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六段锦”导引功法研究

2018-07-10王玉星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邪八段锦功法

王玉星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1 历史脉络

“八段锦”作为中国健身气功中的重要流派,早在北宋就已广泛传播,最早、最完整的八段锦可追溯到《修真十书》中的“钟离八段锦法”。明清时期,八段锦的广泛传播与流行,故许多养生家在习练之余,一边结合自身经验,一边根据锻炼的需求对八段锦进行了创编,便衍生出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冷谦,明朝初期的一名官吏,善于修炼养生术,提倡养生顺应四季变化,结合呼吸吐纳著有《修龄要旨》,被后人辑入《颐身集》。《修龄要指》共九篇,依四时有“四十调摄”、“四季却病歌”;导引保健类的、有“导引歌诀”、“延年六字总决”、“长生一十六字诀”、“十六段锦法”、“八段锦法”;养生祛病法有“起居调摄”、“却病八则”。在不断的流传中,演变出了窦银青八段锦、立式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等不同的流派。清光绪一十四年的《新出保身图说》与《八段锦图》,是八句七言歌诀的早期版本。

七言歌诀:1、2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3、4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5、6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7、8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十二段锦”其别称为“文八段锦”,最早见于明代朱权(仙)的《活人心法》,其名为“八段锦导引法”后在清代徐文弼的《寿世传真》中则更名为“十二段锦”。

十二段锦总决图如表1。

十六段锦和十二段锦是直接以钟离八段锦法为基础上改编而成。其中主要有:明代嘉靖年间河滨丈人编制的“导引约法十六势”,录入《摄生要义》,后被冷谦更名为“十六段锦”,录入《修龄要旨》。

十六段锦是在钟离八段锦和十二段锦的基础上,又参合以上各法之所长创编而成。动作名称如表2。

2 功法技术结构

明代河滨丈人撰《摄生要义·导引篇》、徐春甫《古今医统一大全》卷100《摄生要义·导引》清尤乘《寿世青编》书文中均记载十六段锦。本功法可全套操练,以治疗全身性疾病,每节皆有对应的病症。十六段锦的“健身”不同于一般健身操和有氧运动类的健身活动,后者大多是通过全身大肌肉群的运动提高心、肺活力动能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气功健身的功能体现在通过“身心的相互作用”,“优化”人体的各种机能(如表3),因此,十六段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身体锻项目,而是一种“心身调节技术”。

表1 十二段锦总决图

表2 十六段锦动作表

3 十六段锦功法技术特点和应用

十六段锦是在钟离八段锦的基础之上,借鉴了唐朝胡愔“脏腑导引法”等多种导引法的要素内容编制而成,其重要作用是每段皆点出可祛“之邪”。早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这种养生之法可以强身健体,防预疾病于未然,它与其他养生之法作用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能祛除脏腑邪气,而且能消除不同肢位的“积聚风邪”以及“邪气”。其在临床中疗效为:一般整套操练来治疗全身各部位所患疾病,或在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之时所用,特别是对身体关节病症、风寒湿邪侵袭脏腑等症状有积极的改善恢复作用。

3.1 胁肋风邪

所患疾病具有喜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之外邪,唤作风邪。

风为春季之主气,风气势胜,侵人体以致患病,就是本文所述风邪。尽管风是春季的主气,但是一年四季都存在。所以说,风邪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尤以春季最为常见。风邪其特征是轻飘无常、动摇,任何地方皆能到达,风邪是外感之疾最仰赖的致病之因,被人们称为“百病之长”。胁肋,亦名肋骨,处在人体胸侧部。胁肋风邪经常会使人体患上游走性关节疼痛、胁肋胀痛、皮肤奇痒难受,病发之处不固定,反反复复。可选练十六段锦第一、七、十四节,此四节动作通过拧转、牵拉两侧腰肋,缓解胀痛等症,对两侧胁肋因风邪所致的病症具有预防改善之效。

3.2 腰肾病患

中医学中对肾脏的功能描述为:肾具有藏精、主水、纳气、主骨生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个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器官和各脏腑器官之间的生理活动,都与肾脏有着紧密联系,腰肾病患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十六段锦中的第七式“摩腰”通过两手握固在腰肾处按摩,并以肩为轴大幅度旋转,可去除腰酸、胁肋胀痛等症状,第十二式中的“背手”以呼吸带动腰胯的扭转,可带动后腰肾区部位的扭转和膀胱经的拉伸,故对去除腰肾间风邪具有积极作用。

表3 十六段锦健身表

3.3 心脏、肺脏疾病

心脏与肺脏疾病属脏腑风邪,如恍惚,夜卧惊恐,不得入眠胸闷气短等,十六段锦中的第二式“按项”通过双手抱头,拉伸胸膈肩颈之间,可对其有改善,第八式“排天”双臂反捶背部与腿部两侧胆经可去除四肢与脏腑风邪。还有第十式“曲脊”和第十一式“扳身”主要是通过对身体脏腑的收缩伸展从而挤压脏腑,可以达到去除心、肝所聚积邪气的效果,对心悸、心痛、失眠及胸肋涨满、情绪抑郁或易怒等有很好的调养效果。

3.4 四肢疾病

四肢患病多为骨、关节、肌肉、神经等疾病,第五式“开弓”通过双臂左右对拉拔长,可去除肩胛臂膀酸痛,第十三式“背手”双手握固,使两臂动作以肩为轴进行前后伸展,通过对肩部肌肉和经络的松紧性练习,使相关部位肌肉气血循环变得活跃,所以,这可以使两肩之间的风寒湿邪消失殆尽,起到预防和改善上肢疾病的作用。第十五式“漱津”两脚相扭而行,或前进或后退,以步伐带动扭胯,活动下肢经络,起到预防改善作用。

4 结语

气功太极十五势遵法阴阳而充满哲学思维,五禽戏模仿动物而形神兼具。健身气功具有祛病强、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成本等多种功能的特点,在当下已经成为改善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截至2016年7月,全世界在练健身气功者有将近600万人口,伴随着锻炼人群日益增加,人们对健身气功的需求日益提高,健身气功传统功法的推广普及也是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传统功法十六段锦适用于不同人群以及不同部位的风邪病症,易于传播,且其强身健体、延年祛病效果很显著。

猜你喜欢

风邪八段锦功法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勤习八段锦,促进心理健康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空劲气功概况(一)
对健身气功表演套路的探讨
八段锦源流考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