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及启示
2018-07-10张振鹏栾晓平
张振鹏 栾晓平
(济南大学 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发展动能、区域协调等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着力于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能、促进区域协调,以适应和引领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产业结构升级既关涉发展动能转换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又直接关联需求结构问题,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问题。
产业结构升级,一般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重心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要素高级化、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升级过程,*张辉:《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效应和驱动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页。通常是以创新能力的实践转化和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为驱动力。*Greunz L.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European regions,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Vol.14,No.5,2004,PP.563-592.但是,发展中经济体难以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自发完成,需要综合考虑现实环境,由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动其实现。*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自生能力与新的理论见解》,《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6期。
大运河是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其开凿、畅通、兴盛、衰落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其经济功能的式微与文化价值的彰显,并不意味着如今的大运河除了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就不能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则意味着这些任务目标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互促共荣的新时代,完全可以通过融合共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大运河沿线区域文化产业方面的实践探索具有启示意义。
二、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发展概况
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八省(市)35个城市。大运河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段联通京津冀,南段贯通长江经济带,是连接国家重大战略的纵贯线。自古至今,大运河既是促进文化交融的廊道,也是连接区域经济的动脉,不仅具有文化价值,也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多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一)大运河文化资源开发方式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大运河遗址、遗迹、遗存、遗物需要保护其原始风貌、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但蕴含于物态遗产之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形式以及沿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产业化使用的文化资源,这也契合了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理念。*李梦晓:《人文关怀与市场思维:“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逻辑起点与现实应对》,《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大运河是活态的、线性的文化遗产,不能采用单向度的被动性的开发方式,有效策略是生产性保护。在开发过程中,集合创意、科技、资本等要素,将大运河遗产资源转化为兼具大运河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文化产品,既让民众感受到大运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品质,又将大运河文化价值充分融入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大运河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衔接。
首先,大运河不只是物态遗存,更重要的是隐身于后的“人”,运河的开凿和整修都是因“人”而起、为“人”所用,那些世代生长于大运河沿岸的人们对其拥有特殊的情感需求和表现方式。这正是大运河通过文化产业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基础。其次,在千余年的历史演进中,大运河孕育出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景观,既有河道、码头、船闸、桥梁、堤坝以及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高彩霞、言省:《大运河申遗与文化产业发展之关联》,《中国文化报》2013年6月20日。又有如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年画、剪纸、彩绘、节庆、庙会、美食、精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应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再次,大运河文化滋养了众多沿线城市,我国当代很多经济发达城市汇聚于大运河沿线,这些城市文化和景观深深烙刻着大运河印迹,由此所形成的城市文化精神和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基础要素。另外,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经济优势也为激发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创意元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因此,通过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创造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更好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大运河文化价值的社会认同并非妄作,而是具有必然的现实可能性。
(二)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大运河沿线区域不仅具有文化和经济优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领先于全国。2016年,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国内生产总值为33.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4.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6618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6%;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7.67万亿,占全国总量的23.75%,其中25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前100位;35个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709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28%;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65万亿,约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3.6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9.57%。如表1所示。
表1 2016年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文化产业数据(按文化产业占当地GDP比重由高到低排序)
数据来源:各省(市)发布的统计数据公告
