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去双腿,这位“三峡绣娘”却“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2018-07-10刘银春

当代党员 2018年13期
关键词:蜀绣双腿三峡

文︳刘银春

2018年5月15日,奉节县盛兰绣艺工作室。

天蓝如洗,阳光刺破云层照射进工作室内,洒落在绣绷上。

工作室主人石胜兰正以针代笔,以线作墨,在绣绷上飞针走线,娴熟而丝丝入扣,技法轻巧,犹如一位优雅的舞者。

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在石胜兰双手的钩织下,一幅绝美壮丽的《夔门雄姿》呈现在眼前。

凝视着刚出炉的作品,石胜兰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她伸了伸懒腰,用纤细的手擦拭额头的细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然而她的双腿却搭在轮椅上没有半点动弹。

原来,十多年前的一场意外夺走了石胜兰行走的能力,双腿截瘫曾一度让她与世界渐行渐远。然而,凭着一根绣针、一双巧手、一方绣布,石胜兰两获国家“工匠杯”金奖。失去双腿,这位三峡绣娘却“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坠落悬崖

时光倒回十多年前,一个让石胜兰永生难忘的盛夏之日。

那天,天气特别炎热,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灼伤了它们的翅膀。

勤劳懂事的石胜兰帮父母干了一天农活,伴着微弱的月光踏上归途,即便那条狭窄的山路已经走过千百遍,石胜兰还是不停地提醒自己要当心。

然而,陡崖并没有放过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脚下一个打滑,石胜兰便沉沉地坠落到崖底。

父母找到石胜兰时,她已昏迷许久,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簸,石胜兰终于被送进医院。

经过一场大手术,石胜兰挺了过来,却因脊椎粉碎性骨折导致双下肢截瘫,永远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受伤之后,所有一切都得像婴儿一样从头来过,就连翻身起坐、穿衣脱鞋都需要人帮助,一切都变了。”石胜兰的人生也跌落悬崖。

石胜兰在绣绷上飞针走线

然而,父母从未放弃过石胜兰,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去十多公里外的场镇做工,但不管多远,母亲每天都会赶回来替石胜兰换床单和尿片。

看着不辞辛劳的父母,石胜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躺在床上,一定要振作起来。”

此后,石胜兰开始了漫长艰苦的训练,每天一寸一寸地尝试着挪动身体,从脑袋开始一点一点往上抬高,不知道过了多少天,石胜兰竟然可以靠着垫子支撑坐立起来。

对于脊椎粉碎性骨折的人来说,能坐立起来就是奇迹。然而,石胜兰却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在反复训练下,她最终竟可以坐在轮椅上为忙碌的父母做饭,还跟着邻居奶奶学上了十字绣。

结缘蜀绣

随着年龄增长,不能行走,不能正常生活,让石胜兰一度彷徨于如何养活自己。

然而,上天为你关闭一扇门时,只要你愿拼搏、不服输,它还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2007年,对于21岁的石胜兰来说,正是人生另一扇“窗”的打开之时。

那年春日的一天清晨,石胜兰偶得机会出门,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热心的老奶奶。

两人聊得很投机,老奶奶怜惜地看着石胜兰,告诉她虽然双腿不可以站立,双手还可以学点本事,并向她推荐了刺绣。

后来,在母亲的陪同下,石胜兰来到琼缘绣坊,跟随蜀绣技师单大琼学刺绣。

经过几天的接触,蜀绣让石胜兰沉寂许久的心荡起阵阵涟漪,她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

这是许久不曾有过的感受,石胜兰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为了尽可能节约,母亲每天都要推着石胜兰走一个小时的盘山公路,然后背着她从一楼爬上五楼,而母亲的身上到处都被轮椅撞得青一块紫一块。

三个月的学艺时光虽然短暂,但石胜兰却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身体的不便并没有影响她对刺绣的痴迷,家人与老师的照顾,更让她信心百倍,学起来也比别人更加用心。

离开老师后,石胜兰又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但这次她可以和针线对话,与刺绣为舞。

奉节的深冬格外寒冷,在出租屋里创作的石胜兰经常会因绣花针掉落而无能为力,只能匍匐在地上,一寸一寸挪动没有知觉的双腿尝试去捡。即便如此,石胜兰对蜀绣却愈发痴迷。

就这样,石胜兰的首部作品《绝美三峡》成功出炉,并获得重庆市第三届工艺美术展银奖。这无疑是对石胜兰艰辛付出的肯定,也让她对刺绣多了一份执着。

锦绣人生

身体与环境的局限,曾让石胜兰的创作陷入瓶颈期。

后来在上海参加的康复培训中,石胜兰在轮椅大家庭里结识了不少朋友,他们的乐观开朗,让她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美好。

将这种感觉带入刺绣创作,石胜兰领悟到了一个道理:贯穿刺绣作品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曾有过迟疑和挣扎,但它们交织在一起,就是为了努力绽放自己。

人生亦是如此,越努力,越幸运。

2015年7月,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石胜兰结识了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吕凤子之孙吕存老师,他是乱针绣第三代传人。

吕存告诉石胜兰,在刺绣的道路上除了要勤奋坚持以外,还要学会大胆创新,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可以尝试将家乡的风景名胜与刺绣进行融合创造。

吕存的一番话让石胜兰如梦初醒,可风景刺绣在刺绣领域十分少见,石胜兰之前也未学过此类针法,这样的创新异常艰难。

为了创作出独特的作品,石胜兰经常一个人在房间内钻研配色和绣法,时常因为一根针线没顺好,把辛苦一天或一个月的作品拆了重做。

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地刺针、拉线,石胜兰患上了肩周炎和颈椎病,连吃饭都要母亲喂,还多次因长时间用眼,导致眼睛干涩、胀疼,曾一度看不清东西。

皇天不负苦心人,融入石胜兰情感和创新绣法的作品《白帝雄姿》荣获2016年国家“工匠杯”金奖。

2017年10月,石胜兰携新作《游来三峡》再次斩获国家“工匠杯”金奖。2018年,石胜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而今,石胜兰依旧一门心思扑在刺绣上。她说:“自己最满意的永远是下一幅作品。”

谈到今后的打算,石胜兰腼腆地说:“蜀绣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希望通过我微小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近蜀绣、了解蜀绣、喜欢蜀绣,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蜀绣双腿三峡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边看电视边健身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孩子喜欢夹着双腿 真相竟然是……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摇摆包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春到三峡
新媒介下蜀绣“关系传播”探析——以蜀绣作为国礼承载关系为例
双腿深蹲起立,动作简单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