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骚扰电话何时休

2018-07-11文丨整理报道

遵义 2018年12期
关键词:骚扰电话号码短信

文丨整理报道

根据当前法律,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侵犯安宁权等权利一般只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法院大多不会受理,除了遭受诈骗外,被骚扰者也难以就单纯接到推销电话、垃圾短信等提出具体的赔偿数额,加之司法维权成本大、时间长,很多人只得对这种行为选择隐忍。骚扰电话不仅让用户不堪其扰,更大的危害是其背后潜在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手机骚扰拦截电话截图(龚琴/摄)

一直在身边的骚扰电话

2014年年末,家在贵州遵义的龚女士在新蒲一家楼盘买了房,留下了电话号码,谁曾想,这为她的手机开启了一道骚扰电话之门。自那以后,推荐楼盘的、商铺的、装修的、各种建材的骚扰电话就响个不停。开始时,龚女士还耐心的接听每一个电话,告诉电话的另一方没有相关的需要,但接的电话多了,龚女士也逐渐失去了耐心,只要知道是推销电话就挂掉。虽然不停地将骚扰电话加入黑名单,但仍有层出不穷的骚扰电话打进来。

因骚扰电话不胜其烦,如龚女士一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开车时,一个电话打来“卖保险”;午休时,一个电话打来“卖商铺”;深更半夜,也有电话打来“卖理财产品”……在58同城、前程无忧、赶集网等网络招聘求职平台,“电话销售”这个岗位很俏,据悉,它们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保险理财、教育培训三大领域,每个推销员一天至少要打500个电话。尽管在国家严厉打击下,一些固定营销电话已得到清理,但显示为个人手机号的骚扰电话仍屡禁不绝。

如果上面的是骚扰个人,但近来,有推销电话居然连市民保命的急救电话“120”也不肯放过。据浙江省宁波市急救中心调度科称: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4月份开始,楼盘推销电话突然暴增,一个来月,共接到1600余个房产公司的楼盘推销电话,呼入时间为9时至17时,平均每天有40余个,最严重的一天接到90余个。

从零星的一两个,到每天的几十个,骚扰电话已经成为“120”急救中心的心头大患。挤占救命通道、靡费公共资源,最要命的是,还没法从源头上整肃严惩,只能道德呼吁。这种尴尬和无力感,凸显的恰恰是电信领域反骚扰问题的现状。垃圾短信有恃无恐,骚扰电话肆无忌惮——在多年治理之后,手机骚扰问题仍叫人如鲠在喉。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360手机卫士2017年全年共拦截骚扰电话380.9亿次,相较往年首次出现了下降趋势。不少媒体据此表示惩戒得力。真相果真如此吗?第一,从用户主观感受来看,各色“哎你好”的营销类骚扰电话几近疯狂,骚扰电话“一直在身边、从未曾远离”。第二,仅仅是去年,触宝电话发布的数据显示,“9521”开头的骚扰电话由3月份的不足250万个,一路飙涨到5月份的2000万个,增幅达800%之多。此后,诸多改号软件的新闻此起彼伏,所谓骚扰电话拦截量下降一说,大概针对的是传统骚动电话。换言之,在“花样翻新、骚扰不变”的现实下,被骚扰或许仍是未曾止歇的大概率事件。

不应成为法外之地

在网上,有网友做出了如何防止骚扰电话的攻略:有些手机自带标记功能,如果当接到骚扰电话时,可以把这个号码标记起来,下次对方再打过来的时候,手机就会显示标记,这样,就知道是骚扰电话,不接或直接挂掉就可以了; 对于屡次不分时候骚扰的电话,可以直接把对方的电话号码拉到黑名单,这样下次他就打不进手机了;开启手机白名单,就是只要手机不关机,无论设置什么拦截,都可以打进来的电话;还有一些高频骚扰诈骗的电话,如果是首次打电话,手机是无法识别的,这时候,可以设置服务商拦截,比如移动推出的高频拦截服务,只你输入一串数字,就会自动拦截这些高频电话了;同时,不要轻易留下手机号码,现在很多网站注册或外出消费都要求用户留手机号码,但这样手机号码很容易泄漏给一些不法分子,所以最好不要随意留电话号码,如果必须留,可以备一个不常用的手机号码,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的骚扰电话等。

