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学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路径*
2018-07-11姜师立
姜师立
当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关注热点,各地纷纷成立领导小组,编制规划方案,排出建设项目,但对中国大运河的研究却显得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少将中国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中国大运河无论是作为一项人类伟大工程遗迹,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都需要整体地深入研究。建立运河学无疑是整体研究中国大运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拟从运河学提出的背景意义、运河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运河学的内涵及分类、运河学的研究方法、运河学的发展现状对及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等方面对作一个初步的探究。
1 运河学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1 运河学提出的背景
中国进入文化建设高潮期,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显著增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在一个经济建设高潮到来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进入了文化建设的高潮期。中国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新的文化建设高潮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6年京杭大运河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中央又提出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目标,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为国家最大的文化工程之一。这是运河学提出的时代背景。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项世界遗产,同时也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跃居世界第二位,。不管从历史价值还是从现有知名度,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的复苏,也反映了文化认同的回归和文化自信心的提升,代表了一个民族精神上的复兴、成熟和升华。大运河申遗成功后,运河沿线人民对母亲河更加热爱,对中华文化更加自信,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更加自觉,这给运河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中央提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给运河文化的复兴带来了新的机遇。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指示,提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我们的珍贵遗产。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将中国大运河打造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亮丽名片,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有关部门和大运河沿线省市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发改委编制了《中国大运河文化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各省市纷纷成立领导小组,编制项目规划,来保护运河文化遗存,保护运河生态环境,传承运河文化价值,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发展运河文化旅游和运河文化产业,以进一步擦亮大运河这一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这给运河学的建立带来了新的政治与政策机遇。
国内地方学研究的热潮,为运河学的建立奠定了学术基础和环境。目前,国内地方学研究特别是敦煌学和长城学的研究是方兴未艾。对敦煌的研究是上世纪初先国外而后国内展开的。“敦煌学”一词由国学大师陈寅恪1930年首次提出。陈寅恪在《敦煌劫余录》一书序言中说:“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1]100多年来敦煌学不断发展,概念也不断扩展。进入新世纪,敦煌文献的一系列大型图录先后出版,为21世纪敦煌学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不断取用新材料,使用新方法,思考新问题,放宽眼界,沟通学科,加强国际协作,敦煌学的研究在新世纪保持着青春活力,并开拓出学术的新天地。长城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0年《文物春秋》第一期上,刊登了罗哲文与董耀会两位先生共同完成的《关于长城学的几个基本理念问题》,文章从长城学的界定、长城学的研究范围、长城学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长城学提出设想。后来《长城百科全书》又对长城学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一次梳理,21世纪,中国长城学会与凤凰出版集团出版了《长城志》,随后一大批新老学者不断加入长城学研究的行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长城学在我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这些专门学科的发展历程给运河学的建立带来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和研究环境。
1.2 建立运河学的意义
1.2.1 可以系统总结、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
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可以说是中华文脉,长达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充分吸纳了沿线的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大文化带的文化资源,沿线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漫长的河道、无数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以及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厚重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民俗、史学等,还有运河沿岸各种文化节庆及带来的品牌符号,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中华文化珍珠都通过大运河就这一条金丝线被串联起来。[2]大运河拥有水利文化、漕运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形态,形成了诗意的人居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众多的名人故事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至今仍散发勃勃生机,沿线水工遗存、运河故道、名城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近300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大运河文化并没有被系统地总结归纳,建立运河学,可以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并创造出新的运河文化,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大长廊。
