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奈的色彩发展
——莫奈的艺术之路
2018-07-10黄小玲
黄小玲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1 结缘光与色
西方的绘画史,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徜徉在这块神奇色彩的土地上。而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应该算是西方绘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现代艺术的起点。而在其中,被誉为印象主义之父的莫奈更应该值得研究。
众所周知,莫奈是印象派最重要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下面,笔者就以莫奈不同时期的油画中颜色的变化来对印象派前期的作品和色彩研究进行一下简单的阐述。少年时期的莫奈与大部分孩童并没有什么异常,直到1858年受到了画家布丹的影响,并开始接触和了解外光绘画,于是一步一步的形成了印象派的绘画思想。为人类的绘画做出了不可限量的贡献。
说莫奈的绘画,笔者认为,应该从1860年,莫奈结识了毕沙罗、雷诺阿等印象派前期的核心人物之后,画风渐成,思想日益清晰。
1860年之前,莫奈受巴比松画派及布丹的影响,开始接触外光绘画,并初步有了对光与色之间关系的研究。1860年到1865年莫奈开始有了逐渐成形的光与色之间联系的概念,但直到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绘画风格,这可能是他唯一不足之处。
1865年到1870年,莫奈正式开始了早期的创作,这时他的画面已经逐渐开始出现印象派特有的小笔触。这时的莫奈开始探索他对大自然的第一印象,开始只注重物体的色彩关系而开始忽略物体的形体而非色彩方面的因素。(这也有可能他开始在质疑所谓真正的写实并非研究对象的体积结构,而是对象本身对我们的主观刺激——那它就应该是二维的,而非三维)那么,这是否就让他逐渐产生了一种所谓的印象主义思维呢?当然这还有待考究。我们再来看看《野餐》(见图1)、《圣阿德列斯的阳台》(见图2)等。从图中不难看出莫奈在色彩上几乎已经脱离了古典油画的束缚,开始只针对光与色进行研究。就如暗部,已经不是之前的一成不变的酱油色,已经有了偏天光和周围物体反光的颜色倾向。就如王以时先生所讲的:“在印象派的眼中没有暗部,只有受阳光直接照射和受天光或反光影响之分。正是由于暗部的色彩变得丰富,使得油画充满了活力”。虽然看上去像未完成的作品,但是色彩带给人们休闲惬意的感受,这是莫奈在颜色上的一次伟大的突破。
图1 《野餐》
图2 《圣阿德列斯的阳台》
图3 《日出·印象》
2 印象·日出
19世纪70年代,是印象派的鼎盛时期,活动频繁。莫奈在这段时间也有了很多新的思想。扬名于后世的《日出·印象》(见图3)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同时在1874年3月25日,印象派第一次独立展出了自己的作品,《日出·印象》位列其中。这幅日后的传世名作在当时被人们批判的体无完肤。有批评家戏虐的称之为“印象主义的画展”。印象派由此得名。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幅《日出·印象》,表现的是画家对所看到的“日出水面”这一转瞬即逝景象的感受和印象。画中表现的是在天水一色的朦胧晨雾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水中的船和岸上的景物用蓝绿色彩轻松的勾画出来,整个画面的一切物体都融成一片。还是一样,没有过于复杂的形式,也没有太注重体积等,只是通过各种色彩倾向的颜色表现出了日出给人们的印象,成为了名作。第一次画展前后,莫奈等印象派画家创作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直到1876年的第二次联展。期间,莫奈接触了日本的“浮世绘”并对其中色调极富生气的风景画感触颇深,这也深深的影响了莫奈一生的绘画。《阿尔让特依的塞纳河》(见图4)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幅画中,可以看出浮世绘对莫奈的影响。直到这时,莫奈的画还是有一些写实的影子,尽管他在印象派前期的画家中已经是最能表现自己主观情感和光与色之间关系的画家。他的颜色要更加主观一些,但还是要画的颜色感觉像是物体本身。