然而, 这些方法主要是从用户的角度去防范骚扰电话,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如果在百度输入关键词“骚扰电话”,相关的搜索有1000多万条,但在这上千万条的搜索中,排在首页的就有如何消除成为骚扰电话的广告网页。

不堪其扰的北京市民赵亮选择了拨打“市长热线”投诉,但得到的答复却让他大为吃惊——“如果对方给您发垃圾短信,有相关条款可以对其进行处罚,但是针对电话骚扰,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来规制。”接线人员无奈地表示,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只能由用户自行下载拦截软件来拦截。

“骚扰电话确实是当前监管的一个真空地带。”长年关注个人信息安全领域的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近年来相关部门对垃圾短信治理虽有一定成效,但却相对忽视了骚扰电话的问题。

“骚扰电话不仅让用户不堪其扰,更大的危害是其背后潜在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从此前针对垃圾短信的治理来看,出台专门的法律规范来对骚扰电话强化监管,加大打击力度势在必行,应通过明确骚扰电话的概念、方式、禁止性条款及处罚制度等方面来对其进行约束和规制。

“减少维权成本,加大违法成本是关键所在。”刘俊海进一步强调。

尽管当前针对垃圾短信有相应的法律规制,但实际中却鲜有因此维权的,原因就是维权成本过高。

一方面,用户遭遇垃圾短信或骚扰电话的号码非常多变,有些甚至被软件伪装成国外号码,被骚扰者往往很难取证,掌握骚扰者的真实身份,根本不知道应该告谁;此外,根据当前法律,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侵犯安宁权等权利一般只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法院大多不会受理,除了遭受诈骗外,被骚扰者也难以就单纯接到推销电话、垃圾短信等提出具体的赔偿数额,加之司法维权成本大、时间长,很多人只得对这种行为选择隐忍。

刘德良建议,出台专门的法律规范,必须增加受害者请求财产赔偿的权利,“从某种程度来说,接听骚扰电话其实也是在占用用户电话的信道,有可能造成用户错失接听重要电话的机会”。

此外,可以借鉴美国等地建立的电话防打扰名单制度,用户加入这个名单之后可以通过对各类骚扰电话录音来要求相应骚扰企业等进行经济赔偿。

治理骚扰电话,必须要下猛药,《南方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治理骚扰电话最具可行性的一个“药方”,即是识别“谁在打”,提前告知和拦截。过去几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伪基站和改写软件,用户接听电话时,来电号码显示与实际号码不符,而且频繁变化,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从源头入手,进行针对性防范,改善自己的系统,屏蔽违法软件,使得电话营销只能通过固定电话和手机号进行。然后要在电话渠道的合法性上下功夫,要严格限制电信运营商的固定电话渠道,每一笔外呼业务上线前,需对客户方资质、呼叫范围、呼叫方式进行审核,结合用户投诉及时处置高频外呼号码,还要严格落实实名制,不仅要规定一个人办理的电话号码数量有上限,而且还要通过技术手段防止“号码兜售”现象。最后,要加强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对涉及个人信息买卖以及电信诈骗的行为,要按照《网络安全法》和司法部门的相关解释,从重处罚,进而明确底线,形成警示作用。

《检察日报》在其发表的《骚扰电话真的没治了吗》一文中指出:在市场领域,很少有罚单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证明这罚单还是太过绵柔。将电话推销列入非法骚扰的大罚单里,出手狠准,未必能一劳永逸,但起码能杀鸡儆猴。相较而言,我们在骚扰电话的整治上,不仅封号等举措迟迟难产,罚单量级更是轻佻醉人。九龙不治水——这大概才是电信骚扰诈骗成为常年乱象的根源。盯上“120”的成千个骚扰电话真的没治了吗?眼下来看,这个问题还挺叫人沮丧的。立法与执法上的纠结,短期内难以纾解;不如强化运营商的主体责任,加大筛选与过滤机制、强化封号与惩戒规则,不谈永绝后患,起码不能为虎作伥。

猜你喜欢

骚扰电话号码短信
说号码 知颜色
一个号码,一个故事
猜出新号码
陕西综合治理骚扰电话
道歉短信
13部门联手重拳整治骚扰电话
代发短信
疯狂编辑部之骚扰电话
遇到骚扰电话怎么办?
这个号码很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