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合作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10赵燕玲

职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堂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学习

赵燕玲

摘 要: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在各学科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模式、学习方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自身的特点,提出将合作学习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措施,并从合作学习的作用、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施及存在的不足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小组和个人利益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双赢的效果。合作学习弥补了学生的个体不足,利用优势互补实现目标,最终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一、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难以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注意力,教学随大部分学生理解的程度而推进,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听讲上,少有完整的思考和探索时间。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转变为引领者和支持者,给予方向、解答疑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提升能力,提高效率。

二是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信任感。在传统授课模式中,大多数学生在安静听讲,仅有少数能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实现师生交流,反馈学习成果。学生间则很少交流,同伴互助学习成了课后辅助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因时间限制,迫使成员分工,学生间有了信息交流的基础,互助学习得以落到实处。

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适应性。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人类合作显露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善于合作成了当今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以往的教育过分强调竞争,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利己主义和独善其身的精神,不仅不利于学生走入社会,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合作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感受“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合作乐趣,培养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分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是美德,影响着人与社会的融合程度。很多学生由于对自己没信心、怕自己被超越、对分享有偏见等不正确的思想作怪,在过往的学习中习惯独立前行、摸索前进。在合作学习中,要在规定时间内更好更优质地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必须学会在团队中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五是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集体中的位置,提升自信心。以往教师主要依靠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而给他们创设机会展示自己,通过赞美和期望,推动学生改变行为和增长自信心。实践中发现,学生之间由于彼此熟悉,更容易发现优点和长处。合作学习的分工,迫使每个学生不仅要找到自身的位置,更要帮助同伴找到最适合他们的任务,进而提升小组学习效率。学生们也因“被发现”“被需要”,激发参与热情,提升自信心。

二、合作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

与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以普及和预防为主,注重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不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理论知识,引入合作学习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开放性的特点。

这里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认识心理健康一课为例,进一步探讨合作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模式及可行性。

1.布置任务

教师在完成授课内容和相关疑难解答后,要求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普及心理健康”主题手抄报,内容涉及课程内容的要点,即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意义及心理咨询的原则等。手抄报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交流,分享自己小组的成果。

2.设定目标

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即获得每次任务高分奖励。设置短期目标是让小组及时获得反馈和奖励,使小组成员保持合作学习的热情,接受和认同小组共同目标,产生归属感,更加积极有效地完成下一个任务。长期目标为在学期总任务中,小组有超过一半的人(含一半)属优质任务,每人期末可获得额外奖励8分;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含四分之一),每人期末可获得额外奖励3分;单次任务的评分在班级前三,小组每人期末可获得额外奖励1分。设置长期目标是为了鼓励小组积极参与每个任务,避免因一两次分数过低失去兴趣,导致后续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设置上,完成优质任务(评分在班级前三)越多,期末获得的奖励分数呈几何倍数增加,激发学生高质完成任务的激情。

3.体验合作精神

学习小组以宿舍为单位,每组6~8人,这样做一是避免自愿分组导致少数学生被孤立,二是同宿舍学生较熟悉,可快速进入任务。小组成员围坐,先讨论小组的名称、口号及学期目标,再完成手抄报任务。从简单的任务开始,目的是让小组里腼腆的学生也能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进入状态。

4.公布评价标准

教师在布置小组任务后,随即公布教师评价标准(见表2),发放小组互评表(见表1),学生可详细了解本次任务的具体评价项目和教师评价的标准。在展示环节中,每个小组将根据小组互评表对其他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打分,最后将小组互评所得的平均分和教师评价得分相加即为小组作业得分。

三、教师的具体做法

1.及时引导

合作学习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小组分工开始,教师要全程观察、巡视、指导,必要时可以参与到讨论中,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听取他人观点、归纳意见,如何说服他人、求同存异等,教会学生交流,协助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小组合作质量。

2.鼓励创新

鼓励合作学习小组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有个别学习小组实现快速磨合,体现了相当高的凝聚力和默契度,每次有新的想法或点子的时候,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激起其他小组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3.鼓勵成果展示

课堂展示以口头展示为主,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分工,讲解小组如何分工,依据是什么;二是紧扣评价标准,讲解小组对任务的理解和完成情况,重点突出特色内容;三是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是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任务完成后,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记录劳动成果,这是被允许和鼓励的。不仅如此,还鼓励小组成员合影留念。

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存在的不足与思考

1.分组可能产生的问题

以宿舍为单位分组,可避免少数内向、孤僻的学生落单,但可能出现小组能力不均衡的情况。再者,如宿舍成员相处不融洽,会明显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降低整体学习效率。其他如以自愿为前提、按能力分组、游戏方法分组等,都各自存在优缺点,可作为备选方案。

2.“个别学生”需要额外的关注和引导

全员参与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少数不配合的学生,不仅不愿意参与小组讨论,甚至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如果这类学生在小组中,会影响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这类学生的个人成长。教师应观察小组氛围,及时发现问题并尝试单独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对于习惯性敷衍了事的学生,教师可在巡视过程中随机提问,了解相应进展,同时做好课堂表现记录。

3.存在流于形式的可能性

在过往的经验中,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活跃,但有少数流于活动形式,学习留存率不高。因此,教师应提前思考任务的必要性,即是否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避免把所有内容都放入合作学习中。

4.“突发事件”的解决

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可避免会出现难以预估的困难和情况。例如,随着学习的深入、任务的增加,个别小组可能出现裂痕,影响到学习效率;或者有学生可能提出单独完成任务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和控场能力,及时解决问题。当然,也有值得赞扬的突发事件,如有负责展示的学生提前写稿,申请到讲台熟悉环境,提前进行无声演练,只要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都是值得鼓励的。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合作学习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也给教师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如何科学地运用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还需教师不断地努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S·沙伦,王坦,高艳.合作学习论[J].当代教育科学,1996(5).

[2]李有余,何翠香,李文博.小组合作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3).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学习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