由于缺失部分城市官方公布的数据,我们很难对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做出准确判断。从目前搜集到的20个城市的文化产业数据来看,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城市之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如表2所示)。据估算,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1万亿元以上,约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3%。
数据来源:各省(市)发布的统计数据公告
大运河沿线区域文化、经济、教育、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为产业创新发展集聚了优质的智力资源。尽管目前沿线城市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但具备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错位发展的条件。大运河两端的北京、杭州等城市创意设计、动漫、影视制作、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发达,很多配套项目有外溢的需求;大运河中段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低,具有承接溢出项目的条件,有助于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格局。
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相对发达,文化产业贡献度高,文化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融入度高,既有杭州、宁波、苏州等依托大运河发展多元化新兴业态的城市,也有枣庄、焦作、邯郸等借助大运河谋转型的资源型城市和重工业城市。大运河沿线部分城市通过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空间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催生新兴业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结构升级动能的实践探索已初现成效。
(三)大运河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杭州经验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点,拥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6个遗产点、5段河道,河道总长约110公里。杭州市政府致力于强化大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商贸、居住功能,通过沿岸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存、特色街区的保护性利用,推动文化创意、工艺设计、休闲旅游、高新技术、电子商务、物流、会展、金融等产业集聚与融合,丰富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元素和内容的产品供给,打造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文化旅游休闲会展博览目的地和文化展示交易平台,形成了创意与科技驱动、投资带动、消费拉动的产业融合与结构升级模式。2002年,位于杭印路49号的原杭州化纤厂工业遗址在重新设计之后, 诞生了LOFT49创意产业园。园区的优惠政策、别致的设计风格以及周边优越的人文环境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和企业入驻。如今,LOFT49创意产业园在保留大运河旧元素的基础上,品牌设计室、创意产品展示馆、摄影工作室、工艺美术创作室,还有时尚的咖啡馆和餐厅已经成为园区的主角,开创了盘活工业遗存打造产业园区的新模式。在杭州大运河沿岸,还汇聚了A8艺术公社、丝联166、乐富智汇园等众多由工业遗存改造的创意产业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多业态融合,产业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新型产业集聚带。
(四)大运河文化支撑的枣庄城市转型
枣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在城市转型中把台儿庄古城重建作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起爆点”。台儿庄古城保有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古河道、古码头、古商埠、古会馆、古街巷、古民居保存完好,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2008年,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以“运河文化、鲁南文化、大战文化”为核心,台儿庄古城重建正式启动。在建设中,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5家煤矿共同出资成立台儿庄古城投资有限公司,将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修复和分类开发,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打造了世界文化遗产岸边,集运河文化传承、运河经济廊道、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业贸易、演艺娱乐、会展服务、康养健身等于一体的文化资源展示地、产业综合体和消费集聚区。目前,台儿庄古城已经成为5A级景区、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成为枣庄市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江北水乡城市品牌、推动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先导区。
(五)沿线城市的实践探索
目前,大运河沿线多个城市在尝试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产业发展,主要思路和做法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发和推介文化产品。有的城市以大运河为主题出版发行了系列图书和音像制品;有的城市开发出了演艺和影视产品,如,江苏的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浙江的舞剧《遇见大运河》已在国际上巡演,山东制作的电视剧《大运河》也即将播映;有的城市则利用展会和节庆活动推介大运河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二是打造旅游景观带。有的城市建设了富有特色的运河景观和运河公园,在重要建筑、园林广场、景观道路的设计中融入大运河文化元素,并完善了大运河景区展示与导游标识牌、游览线路。三是将遗产资源融入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如,有的城市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引导和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会展、金融、餐饮、贸易等产业融合。尽管大运河沿线部分城市并没有明确提出依托文化遗产推动产业发展,也没有达到杭州、枣庄的产业化程度,但是这些城市在政府主导下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种种举措,为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创新能力来达到目的。*李子伦:《产业结构升级含义及指数构建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国际比较》,《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第1期。而且,在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演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不能一味地强调提高第三产业的供给比重,因为第三产业的有效需求对产业价值的实现更为关键。*沈坤荣、徐礼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阻力与对策》,《学海》2014年第1期。从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践来看,文化资源经过创意转化成为产业发展可配置的生产要素,空间要素的集聚促进了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仅丰富了能够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的产品供给,而且推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知识化、高集约化、高附加值化升级。
(一)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
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基础性生产要素,尽管文化资源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产业价值,但是经过创意转化的文化资源可以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资源不同于经济学语境下具有稀缺性的一般资源,其开发和使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创意转化使其中蕴含的文化符号和意义抽象化,并依托于一定的实物载体来实现价值。由于文化传播的符号化特征,文化资源的价值对于物质载体的依附程度明显低于一般资源,并且不会随着使用和物质载体的消耗而消失,反而可以重复开发和使用,不断累积并创造衍生价值,且融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深度及广度具有充分的延展可能。*冯晓棠、张爱英:《文化要素为核心的产业融合新趋势分析》,《经济问题》2016年第期。因此,文化资源具有非稀缺性。
