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纸媒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以《春城晚报》为例

2018-07-10文/文

传媒 2018年12期
关键词:春城晚报受众

文/文 红

作者单位 山西传媒学院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传统纸媒昔日“一纸风行天下”的风采已经褪色,纸媒发展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纸媒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热点话题。《春城晚报》创办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和报网联动的全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模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晚报20强”。《春城晚报》媒体融合的实践与探索,对我国传统纸媒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再造全媒体采编流程

利用新媒体对地方纸媒的采编流程进行再造,是实现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全媒体融合发展的难点,因此各地方纸媒在进行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采编流程再造。首先,在思想上应当转变固有思想,组织人员学习新媒体知识和技术,树立全媒体思维,并依靠新媒体技术再造地方纸媒的管理流程,创新媒体管理模式。其次,想要实现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协调好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工作,不能只是发展新媒体而忽视传统纸媒,同时还需构建适应全媒体融合发展的采编流程,增强传统纸媒的时效性特点和用户体验。再次,打造一支全媒体记者编辑团队,要求记者编辑兼顾纸媒和新媒体平台的工作,多元化发展,地方纸媒需要加强报社编辑和记者的全媒体业务培训,提高团队素质。同时还需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更好地适应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今年,《春城晚报》创刊已有36年,该报培养了一支采写效率高的记者编辑团队。但是在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高效的采写团队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因此《春城晚报》改造了采编流程,尤其是采编团队的新媒体观念。该报在加强传统采编团队的新媒体培训的同时,还对传统采编流程进行改造,形成获取线索——现场采访——直接编辑短新闻或图片、视频——由手机客户端直接发送到后台再编辑的采编流程,经过改造后,用户在春城壹网上随时收看新闻。这种采编模式提高了纸媒传播的时效性,增强了用户体验。除了再造采编流程外,《春城晚报》还对传统媒体人员进行了再造。该报要求其所有的记者转变观念,实现报社记者和网站记者的完全融合,成为全媒体记者。为促进该报记者快速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实行双版稿酬制度,传统记者在接受纸媒稿件任务的同时,还要负责将新闻消息、图片、视频等内容上传至网,形成报纸和网站互动的传播模式,并对记者发布的新闻进行打分,分数高低直接影响稿费的多少。

打造差异化内容生产与传播矩阵

在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增多了,但是想要看的内容却减少了。尤其是传统纸媒,更是出现了同质化现象,有网友更是戏称各家报纸不相同的地方只有广告。由此看来,在全媒体融合趋势下,独特内容更加重要。《春城晚报》自不同媒体平台上发布不同的内容,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这一点是值得各地方纸媒借鉴的。此外,作为地方纸媒其本土化特点可以增强内容的独特性。如从春城壹网“七彩云南 一网天下”的宣传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网站的本土特色,其中“我的城”“美云南”等栏目的设置更是凸显云南本土特色。从《春城晚报》的多元渠道的发展战略中,该报非常重视内容构建,尤其是独特内容的构建,针对不同信息传播渠道,该报打造不同的内容,同时注重突出本土化特色。

此外,把握受众需求,是纸媒全媒体发展布局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在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地方纸媒应当明确受众需求,并强调内容建设,才能进一步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传统纸媒受众数量虽然在减少,但是仍有一部分忠实的受众。在全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布局下,多角度、多视野的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不仅仅依赖文字和图片,还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传播新闻报道,以此既能巩固老受众,也能吸引新的受众。对于年轻人来说,传统报纸具有年代感,查看也不方便,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具有新鲜感,因此《春城晚报》除了加强报纸内容建设外,还在其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平台上进行传播。

《春城晚报》APP的核心功能就是为受众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并借助传统纸媒的内容优势,以地方性新闻为主打,生产传播个性化、多元化新闻,引导舆论走向,贴近受众生活。在《春城晚报》APP上,内容定制是其差异化生产的一大亮点,“专题栏目”板块就社会热点话题定期推出系列化banner,受众点击后能够看到其他话题相关时讯,最重要的是受众可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偏好型新闻订阅。

构建大数据生态系统

当前,传统媒体在全媒体发展战略布局中,将重点放在网络平台建设和传播形态转变上,通过吸引受众,实行网络流量的“二次销售”。但却并不注重拓展产业链,也不注重创新集团盈利模式,导致难以同时经营众多平台和渠道,造血能力不足难以维持发展。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纸媒要采取有效措施,将所拥有的大量新闻资源转变为新闻数据库,以新闻数据作为生产原料,算法当作生产力,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系统。

地方纸媒在构建全媒体生态系统时,不应将收集数据信息作为重点,应当以信息数据处理为核心,提高数据加工能力,提高数据新闻的附加值,《春城晚报》为客户提供的第三方统计数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在2014年,《春城晚报》就引进了一套大数据营销管理服务系统,并在原产品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经过四年的发展,该大数据系统已经实现晚报社交媒体受众数据统一管理,并通过激活内部资源,拥抱信息技术,以数据挖掘、数据利用、受众管理、拓展产业链等方式,对自身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不断的升级再造。《春城晚报》构建的数据生态系统,是一个集合新闻数据生产、采集、加工、推送等为一体的闭合性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能产生有价值的应用及服务。

创新品牌营销体系

对于传统纸媒来说,发布广告是其创造经济利润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关注度和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很多广告主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新媒体中,对传统纸媒带来了冲击。在全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媒体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在融合发展中寻求更多的经济利润,以促进地方纸媒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广告经营模式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广告客户拥有更多的选择,传统纸媒不能面临广告客户大量流失的现状,以往“出钱登报”的营销模式已经落后,地方纸媒需要争取潜在客户,改变被动营销的局面。同时还要对现有的客户进行维护,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增强投放广告的附加值。《春城晚报》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潜在客户,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营销效果。该报提供第三方调查数据,搜集整理云南省甚至国内的市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给客户,为客户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并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

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营销活动平台创新。近年来,《春城晚报》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策划,组织开展了许多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营销活动,如“春晚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已经成为云南省的品牌活动。此外,还成功举办了云南旅游发展国际论坛、云南名优特产展销会、云南生态环境保护论坛等内容丰富、品质较高的“跨界”营销活动。地方纸媒可以借鉴这种经营模式,改变以往被动服务的现状,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提升产业品牌影响力,采取灵活的影响方式,提高产业经营效益。如利用新闻数据资源,提供付费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以优质资源提高产业效益。

地方纸媒融合发展是一种趋势,由“内容为王”向“用户为王”的方向转变,应当尽快树立全媒体思维意识,利用增强用户体验性等措施,推动传统纸媒的转型,《春城晚报》的探索无疑提供了重要范式。

猜你喜欢

春城晚报受众
China marca hitos ante el cambio climático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春城之约 昆明加紧筹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圣诞夜》晚报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
240码/秒,飞往果岭——在春城湖畔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