1.2.2 可以唤醒社会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中国大运河因沟通交流功能而产生的,运河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包容和开放,而这正是衡量文化先进性的核心标准。这条伟大的东方之河承载乡愁、延续着历史文脉。但目前,全社会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许多人对什么是大运河,大运河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大运河有多长,沿用时间多久等概念都存在着混淆和误区。建立运河学,是抢救、存续大运河文脉的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是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关系国家形象与尊严的重大文化工程。笔者在《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与路径》一文中曾说过,运河学的建立,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的加强,“可以唤醒全民族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运河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集体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3]
1.2.3 可以联手挖掘运河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传播运河文化
大运河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目前运河沿线地区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挖掘还停留在不同的城市研究各自的运河文化,出版了一批本地河段的论文等研究成果。各地高校对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也只是东鳞西爪,缺乏系统性。运河学的建立可以为这些优质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沿线城市联手对大运河文化及沿线各城市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造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4]更加彰显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
1.2.4 可以更好地利用运河文化,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振兴运河经济
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和社会矿藏。作为一种线性、活态的文化遗产,大运河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千余年来大运河是因其不断的创新变化而成就了运河沿岸的文明,因而在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同时,有责任进一步研究和挖掘运河文化及其深厚内涵,发展文化产业,为后人留下经过创新发展的运河文化。运河学的建立,可以在推进运河文化保护的同时,充分挖掘、传承、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将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优势文化产业,推出一批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建设一批运河文化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产业园区来发展运河经济。可以凭借大运河这一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助推文化强国、经济强国。
2 运河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运河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如何确定,是本课题的一个重点。运河学,顾名思义即指以运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运河学的研究对象,具体说是指作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以及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物质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大运河及其存在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
2.1 运河学的研究对象
聊城大学的李泉教授认为:“运河学是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一方面研究运河河道工程及其引起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即区域水文条件改变、自然水系变化、湖泊形成消长、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另一方面研究运河对国家政治及区域商业、手工业、农业、服务业、居住环境、城镇格局、文化交流、风俗习尚、社会流动等方面的影响。它以历史学为基础,利用社会史、历史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环境水利学、文献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5]笔者基本认可这个概念,但李教授观点不足之处是没有界定运河的外延。
运河学的研究对象无疑是运河,那么什么是运河呢?一般来说,运河的定义是指人工开凿的用于运输的河流。国际上运河众多,据《世界运河名录》统计全球有600多条运河,其中列入世界遗产的就有6条运河。[6]中国就有中国大运河、灵渠等运河。而从地方学的角度看,运河学研究的运河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罗衍军先生认为运河学研究主要以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与元明清以来的京杭大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以运河水利工程、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变迁、运河文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笔者以为这个定义的研究对象不全面,运河学研究的对象应该专指中国大运河。那我们对中国大运河又怎么定义呢?
中国大运河这个概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历史上,大运河一般是指贯通于隋代的隋唐宋大运河,元代以后,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废止,大运河是指贯通于元代的元明清大运河,因为连接北京和杭州,从1958年开始被称为京杭大运河。直到2006年,我国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时,仍旧称为京杭大运河。随着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进程,专家发现用京杭大运河不能涵盖整个大运河,于是提出了中国大运河的概念,2008年在扬州成立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时,参与的城市只有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沿线33座城市,也就是说当时大运河包括的范围只是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直到2009年,从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对内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战略出发,提出了将浙东运河列入中国大运河,这样可以通过中国大运河将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在一起。因此浙东运河沿线的宁波、绍兴也列入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这时完整的中国大运河概念才出现。必须提醒的是中国大运河在英语中的名称就是“The grand canal”,不能加上“of China”。
