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8-07-10王春荣
王春荣
在学生一次又一次迟到后,在学生一次又一次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时,在学生“不可理喻”时,在学生顶撞老师时……作为教师,这时最需要的不是横加训斥,不是怒目而视,不是暴跳如雷,而是冷静冷静再冷静……“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我们就可以:
一、平息怒火
犯了错误的学生由于自尊心,由于出风头甚或其他因素,他们在接受批评时“蛮不讲理”,这时,教师不由气得“怒火中烧”。如果教师这时不利用成人的理智,师者之尊严冷静处理,必将会使对立激化、矛盾上升,甚至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据《都市快报》报道,某中学班主任因学生课堂说话,生气至极,用棍棒打学生的小腿、屁股,学生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老师对学生违反纪律生气,可以理解,但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怎么能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呢?这时我们应该冷静,因为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事情越来越糟糕。
一次,我叫路过我办公室的物理课代表帮我把语文作业抱到教室去,物理课代表说:“老师,有啥好处,劳务费多少钱?”做了个鬼脸扭身就跑。一句话“噎”得我无言,气得我冒火:“你,回来!”这位同学悻悻地走了过来。或许那时他真的“说者无意”,脸也吓白了。就在他走到我面前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我冷静了下来。我们好一会儿四目相对,使该生很不自在,忙给我承认错误。我走到他面前替他拍去衣肩上的尘土,然后说:“去吧,没事了。”然后,这位同学把作业抱走了。之后,他服务意识更强了。
可见,冷静是灭“火”剂。
二、分析原因
冷静之后,教师应该理智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这时,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我们多为学生考虑时,并非学生的理由不全对,并非学生的“谎言”不是善意的,并非学生一无是处……我们还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如果我们能和学生成为朋友,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师生之间就没有那么对立了。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我们为师者真的言必有理吗?我们也应理性地分析我们的言行是否恰如其分,我们的天平是否公平公正。师者的不公正最容易使学生的抗逆性加剧。
理智分析的前提是爱护,理智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理智分析的原则是辩证法,理智分析的立场是师友,理智分析的途径是谈心。
三、寻找良策
“无声”时教师就可以从容思考,寻找消除抗逆的最佳之策:(一)先言他物。先言他物,转移话题,引开学生的注意力,淡化对立情绪,之后言归正传,申明利害。(二)寻找优点。在对立之时,我们教师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不足之处,无形中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不足。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别人把你的孩子看扁时,你千万要把他看圆。是的,教师应该从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那怕一丁点,也应予以肯定,予以赞扬,消除学生此时的“破罐子破摔”心理,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给了学生希望,给了学生信赖,给了学生自信即给了学生成功。(三)再给机会。我们教师被學生气得忍无可忍时,千万不能一眼把学生看扁,千万不可“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再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这一机会常常就是学生进步的起点。(四)现身说法。假如教师犯了类似的错误怎么办?我们不妨用我们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受感化学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师者的人格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当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师生间的对抗情绪一定能得到有效化解,这时教师再对其进行引导,犯错的同学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平和的心态去配合教师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四、不请家长
教师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动不动就请家长,学生却最怕请家长。请家长会将矛盾激化,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教师是育人的主角,教师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力争消灭在校内。从不请家长做起,减少学生抗逆情绪升级的机会,更利于矛盾化解。
书法讲究“飞白”,绘画讲究“留白”,音乐讲究“休止”,怒对问题学生也讲究“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暴怒声妙无穷,且称为无声教育艺术吧!
作者单位西安市秦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