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进程中南京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
2018-07-11程雨
□程雨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标志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进入新阶段。本文通过详实的数字,实证和定量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发展定位、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交通枢纽建设、寻求区域有效合作、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把握产业转型机遇等对策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①。
2016年5月25日,国务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批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期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在全国2.2%的国土空间上集聚11.8%的人口和21%的地区生产总值。远期目标到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南京作为副中心城市,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更应立足于现有基础条件,着力构建快速健康发展的条件,紧紧抓住重大机遇,以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导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平稳有序进行,实现进一步的跨越发展。
表1 层次分析法下26市综合得分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评价
选取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境内公路里程、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地区生产总值、在校学生、普通高校数量、R&D人员数、专利申请授权量、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额、国际旅游收入等1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综合评价体系,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科教实力和国际化等方面对26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
以下从单项指标开始分析长三角二十六个城市的基本情况:
基础设施(B1):合肥排名第一,上海第二,南京第四。从单项指标看,合肥的交通网络更为密集,是长三角城市中境内公路里程数最大的城市。上海在建成区面积和城镇化率上领先其他城市。
经济发展(B2):经济发展类前四名分别为上海市、苏州市、杭州市、南京市,得分分别为0.74、0.62、0.56、0.48,从得分看,上海的领先地位不可动摇,南京距离苏州、杭州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科教实力(B3):南京排名第五位,前四位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宁波。从指标分析,南京的落后主要在于指标专利申请授权量,在26个城市中,南京该指标排名第七位,2015年为28104件,而上海、苏州均超过6万件,杭州、宁波为46000余件。南京在科研成果转化上仍需再下功夫。
国际化(B4):南京位列第4位,前3位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三个指标比较中,南京较前三位城市均处在相对劣势,仍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当然,鉴于指标可得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中选取的指标和所赋予的权重并不一定最科学,但是仍旧能够说明基本问题。上海市在长三角26个城市中无论从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科教实力、国际化都处在较为领先的位置,苏州、杭州、南京分居2-4位,合肥位居第五位,宁波位居第六位。由于上海领先程度较大,可以预见在一定时期内长三角仍将是一超多强的局面。
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发展的SWOT分析
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长三角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长三角新机遇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南京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竞争优势(S)
1.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根据《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一个核心三个副中心格局,其中三个副中心即为南京、杭州、合肥。长期以来,南京依托于天然的区位优势、快速的经济发展、高水平的科教文化事业等,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占据着副中心城市的位置。
2.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南京自古被誉为“天下文枢”,是中国重要的科教文化基地之一。教育发展位于全国前列,全国211大学中,江苏省有11所,其中8所在南京市,长三角其他城市中仅少于上海(9所)。2015年南京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在校学生数达到99.82万人,位居长三角城市首位。2015年全市R&D人员数11.95万人,位列长三角城市第三位,全年专利申请量56099件,授权量28104件。
3.对苏北和安徽部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位于江苏的西南部,三面环徽,南京都市圈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等八市。南京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对安徽和苏北的辐射强度逐步提高。
(二)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竞争劣势(W)
1.城市首位度不高。在省内,南京的经济总量长期处在第三位,近几年超过无锡,跃升至第二位,但与苏州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长三角26个城市中,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科教实力、国际化四个层面上均排在前三名之外,综合得分也排在第四位,与长三角城市特大城市的定位还存在差距。
2.与上海、苏州相比已处后发劣势。在长三角地区,上海作为绝对的核心,已经发展成一个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的大都市。而苏州依靠强大的县级市崛起、工业园区等外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迅速,以及上海的辐射带动,迅速崛起,成为江苏省内城市的经济体量第一。南京相对于上海和苏州而言,已经处在后发劣势,要追赶上海、苏州,必须要抱持坚定的决心,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机遇(O)
1.政策性利好催生南京发展提档加速。《规划》从国家宏观政策对南京给予较大的支持,明确南京作为副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对南京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保障和便利,还会带动催生长三角区域配套政策的出台,推动南京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与周边城市联系合作更加紧密。
2.长三角功能定位加快南京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南京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创业环境优良,充分具备“创新”成为发展新动力的基本条件。在国家战略的指引和地方政策的配合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向“高精尖”进步,向创新驱动转型。在长三角的三个副中心中,南京的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增加值破千亿,相对而言更有实力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另一个金融中心,在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的建设过程中,南京市的产业结构逐步向第三产业转型,向更高水平的服务业转型,对南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
3.区域深化合作促进南京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合作进一步深化,南京既可以在长三角的国际开放中承接国际或者国内发达城市(上海等)转出产业,又可以向安徽、苏北等地转出产业。抓住此次机会,着力做好承接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有关工作,做好区域协同发展与合作共赢,积极推动产业转入和产业转出,既能够促进安徽省及苏北地区的产业发展,强化南京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同时也解决南京资源紧张、城市承载压力大等问题,促进南京经济转型。
