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载控制技术的轮轨摩擦管理方法研究
2018-07-10马颖明
郭 刚,马颖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
重载列车运量的显著增加,加速了轨道结构损伤和线路状态恶化,既有重载铁路车轮和钢轨磨耗加剧,特别是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速度增加,使更换侧磨轨的频率明显上升。
北美铁道协会在FAST环行线所进行的试验表明,轮轨润滑状态和干摩擦状态相比,钢轨侧磨速率迅速下降,减磨效果可达到2~10倍,轮缘磨损减磨效果可达到3~5倍[1]。美国铁路运营实践表明,钢轨采用涂油润滑技术后,机车能量消耗减少,最大可达30%,并且使重载列车的货车和机车轮对磨削或更换数量分别减少30%和50%,线路(特别是曲线区段)钢轨的使用年限延长50%。加拿大CP铁路公司采用轨顶润滑装置5年,曲线区段钢轨磨耗下降43%~58%,轮轨横向力降低40%~45%[2]。北美重载铁路轮轨摩擦控制目标是:钢轨轨角润滑以减小轮轨接触的摩擦系数、磨耗和车辆通过曲线的阻力,摩擦系数控制在小于0.25以下;轨顶涂覆摩擦控制剂使轨顶摩擦系数控制在0.35~0.40之间,减小轨顶磨耗和轮轨横向力,同时确保机车的粘着牵引力或制动力不受影响。
我国重载铁路已认识到轮轨润滑是解决轮轨磨耗的重要技术措施,但由于我国铁路管理体制和既有润滑技术上的多方面原因,使得目前我国重载铁路摩擦控制技术研究较国外滞后。目前我国重载铁路轮轨润滑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有机车轮缘润滑和地面或车载曲线钢轨润滑,后者主要用于解决曲线区段轮缘磨耗、钢轨轨头侧磨,二者在润滑剂材质上差异较大,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形,效果极不平衡,更难以进一步考虑轮轨摩擦控制。为了缓解上述现象,朔黄铁路使用了摩擦控制技术和地面摩擦控制产品,试用后表明该技术可行、有效。为进一步使用车载摩擦控制产品,特别需要对摩擦控制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测试[3-5]。
1 试验情况概述
1.1 试验列车
(1)制动试验
试验用机车为SS4B型机车,该型机车为8轴货运电力机车,是我国第3代(无级调速、交直传动)相控机车,继承了SS4型、SS4改型机车的经验并作了进一步技术改进;试验货车为54辆C80运煤专用敞车。
(2)轨道结构动力试验
试验用机车车辆为通过测试工点的摩擦控制列车,主要机车类型为SS4B,主要车辆类型有C64、C70、C80。
1.2 试验测点和主要工况
(1)制动试验
通过在朔黄铁路针对摩擦控制技术和产品应用效果开展现场试验,研究与评估摩擦系数变化对列车制动性能的影响。
制动线路和编组[6]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制动测试方案
测试时,制动初速:65±2 km/h;常用全制动:最大减压量170 kPa。
(2)轨道结构动力试验
通过在朔黄铁路针对摩擦控制实施措施应用效果开展现场试验,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点对轨道结构动力响应进行监测,选取的小半径曲线测试工点如表2所示。
2 制动试验
2.1 测试方式
(1)在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之前,开展原有状态下列车制动(最大常用制动)测试,共测试4趟,采集列车制动距离。
表2 轨道动力测试工点
(2)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之后,对测试列车(施加摩擦控制的列车)共进行4趟制动测试(最大常用制动),采集列车制动距离。
(3)将施加摩擦控制技术前后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确定其对列车制动产生的影响。
2.2 测试结果分析
(1)重车编组
重车编组在K172、K386处进行常用全制动,K172处为11.4‰~11.7‰坡道,具体描述,列车自制动开始至停车为止,全列车一直位于长大下坡道上;K386处为平直道,全列车均行驶到平直道上后实施制动,至全列车停止行驶为止,列车始终位于平直道上。在原有状态下列车实施最大常用全制动,所得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重车编组原有状态下制动距离
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之后,列车实施最大常用制动,所得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重车编组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之后制动距离
在原有状态下,重车编组在K172+100处常用全制动的制动距离平均值为927 m,在K386+900处常用全制动的制动距离平均值为623.5 m;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后,重车编组在K172+100处常用全制动的制动距离平均值为924.5 m,在K386+900处常用全制动的制动距离平均值为644.5 m。
由于制动试验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即使同一工况下各次的制动距离仍有差异,从以上试验数据可得,重车编组试验本身的误差约在4%以内。