图4 《阿尔让特依的塞纳河》
图5 《鲁昂大教堂》
19世纪80年代,莫奈的意识上基本形成一种如何适应自然的微妙的变化,人怎样与自然协调这一种方式的自然观,我们可以从《鲁昂大教堂》(见图5)中得到切实的证明。为了描写大教堂,他特意在其对面租住了两个月,在自然的晴、阴、雨、风、昼、夜等推移变换中摸索,最终莫奈描绘出名作《鲁昂大教堂》独具神采的自然印象。画家创作开始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倾向,光影与色彩成为画家造型的灵魂,画家表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鲁昂大教堂》的组画也可以说是在探求北斋、广重的浮世绘风景版画过程中,莫奈内心深处所向往的富士山在自然中的变化,表现出画家心中别开生面的独具朦胧之美的一种自然印象的的富士印象图——《鲁昂大教堂》。
图6 《干草垛》
图7 《睡莲图组》
3 有抽象意味的睡莲
1890年,由于身体原因,莫奈行动不便,便将吉维尼改成睡莲花园,之后一直在此画了20多年的睡莲。期间,莫奈还画了一系列的组画,如《干草垛》(见图6)《白杨》等。所谓组图,就是画相同的物体在不同光线、环境、时间所产生的不同的色彩及气氛。是莫奈的一个特色,亦可以说此时的莫奈已经对光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的把握到了一个极致。虽然《鲁昂大教堂》同样是同样物体在不同时间、光线下的绘画。但它除了用不同色彩之外,还有不同的笔触和绘画手法。而这时的作品完全只凭色彩的不同来制造不同的气氛。这时的莫奈眼里只有颜色了。就拿图6来说,简单的几个形式,加上红色与黄色的交接,形成了火热的感觉,加之蓝紫色背景的衬托,使得黄与红的交叉更加的惹人眼球。分明是正午时分的草垛印象。其他几组也是一样,让人看到第一眼时就能联想到当时的天气和阳光。这些只是通过色彩简单而彻底的表现了出来。
《睡莲》(见图7),莫奈这一生最伟大的作品自然要数他的《睡莲》系列。莫奈画了20年的《睡莲》,共画了48幅睡莲题材的作品。他人生的最后时段都交给了他的这片后花园。到此时,莫奈已经逐渐完全放弃了物体的形状、体积。他的眼睛里只有这一块块搭配和谐的色彩。以至于最后他的睡莲只有神在、色在而行不在。莫奈曾说过:“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一小块蓝色,这是一长条粉红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止。”这时,莫奈的绘画开始向写意方向发展。而且,越到后来,莫奈的画面越抽象,你已经无法从他的画面中看到他所画的物体,看到的只是意向的、写意式的不同方向的跳跃的色彩。这时的莫奈达到了印象色彩的极致,同时,印象派也发展到了尽头。
从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印象派前期在莫奈的带领下,让我们脱离了古典油画酱油色的束缚。他们将画布搬到户外,仔细观察尤其是所谓背光面收到的天光和反光的影响。给了暗部色彩。他们的色彩纯度偏高都有色彩倾向。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谐,他们让色彩在一幅画上和谐相处。多用小笔触,一遍一遍的进行不同颜色的覆盖。使得颜色之间相互融合在一起和谐共存。他们不像古典油画那样注重形体,而是将精力用到颜色上。将色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也是印象派对绘画史的卓越贡献。
4 结语
总的来说,莫奈称得上是最伟大的色彩大师,他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把握能力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同时用色彩来描述印象的手段也至今无人超越。但是印象派也有其局限性,过分的依赖光与色的关系进行绘画,无疑作品的长久性受到了限制,作者描绘的只是物体在偶然光线下产生的偶然的效果,使得画家再绘画时受到限制。所以,在很多时候,人们无法了解作者的感受,甚至作者本身在不同时期也无法对同一组物体产生相同的情感,莫奈的几幅组图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印象派的色彩是每一个画者应该学习和接受的,因为他代表了绘画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