笔者以为,中国大运河是因为申报世界遗产而出现的一个概念,新的运河带建设的兴起也是因为申报世界遗产而带动的。因此,应该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对中国大运河进行定义。具体来说,应该按照《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文本》的规范表述对中国大运河进行科学定义:中国大运河是世界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国家管理的巨大运河工程体系。这里需要强调三点,一是从时间概念上,它是指我国自春秋时期开凿邗沟以来,先后在隋唐宋时期贯通的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杭大运河及浙东运河的总称。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二是从从空间概念上,中国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至北京,南抵杭州,东达宁波,西到洛阳。流经35个城市的151个县级行政区,全长3200km,流经市域面积31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3.2%。三是从功能作用上看,它是一个工程体系,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的技术水平,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大运河由于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而成为文明的摇篮,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应该说在中国大运河的范围内涉及的运河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都是运河学的研究对象。
从大文化的角度看,运河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大运河文化。那么中国大运河文化又是什么呢?大运河在千百年的疏浚、修筑过程中,其流经的各个城市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为沿线城市提供着地理、交通、经济与文化联系的同时,也促使运河两岸的城市自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渊薮的城市共同体。经济上联系着南北、东西,在文化上横贯着燕赵、齐鲁、江淮、吴越、河洛等区域文化。[7]王永波在《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中提出:“运河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跨自然水系的通航、漕运,促进运河流域不同文化区在思想意识、价值形态、社会理念、生产方式、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等领域的广角度、深层次交流融合,推动沿运河流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网带状区域文化集合体。”[8]李泉认为:运河文化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运河的本体文化,又包括物质、非物质、制度文化三种。物质的文化即运河文化遗产,非物质的文化包括观念、思想、信仰、礼俗等,制度文化则是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文化现象,如漕运制度。第二个层面,是因运河影响,在运河区域产生的文化现象,包括哲学、史学、文学等上层文化,以及民间文学、风俗等市井文化[9]。笔者在2017年6月接受瞭望杂志采访时谈到:大运河文化是大运河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运河城市的兴起、文学艺术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10]可以说,运河流域的物质、非物质和思想领域这三个层面的总和才是运河学研究的对象。
那么怎么定义运河学呢?“运河三老”之一、已故的罗哲文先生首先提出要建立运河学,但他并没有给运河学下定义。借鉴罗先生给长城学下过的定义,我认为运河学的定义应该表述为:运河学是总体上研究中国大运河的一门学问,是对中国大运河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把各相关部门科学所获得的对运河不同侧面和各个层面的认识,有机地组合起来,达到对于中国大运河的总体认识,就是运河学的任务。
2.2 运河学的特征
作为一种研究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现象的学科,运河学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整体性。运河学不是只研究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段区域运河,而是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整个中国大运河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包括通常所指的运河十大河段: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运河、浙东运河、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河。时间尺度包括历史上的运河和当今的运河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第二,综合性。运河学不仅对大运河的某一侧面进行专门研究,而且要运用历史、文学、建筑、规划、环境、水利、航运、经济、管理等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运河的各个不同侧面进行综合研究,借以获得对大运河的完整认识。
第三,科学性。运河学不但要揭示大运河的起源和发展,而且要揭示运河与人类创造精神、运河与科学技术发展、运河与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运河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等。运河学的科学性特征反映了运河学研究的总体任务,即通过对大运河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的描述和归纳,达到认识中国水利、漕运、经济、文化等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3 运河学的内涵与分类
如何界定运河学的内涵,是运河研究专家一直难以下定论的一个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同时运河学作为一门学科又将如何分类?是从运河学涉及的传统的学科门类进行分类,还是从运河的功能效用进行分类?这也是在研究运河学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大运河本身是鲜活的,它涉及文物、遗产、历史、考古、景观、生态、艺术、文学、建筑、规划、管理、经济、社会等众多领域,因此,运河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包含众多领域。
3.1 运河学的内涵
运河学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运河学可以涵盖运河文献学、运河考古学、运河历史学、运河文学、运河地理学、运河语言学、运河艺术学、运河社会学、运河民族学、运河宗教学、运河民俗学、运河科技、运河漕运、运河水工、运河城市、运河文化、运河建筑、运河生态、运河非遗、运河旅游,甚至运河贡砖制造等众多主题。在这里,笔者想对运河学的研究领域作个初步的界定,它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方面。
一、运河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遗存,如河道、闸坝等;还包括非物质遗产,如运河传统技艺、运河民俗、运河河神信仰等。
