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林和“外眼”镜头里的真实中国
2018-07-11文|陈言
文 |陈 言
7年间,来自4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外国青年,通过参加“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陆续来到中国。他们用双眼打量走过的每个地方,用镜头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机场?”2011年6月的一天,当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时,9名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学生惊讶地询问接机者。8年前的这一幕,让“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终生难忘。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一项中国文化体验与影像创作项目,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在国内外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彰显中国魅力、宣扬中国文化的品牌项目。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
从繁华的北上广到西部的甘肃宁夏,从黑土白云的东三省到多姿多彩的云贵川,7年间,来自4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400多名外国青年,通过参加“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陆续来到中国。他们用双眼打量走过的每个地方,用镜头讲述中国故事。
这既是一次国际文化交流的全新尝试,也是一场对中国的亲历式文化体验,更是一次对中国的“发现之旅”。
“80后”教授和“第三极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是一位健谈的智者。她是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第三极文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中国文化在传承发展5000年中华文明、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精髓、总结和提升百年来中国现代文化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与当下欧洲文化、美国文化鼎立的‘第三极文化’,也就是当今的,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文化。”第一次见到黄会林教授就被她掷地有声的话语和青春洋溢的激情所感染,很难相信坐在自己眼前的竟是一位85岁的老人,而她却说自己是一位典型的“80后”。
“现在幼儿园的娃娃,饿了吃麦当劳、肯德基,渴了喝可口可乐,手里玩的是奥特曼,高兴了喊‘耶’。这些符号都不是中国的,从教育,到生活,到价值观,到美学,我们都被西方文化覆盖,而我们自己的文化却越来越远。”2008年,从事教育事业50余年的黄会林对中国文化现状有了从未有过的忧虑。“文化乱象丛生,影视作品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黄会林认为,“中国文化只有立起来,才能走出去,中国要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增强绝不是耍嘴皮子,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格局,从影响力看,大体可分为三极:“如果将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看作文化的‘两极’,那么具有深厚根基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则可称为‘第三极文化’”。“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明,以倡导文化多样化为前提,尊重文化差异。
在黄会林的积极倡导、奔走和呼吁下,2010年11月19日,承载“第三极文化”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传播、资源整合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揭牌成立,黄会林任院长。“研究院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共同发起组建,通过开展以‘第三极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学术研究和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创作,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黄会林说这块“阵地”来之不易,是中国高校第一家以“中国文化”命名的国际传播研究院。这一年黄会林77岁,“感觉像17岁,后青春时代刚刚起步”。
外国青年镜头里的中国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我们要有一个好的载体。通过汉字,汉字很难学,通过语言,汉语和哪种语言都不搭界,最后想到了影像,影像是最能破除障碍的最有效手段和表现方式。”2011年,黄会林首先启动了“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表现方式有了,谁来做?黄会林说,多年来,中国人自己拍摄介绍自己的作品通常是自说自话,真实性总会被人打上问号,“就用外国青年来拍,通过他们特有的视角和讲述展现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和中国文化。”
在外国青年的招募和选拔上,黄会林也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首先一条就是从来没有来过中国的;其二就是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探索精神。”另外,入选青年还要具备简单的视频拍摄技术。
2011年,第一期“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招募了9名来自美国波士顿的青年学生。“这9个孩子到达首都机场T3航站楼后,站在那里观望很长时间,久久都不肯上接机的车,不停地发问为什么中国能有如此好的航站楼?为什么中国的航站楼比美国肯尼迪机场的还好?”
接下来,经过十几天的相处,大家熟络后,在一起聊天时黄会林才知道,原来中国在9个孩子头脑中的印象还停留在《红高粱》的影片中,“女人小脚,男人大辫子”。黄会林说,过去我们确实有过类似《红高粱》这样的经典影视作品,但中国的真实发展现状不是那样的。“这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对外宣传和文化传播的缺失,影视作品虽然很经典,但是稍不留神,就给外国受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黄会林说这个小故事她在不同场合讲过无数遍,正是几个美国孩子的反应,让她看到了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她和团队做好“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决心。
斯洛伐克导演Peter Frohloch作品《生生不息》海报
保加利亚导演Anastas在珠海会同古村拍摄建筑
印度青年导演Tulasi Taraka Prabhu Tej在重庆拍摄川江号子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旨在通过外国青年电影人的独特视角,在中方志愿者一对一配合下,每人拍摄完成10分钟中国文化纪录短片,意在凸显外国青年的独立创作与独特体验—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
截至2017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已组织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格鲁吉亚、印度、新加坡、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49国405名青年,出色完成404部短片,共获90余项国际奖,出版系列书籍《民心相通—“一带一路”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民心相通—“金砖国家”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金砖国家”青年外交官论坛、“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等国家重要外交会议用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专门讲到“看中国”活动,对该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404部片子,每一部都真实、客观,没有恶黑、恶搞,在中国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全部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之中。等他们回国后,把自己的片子和亲身感受带给他们的国家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后,这种润物无声的传播,胜过我们以往宣传的千言万语。”黄会林说这就是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让外国人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在众多外国青年创作纪录短片中,其中有一部叫做《侠》的片子让黄会林印象极为深刻。“2011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影视专业大四学生丹尼尔来中国之前,只知道中国有功夫、太极和李小龙。”这位来自美国的学生希望能够拍摄一部和中国功夫或和太极有关的影片。
当时北京有一所盲人按摩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姓万的老师在盲生闲暇时间教他们太极。团队成员带丹尼尔实地看过后,很感兴趣,于是就把拍摄地点定在了这里。“在丹尼尔的片子拍摄完成后,我问他盲人如何学太极,他告诉我看完片子就知道了。”最后的片子让黄会林感到非常震撼,“这个教太极的万老师摆出一个姿势,所有孩子上前用手去摸,从头摸到脚。就这样,他们学会了太极的一招一式,后来万老师带出的盲人按摩太极队还到人民大会堂演出过。”丹尼尔给这部片子取了一个非常中国的名字《侠》。“他说拍这个片子,我才知道中国功夫不是打打闹闹的事,它是一种中国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和‘义’。他说‘侠’是一个大人去帮助两个小孩,这个太极不是说强大欺负弱小,而是强的去帮助弱小,这是一种‘仁义’精神,这就是中国精神。”黄会林对丹尼尔的感受和解释很是出乎意料,她觉得这才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要义和精髓。
“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就需要着眼于青年,着眼于视觉。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任重道远,现在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们,用你们的智慧和勤劳,让世界更多‘听到’和‘看到’中国文化的自信来源和新生力量。”黄会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