4.城市群的扩张拓展南京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腹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原南京都市圈(江苏和安徽的8个城市)在交通、物流、金融、市场、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取得很大进展,城市间建立了密集的交通网络,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工业聚集带,在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融合,提升了南京都市圈的综合实力,拓展了南京的区域影响力。随着安徽其他城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南京加强对长三角西部地区的辐射、服务和带动,经济腹地将进一步扩大。
(四)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挑战
1.南京空间开发强度提高带来生态、资源、环境压力。早在2014年,南京市政协办公厅(研究室)联合南京智库联盟,经过深入调研,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后青奥时代推进健康城市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指出南京的6个“大城市病”: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瓶颈问题;二是城市发展重建设、轻治理;三是存在信仰缺失和炫富心态;四是生活环境质量问题;五是优质医疗资源集中老城区;六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亟待关注。
2.经济转型中新增长点的培育和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的平衡。加快培育新增长点,积极做好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衔接,是南京将面临的巨大挑战。2015年以来,随着工业投资下降,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位运行,传统的增长动力对全市的经济增长拉动明显减弱,而创新的红利还有待发酵和释放。
3.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的融合发展挑战。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与南京地缘相近,直线距离分别只有141、91、49公里。合肥是长三角新的副中心城市,在安徽省内经济发展独占鳌头,和南京作为长三角两大交通枢纽,有密集的交通网络,也存在着较小的地域空间和相对紧缺的资源。随着《规划》的颁布,合肥都市圈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不能与合肥都市圈进一步融合发展,必将出现资源争夺等现象,甚至出现“双输”的尴尬局面。
4.南京在长三角协同发展进程中不断深化优势的挑战。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南京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被合肥、宁波紧紧追赶。在区域协同发展多赢共赢的目标背景下,南京依然存在着赶超和保持相对领先优势的压力。
长三角城市群崛起之路中南京的战略选择
(一)加强规划,做好城市基础条件提升
1.交通枢纽建设。打造安全便捷、畅达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过江通道的布局和建设等内容进一步精细化和精准化,借助长三角融合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内的交通网建设,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进行高效整合,构建立体的交通体系,重点推动宁镇扬城市间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高铁、公路建设,实现已有交通资源互补和共享。
2.改善城市宜居宜业环境。切实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分担城市主要干道交通压力;加快推进民生设施建设改善,确保城市用水、用电、用气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安全;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合理开发和调配资源,推动资源共享、产业融合、城乡统筹、生态共建。稳步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步降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显著提高。
3.宁镇扬同城化建设。推进宁镇扬市政设施同城化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合作建设污水处理、防洪抗旱等市政工程,共享现有市政公共设施。提高公务服务同城化水平,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与公交换乘枢纽设施,实现公路客运、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和零换乘;推进教育文化资源共享;探索三市间医保、社保等社会保障的统筹,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共享等。
(二)长远谋划,推动城市经济飞跃发展
1.加快区域产业一体化谋篇布局。加快推进产业谋篇布局,通过深入交流合作不断推进产业定位明确,层次分工清晰,资源优势共享的良好产业氛围。着力打造江北新区,推动与上海浦东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联动发展。
2.积极引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时刻把握南京“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在产业引入过程中,严格把关,引入高端制造业企业、项目和技术,重点承接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出等。
3.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扶持企业自我转型向高精尖迈进,对于部分传统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有序组织产业转移,积极与产业承接方做好对接,采取多种形式推动产业转出,将产业转移与产业优化升级密切结合起来,与区域协同发展结合起来。
(三)发挥优势,打造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高地
结合全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打造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高地。
1.发挥教育优势,促进成果转化。充分利用好优厚的教育资源,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造中去,发挥年轻人的智慧与创意。鼓励企业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引进科研成果或委托开发、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将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从高精尖向普惠发展,从针对人才本人的优惠到面向人才引进企业的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3.积极保护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深入研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有价值的“三新”企业,给予一定的保护和扶持,孵化和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创新型企业。
(四)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
1.以更开放的眼光,建立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借助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从科技文化层面与国际建立交流合作的联系。借助承办大型国际赛事和盛会的契机,例如举办亚青会和青奥会,向世界展示了社会面貌和精神活力,提升了南京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全面提升各方面的国际化功能。推进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注重“引智”。着力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重点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部或者地区总部,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机构,加快建设金融城,吸引各类国际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等。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EB/OL].http://www.sdpc.gov.cn/zcfb/zcfbghwb/201606/t20160603_806390.html.
[2] 郑静.上海经济区情况介绍[J].南方经济,1983(6).
[3] 刘瞳.世界主要都市圈经验的借鉴和背景都市圈的发展[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15).
[4] 周建高.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及其启示[J].城市交通,200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