二、运河环境景观: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的演变,包括水环境、土地利用、植被、气候等。
三、运河建筑规划:包括运河工程的形制、技术,运河线路的规划、运河建筑规格、形制、材料等。
四、运河管理制度:包括运河漕运制度、运河河工制度、邮驿制度等,以及这些制度对中国封建政权的影响。
五、运河水利航运:包括运河各个河段水利功能的变迁、运河航运的发展历史。
六、运河文学艺术:运河书画、运河小说、运河诗词歌赋、运河戏曲、运河工艺美术等。
七、运河城市学:运河对沿线城市的影响,运河城镇格局的形成及演变等。
八、运河历史学:包括运河考古、运河文献收集整理等。
九、运河科技:包括运河农学、运河医学、运河造船技术等。
十、运河经济学:包括运河的经济功能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运河区域的经济活动及与运河的关系。
十一、运河社会学:包括运河社会组织、运河沿线人口问题、运河社会管理、运河民俗等。
十二、运河旅游:包括历史上的运河旅游、当今的运河旅游资源、运河旅游规划及项目。
十三、运河文化交流:运河的交流功能带来的南北文化交流、东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外文化经济交流。
十四、运河文化产业: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创造文化产品的产业,包括运河出版项目、文化创意项目、文化体育项目等。
以上只是用列举法介绍了运河学的研究领域。随着运河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运河学的内涵将逐步完善,运河学将成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管理性和经营性多方面兼顾的学科。
3.2 运河学的分类
“运河学”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由中国大运河的特征决定的。从中国大运河的特点和范围出发,参照其他地方学学科分类,笔者认为,在运河学初创阶段,可以将运河学分为理论运河学、应用运河学、运河史学。
表1 运河学分类表
4 运河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在运河学学科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运河学研究对象多元,可以形成诸多研究领域,因此运河学是由多种分支学科综合而成的综合性学科。这就导致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如运河建筑、运河文学、运河历史等都各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的研究方法。运河学作为一门新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就现阶段看,运河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整体性研究
首先要将中国大运河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要特别注意单条区域运河与中国大运河整体的关系、各条区域运河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把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段运河的不同形态以及相关联的不同运河形态联系起来研究。大运河是一条流动的河,更是一条发展的河,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变化着,应该将不同历史时期的运河系统化研究。
4.2 综合性研究
综合和分析是运河学研究的基本手段,这也是由运河学的综合性功能所决定的。综合就是把大运河及其关联的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把大运河看成一个统一体。从运河水工、运河航运、运河生态、运河文化、运河制度、运河民俗、运河建筑、运河城市等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是把大运河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要研究大运河某一学科如运河水工与其他学科如运河漕运的关系,大运河与其它河流如长江、淮河的关系。
4.3 比较法研究
一般地说来,认识事物总是从区分开始的。区别就是首先找出此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差异点。[11]体现运河学个体性的研究方法是比较的方法。运河学研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即空间上的比较,就是对同一时期空间上并存的其他国家的运河如法国的米迪运河、美国的伊利运河、加拿大的里多运河、丹麦的基尔运河、英国的曼彻斯特运河、非洲的苏伊士运河以及中美洲的巴拿马运河等与中国大运河在其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事物形态上进行比较,认识其异同。纵比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对不同朝代或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修建的运河在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事物形态上进行比较。如不同朝代漕运制度的发展,不同朝代河工的管理制度等。还有就是对大运河某一方面如工程技术与国外运河在时间上、先进性上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运河比较的研究,为较高层次的研究提供基础。
当然在研究中还要综合利用这几种方法,将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水利学、建筑学、旅游学、地理学等各学科研究方法融会贯通。才能推动运河学的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4.4 运河学的研究手段
在运河学具体的研究手段上,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研究手段为主进行探索。
一、文献调查法:文献调查整理是运河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运河学研究的基础所在,主要是利用历史文献、时人笔记、地方志等手段进行研究。
二、历史研究法:对大运河历史、运河各分段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三、概念分析法:对大运河的概念进行分析研究。
四、多学科视角研究: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大运河进行研究。
五、国际性的合作研究:与国外的运河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究运河。如利用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等机构组织国际间的运河比较研究。
六、拓展性研究:对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把大运河的研究与整个世界文化遗产研究联系起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与当前各地正在开展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系起来。
5 运河学的发展现状与推进路径
5.1 运河学的发展现状
国内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罗哲文先生提出将对大运河的研究工作提升到运河学高度来认识,像敦煌学、长城学一样,建立一门全新的运河学学科。当前,无论是从文化遗产角度对运河进行挖掘和提炼,还是从运河学学科建设角度,都与敦煌学、长城学研究有很大差距。大运河申遗成功已经4周年了,普通民众、甚至学术界对申遗成功的大运河究竟是哪条河都不清楚。国内的官方媒体上经常会出现京杭大运河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大运河长度为1700多公里等常识性错误,这主要原因是我们研究不够,宣传不够。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运河沿线对大运河的研究上升到新的高度,运河学的建立也被专家们提上了桌面。笔者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推动运河学的建立,并通过全国“两会”等多个渠道提出建立运河学,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5.1.1 大运河研究机构相继成立
