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托斯蒂歌曲集》创作的艺术价值

2018-07-11张永凯

乐府新声 2018年2期
关键词:托斯织体艺术歌曲

张永凯

引 言

在声乐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陶醉于享有完美盛誉的歌剧艺术中,对于大众音乐文化和团体报以迟疑甚至否定态度。在意大利,人们对于新生流派和创新艺术的渴求早已麻木不仁,大众一直坚定地用更为严格的文化规范来衡量艺术作品。再加之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环境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艺术潮流的主流影响以及欣赏者们的艺术品位自然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一些艺术流派和作曲家颇受争议。托斯蒂生不逢时,也不能幸免。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最伟大的音乐评论家安德烈·德拉·科尔特在1936年的《音乐史》一书中否定了托斯蒂的成就,声称他的作品《玛莱卡莱》比其所有其他作品加起来更有价值。正是这些在意大利音乐理论界对托斯蒂尖锐而轻蔑的评价,致使他被列入了非主流(unusual musical cases)音乐作曲家的行列。这样的宣判对托斯蒂来说是严酷残忍的。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音乐沙龙的诞生,所有音乐作品的命运重燃生命力。

对于托斯蒂而言,他的作品从资产阶级和贵族沙龙流向了音乐厅、录音演播室,并被收录在许多歌唱家的专辑中。但这些并没有使托斯蒂的作品得到足够的尊重,也没有相应专业的音乐理论调查研究。直到最近几年,他的作品才被音乐评论界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作品的重新审视和研究热情才被激发出来。

托斯蒂的歌曲具有旋律细腻抒情、音乐形象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等创作特点,最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体现了那坡里民族音乐风格。这部出版于2007年的《托斯蒂歌曲集》收录了其经典的30首艺术歌曲作品,笔者有意通过对这30首作品中的部分代表作品的分析,阐释托斯蒂歌曲的艺术价值。

一、托斯蒂生平及作品简介

1846年4月9日托斯蒂生于奥托纳,在当地圣托马索大教堂接受了早期音乐培训。1858年开始在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与作曲。1866年他返回奥托纳,担任教堂唱诗班主管,并创作了一些圣乐,当时他的独特作品被作为一个流派保留。1870年在罗马结识了乔万尼·斯甘巴蒂,有机会步入了罗马的音乐界和贵族阶层。1875年,托斯蒂作为一位享有盛誉的歌唱教授首次来到伦敦,当时威尔第也是众多崇拜他的人之一,举荐他作教师。1880年他永久定居不列颠首都,做了比阿特丽克斯和玛丽两位公主的歌唱老师。1912年托斯蒂返回了意大利罗马,于1916年12月2日在罗马去世。

托斯蒂是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创作者,是集歌唱家、教育家、钢琴家、作曲家于一身之大家,却毕生致力于创作室内乐声乐作品。笔者认为正是这些多重身份造就了其声乐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而不可超越。其创作的作品《小嘴》、《玛莱卡莱》、《最后的歌曲》、《理想佳人》等都极具艺术魅力,被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多明戈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收入专辑之中,其中《小嘴》更是卡鲁索心爱的加演曲目。

二、托斯蒂作品中那坡里风格的体现

那坡里,又名那不勒斯。这个名词在音乐历史中的地位显著,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那坡里成为了最令人瞩目的欧洲歌剧中心。其歌剧的音乐风格大致分为两种:1.正歌剧:多描写英雄,旋律技巧性强——多用跨度较大的音程与音阶化的短句结合,节奏多以切分和前长后短为主;2.喜歌剧:多描写平民生活或小人物,旋律规律运动,仍有级进旋律运用、曲式较清晰,多采用明朗的大调。在其发展历史中,也出现了一种咏叙调,多表现悲戚、伤心情绪。与此同时,那坡里的民间音乐也对歌剧音乐产生了一定影响,两种音乐风格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

那坡里发展的主要音乐形式就是歌剧,对其他音乐形式如器乐、室内乐等,虽然也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托斯蒂却把那坡里音乐的风格融进了艺术歌曲中。众所周知,艺术歌曲在结构和旋律上更容易接受和学习,但其魅力和价值并不逊色于歌剧咏叹调。因此可以说,托斯蒂把那坡里音乐风格展现在更为广泛的平台之上,对其民族音乐的发展及发扬起到了举足轻重、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在《小嘴》中,钢琴织体伴奏上就运用了前长后短的节奏型:

例1.