对比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前后,各车次在K172、K386处的制动结果,其制动距离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3.4%。故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前后,重车编组列车制动性能基本一致。
(2)空车编组
SS4B+54×C80空车编组仅在K241+800平直道处进行常用全制动,全列车均行驶到平直道上后实施制动,至全列车停止行驶为止,列车始终位于平直道上。在原有状态下列车实施最大常用制动,所得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空车编组原有状态下制动距离
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之后,列车实施最大常用制动,所得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空车编组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之后制动距离
在原有状态下,SS4B+54×C80空车编组在K241+800处进行常用全制动,制动距离的平均值为553 m;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之后,空车编组在K241+800处进行常用全制动,制动距离的平均值为573 m。
由于制动试验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即使同一工况下各次的制动距离仍有差异,从以上试验数据可得,空车编组试验本身的误差约在6%以内。
对比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前后,各车次在K241处的制动结果,其制动距离平均值相差3.6%。
3 轨道结构动力试验
3.1 试验方案及标准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于2014年11月10日~11月26日在以上3个小半径曲线地段选择了3个里程点作为测试设备布置点,具体里程分别为K64+350、K55+500和K18+450。现场测试了轨顶摩擦控制状态(轨顶涂覆摩擦调节剂)、干燥状态(不使用摩擦控制产品)运营列车通过时的轨道结构动力响应,摩擦控制列车、运营列车均以正常运营速度通过各测试地点,不做特殊限定,摩擦控制列车在2014年11月16日~11月24日每天有两趟或3趟通过,采集到的摩擦控制列车共计14趟,车辆类型主要包括C64、C70和C80,机车车型均为韶山4B,安排为车号177、172和209的3辆装有摩擦控制装置的机车来完成轨顶摩擦控制涂覆任务。测试项目如下:
轨道结构安全性:轮轨垂直力、轮轨横向力布置1个断面;
轨头横移:上下股各布置1个断面轨头横移测点;
钢轨垂移:上下股各布置1个钢轨垂向位移测点;
轨枕垂移和横移:各布置1个轨枕断面测量垂、横向位移。
评判标准:根据货车运行安全性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等,形成本次检测的评判标准如表7所示[7-8]。
表7 轨道结构动态检测评判标准一览表
3.2 试验结果分析
下面以K18+500里程点小半径曲线动力测试结果为例,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1)C64、C70、C80这3种车型在通过测点时速度很难保证完全一致,故将车速分为3个范围:50~55 km/h、55~60 km/h、 60~65 km/h,再对车辆的脱轨系数、减载率、轮轴横向力进行动力学分析。车辆安全性测试主要结果如图1~图3所示。
图1 两种状态的脱轨系数、减载率对比柱形图(C80,V=50~55 km/h)
图2 两种状态的脱轨系数、减载率对比柱形图(C70 ,V=50~55 km/h)
图3 两种状态的轮轴横向力对比柱形图(C70 ,V=50~55 km/h)
采用轮轨摩擦控制技术,3种车型的运行安全性指标都发生了变化,其中轮轴横向力发生了较小程度的减小,最大减少幅度为6.14%,数值从16.19 kN减少到15.20 kN,工况为C70货车在速度50~55 km/h区间通过;内轨轮重减载率也发生了减少但幅度不明显,外轨轮重减载率普遍增大,最大增加幅度达到33.33%,数值从0.27增大到0.36,但最大值仍远低于安全限值的要求;内、外轨脱轨系数基本上都得到了减少,最大减少幅度为23.4%。
(2)根据C64、C70、C80这3种车型在50~55 km/h、55~60 km/h、 60~65 km/h车速范围下分别通过K18+500地面测点时所测得的数据,对轮轨垂、横向力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果如图4~图7所示。
图4 两种状态的轮轨垂/横向力最大值对比柱形图(C64,V=50~55 km/h)
图5 两种状态的轮轨垂/横向力最大值对比柱形图(C80,V=50~55 km/h)
图6 两种状态的轮轨垂/横向力最大值对比柱形图(C70,V=55~60 km/h)
图7 两种状态的轮轨垂/横向力平均值对比柱形图(C70,V=50~55 km/h)
采用轮轨摩擦控制技术,3种车型的轮轨垂/横向力最大值、平均值都发生了变化,其中轮轨垂向力虽然个别数值会有小幅度的减少(这主要是由于速度、超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但整体趋势上呈现增加趋势,轮轨垂向力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增幅分别为7.97%、8.46%;轮轨横向力无论最大值还是平均值趋势均明显呈现减少趋势,横向力最大值减幅最大为31.70%、横向力平均值减幅最大为21.62%。