聊城大学成立了运河学研究院,目前已拥有19名专职研究人员,成立了运河史、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运河文化三个研究中心,目前共立项国家、省部级项目40余项。还举办了运河学论坛,编印了《运河学研究集刊》,出版了《大运河蓝皮书》;扬州大学成立大运河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文化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关于大运河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他们还与扬州市政府联合筹备成立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北京、无锡、常州、洛阳等城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大运河研究机构。最近,北京物资学院牵头还成立了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
5.1.2 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面世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出版工程》系列丛书,共分3卷12分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和保护,是全面生动介绍中国大运河历史、运河成果、运河文化的经典作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后,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科普类图书《中国大运河百问》。中国文物学会编印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论文集《中国大运河》,凤凰出版集团组织编写的《运河志》即将面世。各沿线城市也分别出了关于运河文化研究的书籍,如扬州出版的《在江河湖海之间》,济宁出版的长篇小说《大运河》。运河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运河沿革与治理,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嬗变,运河区域文化、习俗等嬗变,运河区域家族、组织、帮会状况,运河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颇具新意的学术观点,对推动运河学和区域社会变迁研究的深入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
5.1.3 学科体系尚未真正构建
从运河学学科体系建立的角度看,目前对大运河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学科建设还未起步。运河沿线城市对运河文化的挖掘研究仍然是研究各自的运河文化,出一批自己河段的研究成果,对运河的价值认定也是自说自话,缺少整体的视野,联手的机制。高校对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也只是东鳞西爪,功利化现象严重,满足于迎合地方政府的工作需要,搞一起决策咨询文章较多,对大运河的研究缺少学术性和系统性。没有一家高校推出运河学的教学学科,运河学研究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善,运河学学科的建立还未有权威机构正式提出。因此建立运河学要走的路还很长。
正因为运河研究的不够,给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也带来了制约,使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存在许多问题。《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压力巨大。大运河时空跨度大,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不同时期和形态的遗产资源叠加交错,保护要求较一般文物更加复杂,由于整体性研究不足,一些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及时保护修缮,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土壤濒临消失,运河遗产碎片化保护的现象突出。特别是申遗成功后,大运河作为本身仍在使用的活态文化遗产,系统性研究不够,各类文化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保护理念尚未树立,多元投入的长效机制较为缺乏,制约了大运河各类遗产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二是传承利用质量不高。大运河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存下绚丽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但由于对文化传承的深入研究不够,各类文化遗产活态展示水平不高,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有限,缺乏统一宣传和推广平台,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明显不足,此外,各类文化生态资源活化利用形式和途径较为单一,部分优质资源长期闲置,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程度较低,对遗产保护的支撑作用不足,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保护传承利用的合作机制亟待加强。大运河纵跨8省市,涉及众多行业部门,大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顶层设计明显不足。整体理论研究的缺位,造成地区间、部门间在大运河的整体研究传承利用方面协调配合还不够,整体性差,区域间资源整合、生态利益调节的常态化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跨区域协作的有效平台,难以形成大运河各类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合力。”[13]
5.2 运河学的发展路径
在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运河学应当如何发展呢?笔者以为,首先要重视运河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所谓学科,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借鉴尚长春等在《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三要素分析》一文中的提法,“运河学”作为一个学科建设应该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构成“运河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是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运河学”专门知识;三是具有从事“运河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14]从当前运河学的发展实际出发,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运河学的发展。
5.2.1 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明确运河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思路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运河学建立的基础。运河学学科建设规划主要涉及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学科平台三类建设。运河学学科方向建设主要是学科组织对其价值目标的选择;学科队伍建设主要是运河学内部的分工合作及结构优化;学科平台建设主要是运河学研究手段的物质保障。因此,运河学的建立,学科组织规划和实施是第一位的,必须从国家层面成立完善的领导体系,制定好长远规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目标,明确运河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思路,实现对大运河研究现有知识的超越和进取。