值得一提的是,在托斯蒂艺术歌曲中,钢琴织体伴奏写作十分考究,占有重要的地位。较其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而言,他的钢琴伴奏织体更像是背景音乐,营造出相应的情绪氛围,更完美地衬托了声乐演唱。

又如在《渔夫唱晚》中,声乐演唱的旋律则运用了跨度较大的音程与音阶化的短句结合形式。

例2.

这种旋律形式在托斯蒂作品中比比皆是,仅以此例由点及面概述其那坡里音乐风格的展现。那么,除了在体现那坡里音乐风格的同时,托斯蒂的作品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还有其独到的设计理念及娴熟的创作手法。如下,笔者将从其创作手法角度解析其音乐创作的风格特征。

三、托斯蒂艺术歌曲创作手法和特点

如上所述,一位全才的创作者毕生却致力于创作室内乐声乐作品,这使得他的作品炉火纯青。托斯蒂的艺术歌曲音乐情感丰富细腻、音乐语言精巧独到,在旋律、和声、调式、节奏等方面都体现出作曲家独特的创作理念,并在部分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那坡里风格。

(一)交替更迭的调性调式

在托斯蒂的艺术歌曲中,调性调式的精心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既体现了独到,又与歌词完美融合,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作品的情绪。

1.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

在托斯蒂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可见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使用,这种调性色彩的转换使得作品更具色彩,极具艺术性。在《黎明破晓》、《马莱卡莱》、《祈祷也是徒然》、《思念》、《忧伤》、《烧焦的六弦琴》等作品中都有体现。如在《祈祷也是徒然》中,这种同主音大小调转换特征也十分明显。

例3.

托斯蒂在运用这种大小调转换时,巧妙地与歌词紧密结合。如上例,g小调结束时,歌词一直在痛苦的诉说:“我们的痛苦没有翅膀,懦弱的呼喊也不会飞翔”,当情绪近乎于绝望之时,作曲家转换到G大调,将歌词中“哭泣和祈祷”的无奈、悲观的情绪发挥到了极致。除上述这种显而易见的同主音大小调转换之外,托斯蒂还有意地在钢琴大调背景铺垫下,直接用小调开始演唱。比如在《渔夫唱晚》中,钢琴用G大调做好前奏铺垫之后,演唱的旋律意外从g小调开始,这种对比冲突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4.

这些调性调式的巧妙布局,渲染了歌曲的气氛,使其作品极具表现力,提高了作品艺术性。

2.远近关系频繁转调

托斯蒂作品中转调次数频繁。诚然,在许多艺术歌曲作品中,转调是发展音乐必要的创作手法。但在托斯蒂的作品中,转调频繁却不突兀,近关系转调与远关系转调在其作品中都可见,作曲家善于运用转调来完成不同情绪的转换。如在《再见吧,姑娘》中,一开始就从bD大调转到E大调。

例5.

作品一开始表达了与心爱的人分别的场景,当歌词出现“见你哭泣,眼泪涟漪,我的心撕成片”时,托斯蒂运用了远关系转调bD-E,来表现心碎成片的悲伤情绪。除这种特定情绪外的远关系转调增强情绪表达之外,在乐段结束处,托斯蒂也善用近关系转调,并进行了巧妙处理。比如在《最后的歌曲》中,歌词表达内容为得知心爱的人即将要结婚时,想要为他再唱一首小夜曲。在用d小调表达了悲伤之情之后,想要为心爱之人歌唱小夜曲时,转到了A大调,之后又加入小下属和弦来表达自己的忧伤,随即转入同主音D大调回忆过去。托斯蒂善用这些转调来完成作品情绪的转换,与歌词所表达的情感相互交融,使作品极具感染力。

3.非主音收束

在托斯蒂的作品中,常在乐段甚至是全曲结束时,采用非主音结束的形式,即回避调式主音,落在其他音做收束。如在《最后的亲吻》中,F大调贯穿全曲,在最后却落在了五级音dol上做全曲结束。在《黎明》中,运用了G大调的三级音si作为全曲的结束音。在《理想佳人》中,也运用了A大调五级音mi来做全曲收束等等,这种手法使得作品的结束充满遐想,极具艺术性。

(二)迂回递进的旋律

接触过托斯蒂作品的歌唱者,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旋律优美抒情,极具歌唱性。这种感觉之所以强烈,是因为托斯蒂在发展旋律时采用的发展手法集中、纯粹,极少见不协和音程或大跨度的音程,使其艺术歌曲具有极强的流畅性、歌唱性。其常见的旋律手法有:

1.重复性旋律

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在其作品中比比皆是。反复重复之后加上长音停顿,加强了作品的律动性、延展性。托斯蒂在使用重复型旋律时大致分为两种:乐句式和音型式。如在《小嘴》中,开始就运用了两句重复型旋律。

例6.