文化资源分为实物和非实物形态两种类型。诸如文化遗址、遗迹、遗存、遗物等实物类的文化资源由于不可复制,因此可重复开发和使用的程度较低。但是,它们可以通过创意转化将文化符号和意义抽象化,开发为创意设计、图书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等可复制的产品。非实物类文化资源,其可重复开发和使用的程度要高于实物类文化资源,它们既可以融入文化景观、主题公园等空间实物载体建设,也可以开发出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无论是实物类文化资源还是非实物类文化资源,不管它们附着于什么载体和产品形式,其核心都在于经由创意转化的抽象化的文化符号和意义价值,因此,文化资源具有可转化性。
正是因为文化资源所具有的非稀缺性和可转化性的特征,所以需要经由创意人群的智力劳动实现其资源的价值转化。创意既可以“无中生有”,也可以“有中生优”。*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1期。创意能够从文化资源中抽取所需要的元素,“无中生有”地创造故事、形象、意义并制作成文化产品;也能够“有中生优”地将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产生资源价值创造的新模式。比如,杭州将工业遗存改造为创意园区、枣庄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创意是一种通过人的创新思维意识,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文化资源创意转化的成果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层面,而且它要通过创意人群发现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方式,使文化资源在产业价值链顶端发挥作用,成为产业融合的连接点。
(二)空间集聚的产业融合
大运河本身就是一个线性的空间概念,沿线区域分布的众多文化遗址、遗迹、景观都曾是重要的生产或生活空间,虽然部分经济功能在现代社会已经退化,但依然拥有文化资源高度集聚的空间形式,这为现代产业的空间集聚和融合发展提供了载体。大运河沿线一些城市的实践探索证实了文化资源集聚空间转向产业集聚空间的可能性。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种集约化的产业组织形式,有利于汇集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产业发展要素资源,对内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对外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使不同分属行业的企业共享中间投入品和劳动力,通过互补性的知识外溢延展产业价值链,产生单一产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不同产业间的外部规模经济以及不同产业的多样化外部性。尽管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存在行业边界和空间边界,*陈建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 69 个城市和地区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6期。但这种空间集聚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提高产业之间的要素、业务、管理、产品、市场的互补性。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情境下,塑造这种互补性的空间集聚是提升效率的重要途径,*杨锐、刘志彪:《新产业革命下产业组织变化的效率改进与实现机制》,《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有助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是相同产业内部或者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使产业边界模糊甚至消失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产业融合的动因通常来自于技术、市场、政策、企业战略等多方面,空间集聚同样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因素。比如,杭州将文化产业放置于原本属于制造业的生产空间中,使文化要素融入制造业,制造业资源进入文化生产环节,实现了两种产业的资源要素融合。在这里,文化产业为制造业提供内容支撑以提升其附加值,制造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服务平台以保障其价值创造,两种产业之间的业务和管理逐渐融合,输出产业融合效应的产品,开拓出差异化、低成本、高收益的新兴市场。空间集聚的产业融合通过要素融合、业务融合、管理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的逐级递进,推进不同产业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渗透和交叉,产业融合创造的产品一旦获得积极的市场响应,产业融合就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创造有效需求的供给
产业融合若不能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则只能简单提高产业生产率,却不能支撑产业更进一步的融合与扩张。因此,产业融合发展既要导入创新,又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文化产品供给如果不能有效地满足需求,则被视为无效供给。产业融合输出的产品除了要满足既有的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激发潜在需求、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比如,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文化资源经由创意转化渗透到制造业产品中,不仅提高了制造业产品的外在设计,还赋予了产品更多的内容和意义,*Lawrence T B,Phillips N,Understanding Cultural Industries,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Vol.11,No.4,2002,PP.430-441.而且在原有产品功能之上增添了文化附加值。如果产业融合新增加的产品价值无法获得消费者认同,说明产业融合的过程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利用老旧工业厂房建设创意园区,但成功的范例不多。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城市只是实现了过程上的产业融合,实质上并没有创造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业融合的有效供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需求内容与层次以及得到满足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单纯的物质需求升级为精神和物质双重需求,单一的产品使用功能升级为使用功能和消费意义并重的功能性需求。消费升级意味着需要一系列代表精神主张的品牌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文化产品需要确立价值主张才可能赢得消费者和社会认同。目前,被广泛诟病的文化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就是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体现,如市场上许多偏向摆件、摆饰、悬挂、装饰的中看不中用的产品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产品供给者在文化资源中提取的文化元素流于表象,在创意方面不能贴近消费者的真实诉求。显然,供给者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深入洞察和描述真实的消费需求,挖掘和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准确定位目标消费群体,有的放矢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更有针对性地切中消费需求,并将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从而形成产业融合产品供给的需求放大效应。
大运河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接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杭州和枣庄的经验就是充分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意义,通过创意转化探索传统文化现代化和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注重产品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的结合,让文化资源以更加生动多样的方式融入生产过程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现实世界。承载文化符号和意义的产品供给通过创造消费,可以传播到经济社会的广泛领域,形成具有高速增长特性和较高扩散效应的主导产业以及包括相关产业的全产业链,*胥悦红:《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文化资源商业模式与全产业链建构的探讨》,《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22期。通过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机理
