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流域无实测资料地区引水工程引水流量问题探析

2018-07-10何海吉

四川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充县溪河河段

何海吉

(西充县水务局,四川西充 637200)

1 项目概况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城是四川有名的“旱城”,水资源短缺严重扼制了西充经济的发展。为实现西充“绿色发展、美丽西充”,特别是提升城市水体净化能力和优化城市水系,西充县开展了“引嘉入西”工程(将上游嘉陵江的水引入西充县),以现有河床条件为基础,最大限度实现河道枯水期保持较为稳定的水面宽度和水深,自然河床不淤、不冲;实现城景相融、人水和谐、改善区域水生态的环境;兼顾县域沿线用水需要,发挥引水流量的最大效益;长远解决区域饮水水源特别是城市饮水水源。

1.1 流域概况

西充县城河道水系主要包括虹溪河、象溪河和阳溪河,主流为虹溪河,发源于西充县中岭乡刘家沟,依次流经西充县复安乡、凤鸣镇、西充县城、莲池乡后,进入嘉陵区境内,虹溪河干流被大磉磴桥、橡胶坝和转水湾拱坝等3处挡水堰坝分成了三段(图1)。

图1 虹溪河流域分布

1.2 水文资料来源

虹溪河流域无实测水文资料,附近西河有开封、升钟和建设乡三个水文站,吉安河有赵家祠水文站,吉安河赵家祠站控制流域面积与本流域面积相对较为接近。本流域与吉安河均位于嘉陵江右岸,年降雨基本接近,流域地形地势及汇流条件相似。赵家祠站各级水位测次分布合理,历年整编资料可用。赵家祠水文站基本资料在升钟水库历次灌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省水利院作过多次审查复核工作,认为资料可靠,本次复核后认为该站资料能够满足设计精度的要求,经综合分析,选择赵家祠水文站作为设计参证站。

1.3 径流资料来源

虹溪河的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和降雨的变化一致。年径流量呈丰枯水交替变化。丰枯水年的年径流相差也较大。径流在年内的分配极不均匀。

利用赵家祠站1959~2010年的流量系列,按年及枯期时段分别进行统计后,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系列各项的经验频率,以矩法计算统计参数的初值,采用P-Ⅲ型理论频率曲线适线,确定出统计参数及设计值,根据《四川省水文手册》[5]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分析,虹溪河与吉安河两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均为900 mm左右,十分接近,因此不进行雨量修正,直接按面积比将赵家祠站径流成果水文比拟至西充县城虹溪河,成果见表1。

2 引水流量计算

引水工程引水时段为常年引流,以现有河床条件为基础,最大限度实现河道枯水期保持较为稳定的水面宽度和水深,保证自然河床不淤、不冲。

2.1 控制断面水位与流量关系

西充县城的虹溪河被大磉磴桥、橡胶坝和转水湾拱坝等3处挡水堰坝分成了三段,以上述3处挡水堰坝为控制断面,分别推算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2~图4)。

表1 西充县城虹溪河设计径流成果

图2 大磉磴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图3 橡胶坝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图4 转水湾拱坝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由图2~图4可以看出河道控制断面处水位随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是增大的趋势逐渐减小。三个断面处水位流量关系基本相同,由此可以确定整个虹溪河河道水位流量大致呈对数关系。

2.2 河道水力计算

将西充县城虹溪河划分为三个河段分别进行水面线计算:大磉磴桥以上河段,橡胶坝至大磉磴桥河段,以及转水湾拱坝至橡胶坝河段,采用18个河道横断面,断面间距20~835 m,断面位置能够较好的控制河段,可以较正确反映水位、流速等水力参数。河道断面如图5所示。

图5 河道断面

计算流量选用虹溪河枯期(11~3月)多年平均流量0.13~0.25 m3/s。各控制断面的水位根据前面水位流量关系查值确定。计算河段水文边界条件如表2所示。

表2 河道水文边界条件

参考水力学天然河道糙率表,两岸已建堤河段取值0.028,仅一岸已建堤河段取值0.030,未建堤河段取值0.035。

对于中小河流,水力要素的计算是通过建立一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逐段试算法推求各计算断面沿程水面线。河床比降较小的河道,从下游向上游逐断面进行水面线的计算。依据上述一维数学模型,采用HEC-RAS4.0模拟计算系统进行计算(表3)。