在《祈祷也是徒然》中,如下:

例7.

由上页图可见,托斯蒂在重复的同时,会加入一些特殊的处理,比如时值对比、强弱对比等。

2.迂回环绕型旋律

迂回环绕的音型旋律在托斯蒂艺术歌曲中也是常见的一种发展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其作品具有叙述性,这亦是其作品具有口语化特点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小夜曲》中,在第一和第二个高潮点上,作曲家都运用了环绕型的旋律。

例8.

不难看出,在迂回型旋律之中,托斯蒂还加入了重复型旋律,这种混合交替的旋律设计也成为了托斯蒂艺术歌曲中旋律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在《小夜曲》中也可看见,高低点的八度为起点和终点,进行迂回环绕发展。

3.级进型旋律

在观察分析托斯蒂的旋律发展手法中,可以说重复型、迂回环绕型旋律是在微观角度上观察的结论,那么,在宏观角度上观察分析的话,级进型旋律是比较明显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段。这种级进型旋律从类型上也可分为两种:整体型与局部型。比如在《渔夫唱晚》中所体现的级进手法则属于局部型。

例9.

在此例中,旋律的级进式发展是以小节为单位进行的,因此,笔者认为这属于局部型的级进发展。

以上分别论述了托斯蒂旋律创作的三种主要手法,在其作品中,这些旋律发展手法结合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最后的歌曲》中,乐曲开始的唱段,三种旋律发展手法紧密结合,形成了极强律动性,极具歌唱性。(下箭头表示迂回环绕型、右箭头表示重复型、弧线表示级进型)

例10.

值得一提的是,在托斯蒂的作品中,旋律所搭配的节奏也极具特点,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长短搭配,这种节奏律动可以在乐句与乐节甚至是乐汇之间产生。这种节奏与旋律的配合在其作品中十分常见,使得作品的旋律伸缩有度,收放自如。

(三)丰富多样的钢琴织体

在托斯蒂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地位与歌曲旋律相比可谓并驾齐驱,不分伯仲。它不单辅助了旋律演唱,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背景作用,是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第二部分所述托斯蒂的那坡里风格在其艺术歌曲的体现一部分是通过选材,比如极具意大利地域风情的歌曲《马莱卡莱》,另一部分则更多的是通过钢琴织体来体现。

1.切分型节奏律动

在托斯蒂大部分的歌曲中,切分型节奏织体非常多见。这种律动性极强的节奏型被作曲家用在了不同风格的歌曲中,不但不显突兀,反而相得益彰。如在《最后的歌曲》、《黎明》、《魅力》、《情殇》、《渔夫唱晚》、《我的歌曲》、《天色已晚》、《夏季的月亮》、《思念》等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有的作品是双层切分节奏,比如在《我的歌曲》中,右手是双切分节奏,左手是大切分节奏;有的作品是左右手共同构成切分节奏型,比如在《夏季的月亮》中,左手长音持续与右手的空大切分型节奏搭配;有的作品是切分型节奏搭配长线条旋律。如在《最后的歌曲》中,左手的长线条旋律搭配右手的双切分节奏。

2.背景音乐化的附属功能段

附属功能是指作品的前奏部分、连接部分以及尾声部分,在托斯蒂的作品中,对于这些功能段落的创作十分考究,不但体现了作曲家本人精湛的作曲技巧,也完美地与歌曲旋律融合。如在《渔夫唱晚》中,作曲家用了长达18小节的前奏,描写了静谧的夜晚,在e小调转G大调的背景铺垫之后,歌曲旋律从g小调开始,刻画了对美丽姑娘的思念。

例11.

又如在《马莱卡莱》中,作曲家用了12小节的尾声,使歌曲的情绪继续延伸。在《痛苦折磨》中,用了长达12小节的连接部分,做了情绪转换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作品中,每一首都有详尽的音乐术语标记,此举不但推动了歌曲旋律、织体的发展,也使得歌唱者更为准确地把握作品情绪,并与艺术指导之间配合得更为默契。

在演唱托斯蒂的作品中,与钢琴伴奏的配合既是其作品的亮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因此了解、熟悉其作品的钢琴织体是非常必要的。