图1 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机理
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要素,通过创意人群的智力劳动转化为可开发和利用的生产要素,借助沿线的文化遗址空间集聚相关产业,逐步实现要素融合、业务融合、管理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创造适应市场动态需求的产业融合的产品供给,获得的产业收益再反哺文化资源,提升其作为生产要素资源的价值,更好地投入产业发展。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经历了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空间集聚的产业融合、创造需求的产品供给三个循环往复的环节,从要素集约化到空间集聚化,再到产业融合化,实现了产业结构向高知识化、高集约化、高附加值化升级。如图1所示。
图1显示,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来自于三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即政府推动力、创意驱动力、需求拉动力。首先,政府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通过全新的资源组合来实现,当这种新的资源组合被消费者接受并给予积极的市场响应,更多的市场主体就会大量复制这种资源组合,并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文化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产业环节,存在产出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对于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样的新生经济现象,市场机制并不足以完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任,需要政府合理运用政策工具予以调节和推动。
其次,文化资源本身并不能直接成为生产要素,只有经过适当的创意转化才可以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成果通常被认为是产品,事实上创意不可能直接转化为产品,而是转化为可利用的生产要素,并与其它要素结合,经过产业化的流程才有可能形成市场化经营的产品。文化资源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性要素,创意是文化资源在产业发展中价值显现的驱动力。
再次,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市场空间及市场机会,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实际的市场需求需要更多创新性的产品,日益复杂、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驱使企业选择融合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牵引和拉动作用。
由此可见,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政府、创意人群、市场三方力量共振的结果,形成的是“政府推动——创意驱动——需求拉动”的作用机制。
四、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策建议
大运河自成功“申遗”以来,沿线区域借势发展热情高涨,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大运河文化资源存在建设性破坏或保护性破坏,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程度不高,产业项目同质化问题严重,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各地应从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挖掘入手,经由高质量的创意开发大运河系列文化产品,在与相关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发挥文化资源的渗透作用,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实现结构升级。
(一)发挥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大运河具有物化和符号化的不同意义。就是说,大运河既有实际的运河河道及其附属工程、建筑,也包括人们观念中的大运河,即作为“事物”的大运河在人们观念中所构建起来并存在的形象。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是指其对文化的聚合、传播、催生的作用。大运河造就了沿线区域社会人群的生存、生活方式,并由此形成了人们的风俗观念,融入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劳作、交往、消费、娱乐、礼仪之中。大运河沿线区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是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的符号和意义,将其承载进入特定的文化产品形式,以此作为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强化文化创意转化的功能
文化创意转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之一。政府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在产品、功能、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客户对产品在功能、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鼓励文化企业将信息技术与文化资源创意转化相结合,提高文化产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加工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利用先进的技术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创造出尽可能全面、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信息平台和营销渠道。引导大运河沿线区域文化产业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促进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实现文化与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区域聚集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载体。政府要通过规划布局和政策支持,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大运河沿线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引导中心城市建设以及发展各类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功能区;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引导各城市间的适度竞争形成错位发展,优化大运河沿线区域资源配置;搭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信息交流平台,收集产品和服务信息、管理模式、市场供求变化、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合作协调信息等,在共享互利的原则上,进行产业信息的互动交流,在产业关联效应作用下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聚集发展。
(四)引导和促进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既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也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机制是通过政府前瞻性的规划来推动的,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引导。大运河沿线区域应该整合各方力量,通过宣传引导,搭建文化交易平台,出台鼓励文化消费的政策等措施来刺激文化消费,针对文化供给借助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力量给予规范化管理,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和结构升级。
(五)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政府管制放松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之一。大运河沿线区域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制定符合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相关产业的准入门槛,放松对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管制。在财政投入上,加大对新兴文化产业项目的资金扶持,提高财政扶持力度、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甚至无息贷款等,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六)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
