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成都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实践

2018-07-10杨顺生

四川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活水海绵雨水

李 菲, 杨顺生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在过去数十年内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城市面临的缺水、内涝以及地下水污染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自2013年12月国家领导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要求,我国各城市掀起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浪潮。海绵城市属于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这与城市生态景观中“天人合一”的理念相通。城市景观是多种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服务的要素集合,由人类所主导,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城市生态景观代表包括生物和人文景观的景观,一般具有多维景观形态,主要有水体、山体、道路以及符合生态化原则的人工建筑物等构成[1]。海绵城市将城市水体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加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发展绿色建筑,从建筑物雨水分级收集利用开始,强化雨水滞留、渗透和储蓄。

成都是中国西部的魅力宜居城市,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特色景观,呈现城市风貌的多样性。但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态环境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当前成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基础,分区分类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成都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实践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期望有助于提高成都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实际操作性。

1 城市生态景观与海绵城市特性分析

城市生态景观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服务[2-3],有效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提高公共场所空间品质。一般认为城市生态景观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4]、协调性[5]、健康性[6-7]、可持续性[8- 9]、绿色性[10]、多功能性[11-12]等特点。可持续性、生态经济效益和和谐性是城市生态景观的关键特性[13]。可持续性要求城市生态景观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在动态过程中保持生态结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考虑现实社会约束、自然人文背景,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与过程。城市生态景观拥有经济效益的前提是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和再更新。对于城市生态景观的和谐性表现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和谐性,过去和现在的和谐以及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等。

海绵城市的宗旨是调整城市粗放建设的观念,修复城市水生态,推动生态与社会和谐发展。海绵城市又称为低影响开发,强调城镇建设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合理利用景观空间和措施控制暴雨径流[14]。通过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水生态以及减少地表径流让城市增加面临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时的韧性。创造多功能景观是低影响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减少径流和热岛效应并提升场地美学价值。2015年成都市提出《成都市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技术导则(试行)》并跟进了相关配套政策,利用生态田园构建多中心和多结构的自然屏障,预计成都“热岛”强度将下降2~4℃。

2 成都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实践

2.1 成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成都设想在三年内海绵城市建设成型。 在2016年5月成都已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编制,累计投资额为554亿元。其中2016年将投资100亿元实施项目60个海绵城市项目。按照科学布局、规划引领和强化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刚性控制指标,目标是使70 %降雨可直接利用吸收。成都市正在分类推进海绵型城镇建设,建设项目涵盖环城生态区、水系保护、海绵型小区、绿地、广场及公共服务设施等。

2.2 成都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实践

景观设计是包含美术、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在历史上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注重艺术造型和视觉感受,萌生了一批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极简主义”在内的设计理念。但在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需求发生着变化,景观设计被赋予了更多功能性作用。在当前城市生态系统恶化、雨洪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景观设计在提供视觉美化同时应实现一些现实功能,即向实用性景观过渡。文章以成都活水公园和龙泉山森林公园的景观设计为例,展现了成都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和功能性有机融合。

2.2.1成都活水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府河边,始建于1998年,是全球首座“水保护”主题的城市综合环境生态教育公园(图1)。从2016年起成都活水公园升级为海绵型公园。通过对破损、老旧设施进行修复,按照海绵城市要求修建海绵城市展示公园。此次改造完善了尾水回用设施,净化后的尾水将用于公园的日常灌溉。

渗透广场、溪流净化、下凹式绿地、垂直绿化和雨水调储设施将控制活水公园85 %的雨水径流,并分类利用。在屋顶进行绿化改造,收集雨水并汇流到雨水湿地中;并对展厅广场、公园道路进行渗透铺装。公园路面采用渗透砖、粗砂、土工布、碎石和自然土石的立体结构,能在小雨时将雨水下渗吸收。而设置的雨水导流管道在中雨时把雨水导流至市政管道,从而达到“小雨不湿脚、中雨不积水”的效果。

图1 成都活水公园

2.2.2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定位为“绿色生活、生态乐园”,建成面积达到1 068 km2,涵盖了成都平原东缘龙泉山脉成都段,绝大部分区域为生态保育区。该公园着力营造“天府慢生活”和“蓉式休闲”氛围,具有绿色隔离、水土保持、造氧增湿的生态功能以及多彩森林、田园山水、特色村落的景观功能。

2016年9月起成都市中心成都启动宜居水岸工程建设,重点在中心城区内对6条主河道以及76条支流沟渠进行河道及周边区域整治。对中心城区的水系保护和修复意义重大。整治措施包括改造硬质河底、清理基底、建造截污管道、消除黑臭水体、预留雨水滞留和储蓄空间等。其中西郊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将在2018年6月完成,样板段路面充分采用透水材料,最大限度让地面水渗透进入地下雨水收集系统。净化后的雨水用来浇灌沿河绿色植物,冲洗道路(图2)。

图2 西郊河改造工程样板段

3 结束语

成都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从场地实际状况出发,融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采用低影响技术打造兼具美观与功能的优质景观。充分在场地中布置景观雨水利用设施,有利于提升城市防洪抗旱功能,对缓解城市水环境危机具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活水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农事 雨水
如何从阅读教学中寻找「活水」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