的软硬件工具,如电子白板、3D打印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Camtisia Studio视频软件、SPSS数据分析软件等等。
5.创客实践
创客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创客实践是检验创客教育理论成果的基本方式,也是创客教育生态系统持续运营的基本要求。创客实践主题和内容的设计要以创意、创新和创业为基本导向。创客实践基本形式包括竞赛、活动和体验。竞赛是指各级创业类、创客类大赛,例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这种方式让学生系统整合知识与能力,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活动包括正式课堂活动和非正式课堂活动,正式课堂活动,如基于创客模式的课程教学,创业类课程教学,KAB、SYB课程教学等;非正式课堂活动包括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工作坊、沙龙等,具有较强的自发性。体验包括训练营、企业参访、职场体验等,未来是体验的时代,体验在创客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体验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体验获得的知识能力通常也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师范生来说,教学体验是强化师范技能培养的重要方法。因此,要结合新媒体技术为师范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体验平台。
四、结束语
创客教育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在师范院校,将师范文化与创客文化相融合,构建适应、平衡、协调的师范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有益于培育具有师范特色的创客精神与创客文化,有益于解决师范院校创客教育存在的生态问题,有益于打造协作共享、融合创新的师范院校创客空间,最终实现师范院校的创客生态圈、资源生态圈、创客空间、创客文化等多重生态要素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