表3 河道水面线计算结果表

2.3 引水后河道水力要素对比

计算流量为虹溪河枯期(11月~3次年月)多年平均流量0.13~0.25 m3/s的基础上叠加补水流量,各控制断面的水位根据前面水位流量关系确定,补水流量分为10个等级,从1 m3/s逐渐增加至10 m3/s,将划分的18个断面编号为1~18。按上述方法进行不同补水流量下的河道水面线计算,然后将水面线计算成果与引水前进行对比,引水前后河道水位、水面宽、平均流速对比如图6~图8所示。

图6 河道水位对比

图7 河道水面宽度对比

图8 河道平均流速对比

由图6~图8可以看出引水前后河道水位、水面宽度以及平均流速都有所增加,且引水流量与河道水位、水面宽度及平均流速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河道水位、水面宽度及流速平均值都在断面3和断面10处发生剧烈变化,这两处正是挡水堰所在位置,因此引水工程中挡水建筑物对河道水位、水面宽度及平均流速影响剧烈。河道水面宽度在断面13处突增至断面14达到最大,说明宽浅开阔河段水面宽度随补水流量增大发生明显增宽。由图8可看出河道平均流速在挡水建筑物处发生明显变化。

2.4 最佳引水流量分析与确定

本次引水工程主要是满足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用水需求,改善、维持城市水生态环境,补水后河道水质、水面、水深、流速等水力要素应有较明显的变化。

从不同引水流量的水位变化情况看,转水湾拱坝、橡胶坝及大磉磴三处挡水堰为控制、保持堰上溢流,当控制断面堰上水深不小于0.2 m时,能够形成较明显水流瀑布的城景相融效果。由表3、图6可以计算出当引水流量增大到6 m3/s,水深不小于0.2 m的断面18个,占计算断面的100 %,因此引水流量不小于6 m3/s时即可满足要求。

从水面宽度变化情况看,大部分河段引水前后的水面宽度变化不大,仅宽浅开阔河段随引水流量增大而水面宽度变化明显。

从流速变化情况看,根据国内外河道生态流量研究有关成果,0.2~0.5 m的水深和0.05~0.2 m/s流速的河道,基本能够维持藻类、无脊椎动物、鱼类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而西充县城河道无特殊、珍稀动植物,因此构建基本的水生态即可。

通过不同补水流量情况下河道各计算断面的水位、水深、水面宽度、平均流速上述综合比较分析,从工程建设的角度考虑,河道补水流量越大,引水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越高。从计算数据看,河道补水流量为5 m3/s时,转水湾拱坝、橡胶坝、大磉磴挡水堰(坝)的堰上水深分别达到0.27 m、0.21 m、0.28 m,平均流速分别达到1.023 m/s、0.821 m/s、0.798 m/s,其它计算断面的水深、水面宽度和平均流速也有所增加,象溪河西门桥处河道水深为0.74 m,河道形成不断的水流后,可维持基本的河道水生态。因此河道枯水期补水,引水流量可考虑4~6 m3/s,推荐5.0 m3/s。考虑区域其他用水需求,设计输水能力可选择加大引水流量6.0 m3/s。

3 结论

以西充县“引嘉入西”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引水流量情况下,引水前后河道水位、水面宽度、平均流速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引水流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引水前后河道水位、水面宽度以及平均流速都有所增加,且引水流量与河道水位、水面宽度及平均流速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

(2)引水工程中挡水建筑物对河道水位、水面宽度及平均流速影响剧烈。

(3)大部分河段引水前后的水面宽度变化不大,仅宽浅开阔河段随引水流量增大而水面宽度变化明显。

(4)确定引水流量要从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等多元角度考虑,针对不同的用水需求确定最佳引水流量。

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小流域无实测资料地区引水工程确定引水流量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照。

猜你喜欢

西充县溪河河段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西充县: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推进“温暖人社”建设
3-6岁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县东风路幼儿园为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提高西充蚕茧质量的建议
钟力
美丽的泗溪河
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土地二次调查成果的西充县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