5.2.2 多方联手,整合力量,建立运河学学术体系和专业课程
运河学的建立不是一家高校就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各相关高校共同努力,联手打造。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都有一批研究力量在研究大运河,扬州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都有专门的大运河研究机构,但还没有一个整合各个高校的研究力量的机构和机制。要在此基础上,成立研究运河学的学术委员会,整合各高校中现有的各类研究资源,多方联手,推动运河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一批相关运河学专业课程,如建筑学院、文史学院、水利学院等都有条件开设运河学专业课程。在运河学学科体系建立前,各高校可以探索性地开设一些与运河学相关的专业,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运河学学科体系,培养一批运河学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对运河学的学术体系建设,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推动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5.2.3 引培结合,专兼互补,推进运河学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实质就是人才队伍建设,它是学科内涵建设的根本,在运河学学科建设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运河学作为一个准备设立还未设立的学科,人才的缺乏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术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培养人才,以现有的有经验的老教授带领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制度,共同申请课题,形成某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二是要通过广泛的招引,有效利用校外人才资源,吸引国内知名学者到学校委以重任,及时为其配备经费、设备、科研助手,组建有特色的科学研究团队。同时也可通过兼职的形式,解决高校目前在运河学研究上人才缺乏的问题;三是规范建立一批运河学的研究机构,要在全国层面成立一个运河学的研究机构,将各地各高校作为分支机构,进而构建高效统一的运河学的学科组织。全国层面的研究机构,需要由教育部门出面来建立,也可由文化部门或文物学会等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出面来建立。各地的分支研究机构可以由高校建立,也可由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来建立。针对在大运河遗产保护过程中形成的兼职从事大运河研究的专家较多的现实,可以采取专职研究人员和兼职研究专家互补的方式,组建运河学学术研究梯队,使运河学研究形成合力,取得最佳效果。
5.2.4 面向现实,服务社会,为运河学的构建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大运河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运河学的建立可以为这些优质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沿线城市联手对大运河文化及沿线各城市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更加彰显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无论是对中国大运河的研究还是运河文化的传承利用都要打破地区界限,各地、各有关单位共同发力,整体推进,这一背景给运河学构建了良好的环境。运河学的研究就要围绕这种现实的需求,对学界、对社会保持充分的开放性,保持其持续发展的动力。要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热潮,适应社会客观需求,确定一批研究课题,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作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通过运河学的研究揭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时要大力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运河学得到社会认同。运河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使这种世代相传的运河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人们产生历史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所以,创新文化才是运河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运河学的建立,正是为了留给中华民族后世子孙一条真实的运河,一条可以看见、能追根溯源的运河。既要通过对运河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让大运河的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又要以服务社会为目的,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活化运河历史,将其融入到当代文化建设的大潮中去,发展运河旅游产业和运河文化产业,打造新时期大运河文化。真正使运河学成为被社会广泛认同的热门学科。
当前,运河学受到了学界有识之士的关注,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但还未提到应有的位置。运河学学科的建立还在探索阶段,既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也没有系统的学科体系。本文仅是笔者不成熟的想法,抛砖引玉,还请学界同行多加批评,多加补正,以不断完善充实,推动运河学学科的建立早日梦想成真。
[1]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J].历史語言研究集刊,1930(1).
[2]徐欧露.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金名片[J].瞭望周刊,2017(36).
[3]姜师立.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及路径[J].中国名城,2017(10):93.
[4]姜师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体现三个“联”字[N].中国文物报,2017-10-28(9).
[5]李泉.运河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8.
[6]魏和清,等.世界运河名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7]姜师立,陈跃,等.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8]王永波.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J].东南文化,2002(3):64-69.
[9]徐欧露.什么是大运河文化[J].瞭望周刊,2017(36):55.
[10]徐欧露.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金名片[J].瞭望周刊,2017(36):53-54.
[11]董耀会.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J].文史知识,1995(3):55-53.
[12]罗衍军.二十年来的运河学研究[J].地方文化研究,2015(6).
[13]国家发改委.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R],2018.4.
[14]尚长春,等.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三要素分析[J].西安科学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