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共建设的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及其主要特点研究

2018-07-09王文力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2期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

王文力

摘 要: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机制运行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监管不力,反腐力度不足等问题,不利于现代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背景,对公共建设下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并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通过建立统一的电子招投标监管机制、加强招投标过程信息的公开性来避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以期达到对招投标监管机制进行规划管理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公共建设;工程招投标;招标监管;投标机制特点

1 引言

工程招投标机制是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共资源建筑工程投资过程中[1]。但由于政府监管机制缺失,惩处力度不足,地方保护意识严重等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共建设招投标机制运行的公平效果,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导致严重的腐败现象,极大的破坏了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健康性,触碰了法律底线[2]。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基于公共建设的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及其主要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深入研究了我国公共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监管机制的主要特点,提出对监管职权进行完善的相关建议。以达到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创新监管机制等目标,有效实现工程招投标的市场监管职能。

2 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特点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工程投招标体制上仍存在地方保护、暗箱操作等问题。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招投标活动仍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难以达到公平、公开、公正的要求[3]。为了更好的保障公共建筑工程招投标机制有效运行,对招投标监管机制及其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当前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主要存在监管缺失,惩处力度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的发展,不利于建筑行业的良好运行。

在公共建筑工程竞招标监管机制中,由于监管缺失,时常出现对企业利益链接监管不足的问题,投标企业通过提高建筑产品购买预算成本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实现特殊经济收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保障建材质量,易造成极大的经济和资源浪费,以及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议设立统一的公共工程资源采集监管部门,对招投标过程中的产品采集过程进行有序采买,全程进行监督,节约预算成本。

由于公共建设工程投招标机制存在地域保护等现象,地方政府与竞标、招标企业甚至当地监管部门易出现利益瓜葛,难以对竞招标机制进行统一监管,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竞招标监管机制的规范化要求,不利于完善公共建设竞招标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保障建筑企业通过公平的竞标环境获得工程项目[5]。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设置公共资源网络交易展示平台,公开竞标项目,另外可设置跨区域监管体系,避免低于内部企业和政府出现利益链接现象,以保障市场开发的有序性。

我国建设招投标监管机制需要多部门协调工作,这种情况下易造成监管人员冗余,监管权责不清等管理乱象,各监管部门规范性文件及执法权利不太,易导致交叉重复性监管乱象,造成了严重的行政资源浪费、部门推卸责任、监管缺位等问题。严重降低了监管力度和工作效率,影响监管实效性作用以及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的运行效果。因此建议规范工程投招标监管部门工作内容,明确相关监管部门权责,保障监管机制的规范性,保障招投标运行的合法性。

3 基于公共建设的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设计

近年规范和整顿建筑市场发展秩序为重点内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监管整頓,虽达到了一定效果,但仍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建筑市场的混乱秩序。随着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无标底招标和工程交易中心分离制度逐渐得到全方位推行。许多城市先后建立了工程交易中心,公开处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进展情况和信息,并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开通信用网站,对招投标相关企业信息进行有效审核和评估,高度跟踪建筑施工过程,达到规范和维护建设市场秩序的重要作用。

为了有效解决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的常见问题,要规范监管机制的运行效果,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对公共建设的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流程进行设计,明确监管部门职权,保障监管到位。

结合各部门负责人员,建立相关监管审查委员会,制定招投标有关制度,整理备案资料并在各部门选派监管人员进入招投标交易中心对投招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及时公开投招标信息和监督管理结果,以便为网络和媒体提供真实信息,强化群众的第三方监督。结合先进的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公共见着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以达到信息公开化的设计目标,完善全民监督的设计目的。通过工程招投标网络监管系统对公共建设投招标监督机制进行完善,解决当前工程竞招标中存在的监管问题,实现有效规范竞招标流程,达到提高监管工质量和工程施工效率的目标。促进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保障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长久的发展。

4 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优化建议

为了保障监管有效、惩处有力,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藐视法律,贪污腐败等现象进行严格打击和惩处,有效截断利益链条,进行公开透明的统一公共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机制,达到建筑施工监管的有效性。提高惩处力度,完善监管流程,避免监管过程中出现处置不规范等问题。对监管单位及问题进行精确记录,并对相关企业不良交易信用进行记录。另外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行政职责,对投招标交易体制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完善交易监管规则、简化操作流程,设置监管服务机构,依法对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和审核,利用现代化电子监察设备实行全程监控管理。并积极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有效处理违法违纪行为。

在工程投招标过程中,由经验丰富,资质深厚的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的预算、投资、工程进度和建筑质量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明确划分投标企业、监管部门、招标企业三者的职权和关系。以制约平等的合同关系为前提形成主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关系特征。在此机制下建筑投标、招标和监管机制的主体都有较强的独立性,主体间不构成直接关系,但彼此都是约束主体的特点。在此特征基础上,工程建筑施工方和供货方进行直接订货交易,形成先成交、后生产的交易特点,不需经过中间环节,避免出现提价、回扣等现象,避免了建筑产品市场在交易过程中出现内部经济利益链接。

5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共工程建设投招标监管机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共工程招投标是当前建筑市场中的敏感的领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对招投标进行机制有效监管势在必行。基于上述原因对公共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的主要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了招投标监管机制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达到公开公共建筑竞招标流程信息,保障监管公平公正,达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健康长久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仕廉,沈雪彤.关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监督管理改革的思考[J].项目管理技术,2016(4):42~47.

[2] 丁斅,盛昭瀚,刘慧敏.基于模糊综合分析和Gale-Shaplev理论的重大工程二阶段招投标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7(2):147~154.

[3] 符浩,沈文欣,唐文哲,等.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管机制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2):68~71.

猜你喜欢

工程招投标
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工程招投标编制与合同索赔实务》课程开发与实践
浅谈如何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浅谈火电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困难及建议
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措施分析
探讨石油石化企业的工程招投标管理
试论如何利用施工图预算编制招标控制价
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