四、托斯蒂歌曲创作的艺术价值

如上所述,可见托斯蒂在每一首歌曲中的别具匠心,这也使得其作品与他人相比别具一格。优美抒情、色彩丰富、情感细腻,体现出了其歌曲创作的独特艺术价值。

(一)创作价值

对于托斯蒂的创作价值可以总结为:极为巧妙的调式调性转换、极富感染力的旋律设计、极为经典的切分节奏、极具风格的钢琴背景织体等特点。运用同主音大小调以及远近关系大小调调式调性的转换来变换歌曲情绪;运用重复型、迂回环绕型、级进型旋律来刻画人物的内心;运用切分型、长短型节奏来增强旋律、织体的律动;运用承上启下的钢琴背景织体来渲染、连结歌曲的情绪。这些独具托斯蒂风格的创作特点共同构成了其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二)教学价值

对于上述创作特点与技巧的解读,可见其作品具备的教学价值。其教学价值归纳为以下两点:

1.开启本能的歌唱兴趣。其实很多人都明白“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爱因斯坦常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那么,追求歌唱艺术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兴趣对于歌唱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声乐作品的选择也是一个既巧妙又见教师教学功底的一门艺术。如歌曲《马莱卡莱》、《理想佳人》、《小嘴》、《最后一支歌》等这些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都是托斯蒂所作。像卡鲁索、吉利、帕瓦罗蒂、卡雷拉斯等世界著名歌唱家经常把这些作品作为保留曲目四处传唱。

2.融入理性的歌唱技巧。上面说过兴趣是决定学习歌唱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的兴趣要靠经典的作品,这时可能有人会问“经典的作品不是很多吗?”我认为说得没错,但是,真正适合运用在初、中级教学中的经典作品却屈指可数。托斯蒂不仅是个作曲家、歌唱家,他还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也许,正是因为他多重的特殊身份才造就了他的作品有这样一种独到的功能作用。这种独树一帜主要体现在旋律特点的平缓起伏恰到好处,音高走向张驰有度,作品听起来既抒情柔美,又不失歌曲情感的鲜明主张。这样一来歌唱技巧,如气息的控制、声音的完善、情感的抒发就变得水到渠成了。尤其对于男高音解决“过渡音”(Passaggio)这个问题很有帮助,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现象。

(三)推广价值

托斯蒂作品的推广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其歌曲中的那坡里音乐风格,第二就是其独有的托斯蒂式音乐风格。前者使那坡里音乐从民间歌曲、小调等音乐形式逐渐登上了艺术舞台,使那坡里风格被专业化、艺术化,并且让更多的专业、非专业人士所熟知,具有极高的推广作用,体现了其艺术的推广价值;后者则是通过其歌曲独到的创作手法所折射出的独特音乐风格来体现的推广价值。首先,演唱者易于感受其音乐的艺术美感,使表演者在演唱歌曲中声情并茂,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演唱托斯蒂的作品可以树立初学声乐表演的学生们正确的声音概念,尤其对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主动的作用;再次,托斯蒂是一位多重身份的作曲家,其中作为男高音歌唱家,他熟知演唱者发声、演唱方面的技术问题,因此,在其创作中,不单单注重歌曲的歌唱性,也同样注重对于声乐演唱方面的气息、换声点、音色等技巧的训练。正是因为这些,使得托斯蒂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学习、演唱和演出,可以说是声乐表演者的挚爱,是学习者通往声乐艺术殿堂的桥梁。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认知托斯蒂作品中的创作特点及其歌曲的艺术价值。了解一位作曲家的创作特点是诠释其作品的必经之路、必然之举。因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其作品中风格、调式旋律、节奏织体等方面的创作特点,意在更准确、细致地演唱其作品。虽然,托斯蒂的知名度远不如其同期的作曲家,且关于托斯蒂作品的分析资料、文献资料也相对匮乏,但时至今日,这位平生致力于创作意大利艺术歌曲的“大师”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因此笔者有意分析其音乐创作的细节来探索托斯蒂创作的特征,正所谓细节之处见精妙,托斯蒂的作品之所以极具歌唱性、极富感染力,不但与其歌唱家、教育家的身份背景、文学歌词的精确选择、歌曲曲式的传统设计等大方向有关,也与这些细节上的巧妙、考究的写作技巧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总结其艺术歌曲的特点,由点及面,管中窥豹,意在为研究、演唱托斯蒂作品的人们作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托斯织体艺术歌曲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梅赛德斯-奔驰新阿克托斯(Actros)国Ⅵ产品在京正式亮相
简论中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类型与文化意义
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浅析托斯蒂艺术歌曲《我不再爱你》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把握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托斯唐是一首歌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