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2018-07-10李乔
李 乔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合浦县 536100)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早发型乳腺癌患者比例增高[1]。目前恶性肿瘤以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为主,早期诊断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乳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且致密腺体检出率低,因此改善早期乳腺癌筛查效果具有较积极的意义[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超声检查均是临床主要影像学诊断手段。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5例疑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高频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已获得病理诊断结果且术前行高频彩超和CT检查;均为单侧病灶(直径≤2 cm);均为女性患者。排除标准:检查前行放化疗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本组共纳入患者125例,年龄33~63(50.33±5.36)岁;左侧病灶72例,右侧病灶53例;乳头溢液者9例。
1.2 检查方法 ①CT检查:使用Brilliance TM型医用诊断螺旋CT(飞利浦),患者取俯卧位,垫起腹部、肩部、颈部,使其双乳自然下垂;参数:90~120 kV,100~120 mAs,层厚5 mm,层距5 mm,300~500 Hu窗宽,0~50窗位,较小病灶采用层厚2 mm、层距2 mm,自乳房下界至腋窝顶部为扫描范围。②高频彩超:使用ARIETTA 7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日本日立)进行检查,探头频率4.0~12.0 MHz,患者取仰卧位,双手自然放于头侧,充分暴露双侧乳房,行反复扇形交叉扫查,同时行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扫查。
1.3 影像学评估 高频超声诊断[4]:高频超声下肿块清晰,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经放大后显示肿块内部血流较丰富,且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声相对较多。CT诊断[5]:伴或不伴有钙化的边缘毛刺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存在淋巴结转移、肿块阴影、局部皮肤增厚、局限性致密浸润、乳头凹陷,肿块周围乳腺组织出现结构紊乱,肿块周围出现粗大血管;直径<0.5 mm的密集小点堆积称泥沙样钙化;成Y型或V型直径在1~3 mm时称为小叉状钙化;形状呈折断的针头直径在1~2 mm称为小杆状钙化。
1.4 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早期乳腺癌表现,评估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早期乳腺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理结果 125例患者中,早期乳腺癌65例(52.00%),良性病变60例(48.00%)。
2.2 早期乳腺癌的形态 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高频彩超以形态不规则(89.69%)、边界不清(83.08%)和高血流阻力(73.85%)为主,部分患者伴有点状强回声(44.62%)。CT检查以肿块(83.08%)和钙化(61.54%)为主。54例呈肿块者中,肿块呈星形者17例,分叶状15例,多结节10例,不规则8例,圆形4例;40例呈钙化者中,小杆状钙化24例,泥沙状钙化12例,小叉状钙化者4例。
2.3 灵敏度、特异度分析 高频彩超和CT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高频彩超或单独CT检查(P<0.05)。见表1、表2。
表1 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n)
表2 不同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 (%)
注:与高频彩超对比,*P<0.05;与CT检查对比,#P<0.05。
3 讨 论
由于CT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势,其在早期乳腺癌诊断方面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但CT扫描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对微小针尖样钙化显示率有限,且与乳腺结核、乳腺慢性炎症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不十分明显[6]。高频彩超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快速等优势,但两种检查方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优劣仍存在争议。CT诊断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等相关射线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对人体部位进行断面扫描,从而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及透过率不同来确诊病灶[7]。而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内部结构及血流分布情况[7]。故本研究就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单独和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作用展开分析,以期为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提供更多可行性方案。
本研究中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在70%以上。恶性肿瘤细胞易影响组织内钙磷代谢,故微小钙化是乳腺恶变的特征之一,相关文献表示,乳腺肿块中检出微小钙化,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可达80%以上[8]。CT对钙化敏感度更高,能够较清楚地显示钙化及肿瘤相关结构特征,在此方面断层扫描几乎不受腺体致密型和病变深度影响。本研究中CT对肿块检出率为83.08%,略低于高频彩超,但能清晰显示边缘毛刺征和高位、深位病灶。但早期乳腺癌通常病灶较小,对部分肿块不明显和直径较小的病变行CT检查可能存在漏诊风险。
本研究中高频彩超检查早期乳腺癌以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和高血流阻力为主要表现,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均在75%以上,高于CT检查,但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本研究样本量过小不足以反映显著性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考虑与乳腺腺体类型、病变类型等个体差异有关。高频彩超以不同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形成的微小界面来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组织关系、肿块内部血流等[9],但对某些仅以钙化为唯一阳性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漏诊风险较大。
另外,本研究发现CT检查与高频彩超联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CT检查既可弥补高频超声在钙化灶检出方面的不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超声检查对仪器和检查医生的经验依赖等风险。临床应用方面,CT因其价格相对高、患者接受率低等原因难以成为乳腺癌早期普筛诊断方法[10],同时部分对比剂过敏患者的应用受限,建议在早期乳腺癌检查中作为高频彩超的补充手段。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可观,能达到与CT检查类似的准确率,同时与CT检查联合能明显提高其临床诊断。
参 考 文 献
[1] 韩小伟,柳伟伟,阳泽龙,等.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癌临床流行病学16年演变趋势[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24):1597-1600.
[2] 章 颖,柳光宇.年轻女性早期乳腺癌诊治进展[J].天津医药,2016,44(4):408-412.
[3]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9):692-754.
[4] 陆 清,江 科,李 琼,等.高频超声联合钼靶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2):229-231.
[5] 朱 钧,单征珊.早期乳腺癌CT检查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32-33.
[6] 王 南,石 岩.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124-126.
[7] 王贵明.探讨CT与数字乳腺钼靶影诊断乳腺癌的影像学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119-120.
[8] 潘 旭,徐亚丽,唐 琪,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导管癌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6):55-58.
[9] 庄 丽,王慧明,宋法亮,等.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33(7):1020-1023.
[10] 汪俊林,冯宗英.钼靶X线、CT和彩超诊断早期炎性乳癌的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5):2200-2201,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