(3)根据C64、C70、C80这3种车型在50~55 km/h、55~60 km/h、 60~65 km/h车速范围下分别通过K18+500地面测点时所测得两种状态下轨道结构动变形数据,每种状态按速度范围各取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果如图8~图12所示。
图8 两种状态的轨道结构动变形最大值对比柱形图(C70,速度50~55 km/h)
图9 两种状态的轨道结构动变形平均值对比柱形图(C70,速度50~55 km/h)
图10 两种状态的轨道结构动变形最大值对比柱形图(C64,速度55~60 km/h)
图11 两种状态的轨道结构动变形平均值对比柱形图(C64,速度60~65 km/h)
图12 两种状态的轨道结构动变形最大值对比柱形图(C70,速度55~60 km/h)
由以上测试结果可得,采用轮轨摩擦控制技术,三种车型的轨道结构动变形都发生了变化,钢轨垂向变形、轨枕垂向变形基本上都呈现增大趋势,钢轨垂向变形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19.77%、32.26%,轨枕垂向变形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20.17%、11.11%;钢轨横向变形、轨枕横向变形均呈现减少趋势,钢轨横向变形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减小幅度分别为21.62%、44.82%,轨枕横向变形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减小幅度分别为23.81%、38.71%。
(4)摩擦状态控制作用范围。以K18+500里程测点为例,根据朔黄铁路公司提供的运营情况表,统计出涂覆摩擦调节剂列车编组车型基本上均为C80和C64两种,通过对比以上两种车型的轮轨垂/横向力变化规律,分析得出轨顶摩擦控制状态持续作用范围。如图13、图14所示。
车载涂覆设备列车通过后横向力有个渐变的过程,接下来的2~3趟车的控制摩擦和降低横向力的效果还是具有一定效果的。
4 结束语
图13 C80不同趟次轮轨横向力变化均值
图14 C80不同趟次轮轨垂向力变化均值
在干燥轨面的条件下,通过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及产品前后的制动对比试验,空重车编组制动性能基本一致,重车制动距离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3.4%,空车制动距离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3.6%。
采用轮轨摩擦控制技术,轮轨横向力减幅程度普遍在10%~40%范围内波动,轮轴横向力减幅程度普遍在5%~30%范围内波动;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最大数值均未超过安全限值;钢轨、轨枕的横向变形得到了减少,钢轨、轨枕垂向变形则增大。
通过对钢轨涂覆摩擦调节剂后5~6趟车辆经过时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涂覆摩擦调节剂列车和后续4列车均可产生横向力降低的效果。其中,涂覆列车本身车辆的轮轨横向力降低作用效果最好,其余车次降幅效果依次递减,第4趟列车之后的减幅效果不再明显。
[1] 白东辉,程建平,马战国,等. 朔黄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润滑技术试验研究[J]. 铁道建筑, 2015,7(10):160-163.
[2] 钱立新.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J].世界轨道交通,2007(12):20-23.
[3] 耿志修.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 张弛易.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力学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2.
[5] П.T.格列别纽克.超重列车制动动力学[M]. 陈方昌,樊连波,译.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6] 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S].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69-89.
[7] 原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360-93 [S].北京: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1994:861-863.
[8] 国家标准局.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GB5599-1985[S].北京:国家标准局,19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