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发展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会受到相邻地区产业发展及其他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责任归属模糊,以及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资源要素的争夺会引发相邻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大运河沿线不同地区在制定产业升级政策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空间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优势。同时,注重各种政策手段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发展。
(七)动员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大运河沿线发展既要政府和市场主体发挥作用,也需要沿线区域民众力量的积极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区、居民”构成的文化认同多主体合作机制。立足大运河沿线居民生活社区资源,构建社区学习体系,培育民众参与能力,激发民间活力根源,动员沿线居民投入大运河发展事务。建立以大运河为文化认同的共识点,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举办民俗活动、开发特色项目等形式,强化民众对大运河文化的共同记忆,将体现大运河文化的社区传统风俗习惯和共同记忆的保存作为一种非正式秩序与习俗,促进无形的社会资本投入大运河沿线区域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目标重点。产业结构固然有其自身演进规律,但产业基础、发展环境、现实需求决定了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选择不能墨守成规,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我国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积淀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和积累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产业结构升级路径也会有不同寻常的选择。
(一)文化创意可以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
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源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被看作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实际上,创新驱动不能简单等同于技术创新。*杨蕙馨、王军:《让创新驱动发展行稳致远》,《人民日报》2018年3月20日。除技术创新之外,文化创意等思想性的智力成果也能够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奧地利学派就认为,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强调这种精神创造对于经济要素的统御作用。文化创意属于精神创造的范畴,但不是企业家或个别人的专属,而是需要形形色色、能力各异的创意人群,甚至包括纷繁细小的民间智慧相互启发、共同累积,汇聚成创新性的产业价值创造流程、模式、成果。
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创意则是从某种生活型态中萃取其象征意义再转化成消费符号。文化创意最大的效用就是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相比信息产业凭借技术渗透与其他产业融合,文化创意是精神创造的思想性成果,能够更容易、更深入地融入产品设计和创造,也更便于渗透到其他产业中并转化成符合各自产业特征和需要的新创意,联结产业价值链,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正如日本经济学家日下公人所言,文化是经济进步的象征,通过文化对传统经济的不断渗透,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不断扩大。*李怀亮、方英、王锦慧:《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2期。文化创意使得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文化更好地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格局,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区域产业融合和结构升级。
(二)产品和市场融合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
通过资源要素、企业、项目的空间集聚有助于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空间集聚和规模化的发展形式,历来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中所倚重的。从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园区、90年代的高新技术园区、本世纪前10年的综合型园区,到近年来倡导产城融合的复合型园区,我国产业园区实现了从功能单一的生产基地,到多业态融合、生产生活消费功能叠加的综合体的蜕变。但是,很多园区内的企业只是办公地点较为接近,在业务上则素无往来,园区“集而不聚”;有些综合性园区集聚了不同产业的企业,但没有找到跨产业融合的关联点,产业“融而不合”。这种在形式上实现了空间集聚但并未形成产业融合效应的产业园区,有益于提升产业集约化程度,但并不足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如前所述,产业融合的过程包括要素融合、业务融合、管理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等环节。空间集聚实现了初步的产业要素融合,园区内企业之间结成协作关系而形成业务融合和管理融合能够延展产业链,但并不能实现产业融合。文化资源的非稀缺性和文化创意的强渗透性,有助于跨产业进行创意设计并再造工艺流程所产出的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同,激发和创造新消费,拓展新的市场空间,进而提升跨产业协作的深度、广度和层次,使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供需关系等环节形成价值链,在保留各自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使融合的产业获得共赢。因此,实现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
(三)文化认同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
我国大量存在的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已经或正在导致资源分散和市场分割,对于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环境要求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而“一带一路”战略设想、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群建设的快速推进,使我国发展方略从行政区划转变为带、群等空间概念,区域一体化成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与结构的市场基础。
区域一体化是以区域间产业的科学分工为基础,通过要素流动和市场统一,使各方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源支持和市场支持。但是,区域间各城市由于利益因素互相博弈,协调机制不健全,存在同质化竞争、资源错配等现象。目前常用的协调区域发展问题的做法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工作机制,通过制度设计来推进区域一体化。事实上,文化认同在区域合作中能够发挥聚合效应,*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是各利益主体达成共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文化认同是基于区域之间共有的文化理念,建立区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各方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形成区域“文化共同体”进而结成“利益共同体”,由此推动区域一体化。
大运河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科技、工程领域的杰出智慧,后人不仅可以根据现存的文化资源提炼其文化符号和意义进行创造性转化,还可以不断滋生新的理念和创意,形成新的文化符号和要素进行创新性发展。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密集、消费能力强,依托文化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大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强势,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