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硬与软
2018-07-10三希堂
杂文选刊 2018年7期
三希堂
蔡元培担任校长之前的北大,学生基本都是官宦子弟。他们来此上学不过是为了混一纸文凭,为今后升官发财弄个体面的招牌;公子阔少们,大都无心读书,整日游手好闲,打牌、赌博、闲逛,就等以后拿了文凭再靠老子的势力享受“幸福人生”了。北大就这么成了名副其实的“官僚养成所”。说完了学生,再说教师,当时北大的中外教师不少,但大多为各级官员和外国机构指定,有如此背景的教师拿着高薪却根本无心教学,更有甚者道德败坏,组团流连烟花柳巷,还美其名曰“探艳团”——如此的学生与教师,自然把北大弄了个乌烟瘴气,一塌糊涂。面对这种状况,蔡元培痛下“杀手”:对那些品行不端、无真才实学的教师和只想混文凭的学生,无论其背景有多深厚,一概开除。
蔡元培这么一弄,直接侵害到某些当权者的利益——一时间,来自国内外权贵的各种压力,向蔡元培袭来。蔡校长却绝不做丝毫妥协。他们这才领教了:这位敢于和大总统袁世凯分庭抗礼的读书人身上的那股犟劲。
如此强硬的蔡校长,对待真心求学的进步学生,却有极其柔软的另一面。五四运动爆发,北洋当局拘捕了北大学生。看到学生被抓,蔡校长疼在心里,他竟四五天不合眼,四处奔走,最终将学生全部解救。他对北洋政府放出狠话:“要治罪,治我一个人的罪!”
在“软骨头,硬心肠”俯拾皆是的时代,他无疑是“稀缺资源”。
【原載《今晚报》】
插图 / 蔡元培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