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打造学生青睐的数学课堂
2018-07-10段佩君
段佩君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眼、耳、口、脑、手等感觉器官动起来,促使学生多思、多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让学生多讲,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思考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自身的体会;教师要让学生多练,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练习,使知识真正为我所用.
【关键词】主动 动嘴 动手 动脑 总结 轻松
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这些观念尽管已深入人心,但对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学校和教师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从如何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如何对学习知识进行总结和轻松面对学习五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让学生动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发言。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如果对这部分理解准确深刻,应该发表出来供其他同学参考;如果理解不准确或出现错误,更有必要说出来,以得到同学、老师的修正,使自己当堂能弄懂弄准问题。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就是由于不懂或懂之甚少,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不要怕出错,要积极主动争取发言。
学会倾听。老师应该要耐心地倾听,让学生尽量做的畅所欲言,做他们的忠实听众。不要太担心时间不够,教学任务完不成。因为对于学生来讲,你讲一节课说讲解10题,他们都不懂,不如一节只讲一题,却懂了,对他们更有效。学会倾听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說的气质。
二、让学生动手,给学生自我表现
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在他们自己的操作过程中体会概念及其应用。
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首先,给出问题“讨论二次函数y=x2-ax+的零点个数?”学生画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程中发现,需要讨论二次函数y=x2-ax+2的对称轴的位置,以及△的正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就会感觉到操作起来很麻烦!这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这个问题变得简单一点?更好操作呢?”引导学生思考x2-ax+2=0,由函数的零点的个数即图像的交点个数,转化为求函数y=x2+2和y=ax的交点个数。再让学生动手画y=x2+2和y=ax图,画图中学生感到变化一次函数y=ax很麻烦!再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的图像复杂,那么哪些函数变化时操作简单呢?”学生自然想到y=a简单,于是就
把x2+2=ax变成 (^)/D (即y=x+)和y=a交点个数的问题。最后总结求交点个数的解题方法。如果我们直
接跟学生说这样做很好,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好在哪?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学生才会体会哪种方法较简便!
三、让学生动脑,使学生体验乐趣
让学生动手,动嘴的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利用手中工具研究椭圆的定义时,想到如果我用的是一条闭合的绳子,能否完成这次动手活动?结果是显然可以。通过这次动手和思考,学生了解到椭圆的定义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值。虽然和课本上的不一样,但是定点之间的距离是定值,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值,道理是相同的。
练习中有一题:已知球的半径是 ,求球的内接圆柱侧面积的最小值?做完这一题后,老师可以再引导学生思考将题目中的内接“圆柱”改为“正四棱柱”,这题怎么处理?那我还能不能将球内的几何体再变一下?变成“正四棱锥”或“正三棱锥”又怎么做呢?通对题目条件的变换,促进学生对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的思考和总结。同时学生下次遇到题目也会想着通过变换题目的条件达到研究一类题解题方法的目的。
只有当学生真正动脑去思考,去分析问题,才会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
四、让学生学会总结,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做题是做一题是一题,不能够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题的目的。于是在教学中每解决一个题目,试着让学生自己总结。这道题目考察了哪些知识点?解决这些问题用的什么方法?这些方法的关键点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自然能够发现考察的知识点就那几个,只是形式不同,解决的方法都一样。
让学生自己出试卷。每张试卷共6题,其中3题选择题,2题填空题和1题解答题,时间30分钟。做完后,我先将各组组长的试卷改改,再由组长将各组组员的试卷批改。学生只有在对这段时间所学知识有所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知道这张试卷中应该涉及的知识点,那么学生也就能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对这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题目的把握,还实现了学生自动学习的愿望。
五、让学生变轻松,打造学生青睐的数学课堂
让学生听得轻松。讲课时,都会做的不讲,讲完后还是不会的题不讲。将讲课的重点放在重点和难点上。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学生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大大提高了听课效率。
让学生做的轻松。重复的题目不做,过难的题不做。精选例题习题做到精讲精炼,不搞题海战术,不浪费学生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做作业前先将练习中重复的题目,过难的题目删除,让学生轻松做题,快乐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调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了,以前课堂气氛沉闷,现在学生踊跃提问,积极发言。问题的同学比以前多了,问的问题也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这题怎么做?”变成了“为什么他会这样想呢?”
在课本导数的四则运算乘法运算公式的推导中
=……
学生提出“为什么课本这样整理代数式呢?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了吗?”理解到课本这么安排是为了凑成 和 ,然后求极限得到f(x0)和(x@),得到了乘法运算公式。
学生又提出“这样太麻烦了,我这么做更好!”
学生提出的解法既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又简便!显然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能动性,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实现了主动的学习的目的。
通过让学生动起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他才能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能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才能培养出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样就像高尔基说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上一样。”学生自然就能够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