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学“五德五常”的传承与发展
2018-07-11■/
■/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习惯、优良的民族精神、优秀的道德品质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大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是精神的召唤,是心灵的皈依,更是时代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密不可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念与智慧植入中国文化的骨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美德的提炼、借鉴、继承。梳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特别是儒学价值观中的“五德”和“五常”的内在意蕴、历史作用及认识其现代价值,能够更进一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儒学中“五常”、“五德”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
儒学“五常”、“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五常”、儒学中的“五常”、“五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的关系。
(一)仁与富强
“仁”即“仁爱之心”。《尚书》中记载“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当年商汤为政,宽厚仁爱,对天下的百姓昭示诚信。孔子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捍卫这一大义,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且道德地位和社会内涵正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断被丰富和提升。
“富强”即国富民强,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视域中主要是指经济实力的强盛和军事力量的强大。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富强”既是经济上的“硬实力”,也是文化上的“软实力”。《增广贤文》中记载孔子关于富的见解:“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道”即合法之道,究其本质,也就是仁道。仁道是生活的原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实现富强的基本前提是“仁”,同时富强又是“仁”的有效保障,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的关照和影响。
(二)义与友善
“义”即“正义之气”,意为道义、正直、正当的气节。《说文解字》解释,“义,己之威仪也。”意思是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是一种温和、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气节,反映人们追求美好的境界,该境界是国人应该提倡的道德、应该追求的品行。孔子崇“仁”,提倡“杀身成仁”;孟子尚“义”,说要“舍生取义”。
“善”在《说文解字》中:“善,吉也”。“友善”是和睦友好、亲近亲善、避免矛盾。“义”从我,从羊。“善”从羊,从言。“义”本义是指我的威仪,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有义德之美。“善”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才不会与人吵架、打架,才会有进一步产生合作的可能。“义”与“善”一脉相承,“由义为荣,背义为辱”昭示着中国传统道德的荣辱观,古人“舍生取义”就是友善的表现,诠释出“友善”的内涵。
(三)礼与文明
“礼”是指礼节、礼貌和礼仪。《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习俗和仪式。周代“制礼作乐”提倡以“礼乐”治天下,规范社会行为。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孔子名言:“克己复礼为仁”,开始将“礼”作为道德准则加以提倡,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冲动的情绪、不正确的言行和不正当的欲望,使自己一举一动都符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规定。
“文明”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文明”和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对应关系,被加以规范、加以尊重、加以倡导,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古有管仲把“礼”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之首,提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社会,“礼”是文明的体现,是一种习俗和仪式,也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理念。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四)智与民主
“智”即“智谋之力”,是指知己识人和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孔子曰:“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这是君子的处世智慧。《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智是人生态度,实事求是,敏而好学是智慧之举。
“民主”与“智”是基础和前提的关系。“民主”的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智”是辨善恶、明是非,在了解自我、认识社会的基础上,逐渐明晰民主的方向、意义和使命。民主是一个道德概念,其价值取向是人们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具有普遍意义,只有充满智慧的人民才能真正实现民主。
(五)诚信与信
“信”即“诚信之品”,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行为上诚实守信,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坚定可靠。《尚书》写道:“信用昭明于天下”。《诗经》有成语“信誓旦旦”。《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老子曰:“言,善信”。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敬事而信”把慎重地做事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把诚信看作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立世的准则。
“诚信”即诚实守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如出一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千百年薪火相传的道德传统。《贞观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征把“信”作为治国之大纲来加以强调:“德礼诚信,国之大纲”。由此可见,对“信”的提倡、崇拜、认识,从古至今生生不息、世代传承,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六)忠、孝与爱国、敬业
“忠”指忠诚、忠良、忠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神圣的价值追求。“孝”指孝心、孝敬、孝道。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可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孝”是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适用于尊老爱幼,同时也适用于爱岗敬业。
“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对自己祖国深厚情感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忠”与“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忠”就是爱国,是忠诚于国家,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自觉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孝”是一种责任,不仅对父母,也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克己奉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七)节与公正、法治
“节”指节气、名节、操守、节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在《腾文公下》中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轻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铸成为不图名利、为政清廉、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就是“公正”。“公正”即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人为了获得自由平等权利,为了获得身心的解放,将公正作为国家、社会应有的根本价值判断、价值标准和价值理念。
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全民族所约定俗称的行为习惯就是“法治”。“法治”是指依法治国、民主法治,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和一个人永葆铮铮铁骨的人格追求。“节”与公正、法治是延伸的关系,公正法治是“节”在新时期的应用。通过法制建设,实现公平正义,实现自由平等,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八)勇与自由、平等
“勇”是刚毅、坚强、勇敢。中华传统文化对“勇”赋予了丰富内涵:“持节不恐谓之勇”,“持义不掩曰勇”,“投身为义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悬命为仁曰勇”,“弃命为仁曰勇”,“胜敌壮志曰勇”。
“自由”是指意志、存在和发展能够解放。“勇”就是要敢想、敢干、敢闯,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平等”指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这种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刚健精神,让一代代中国人饱经磨难、历久弥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奋的不断努力争取平等。可见,“勇”是争取“自由”、“平等”的途径、方式、方法。
(九)和与和谐
“和”就是和睦、和气、和平、和谐,求同存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和”作为最高价值,最高的道德境界。“礼用之,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为政应“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和”以治国。周幽王大夫史伯针对当时周政权危机,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的理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和”被认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
“和谐”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画面,是互利互惠、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人们对“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与和平无争的生活状态的向往,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和”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领导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在传统儒家“五德”、“五常”等优秀文化的浸染下,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道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展开,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多层次结合,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创新发展。为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用心理解“五德”和“五常”,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心中有信仰,才会脚下有力量。人人有理想、人人讲道德、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携起共建和谐美好未来和谐,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