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引流中的应用

2018-07-09姬爱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发生率

姬爱莉

【摘 要】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比较。结果: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发生颅内出血、过度引流、颅内感染及穿刺部位感染的比率明显降低,生理评分及心理评分均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蛛网膜下腔出血;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inoid hemorrhage,SAH),是指由于脑底部或脑表面所引起的脑部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脑卒中病例中的5%,其中12%的患者因此猝死,50%的患者因此造成永久性残疾[1]。在SAH时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加速瘀血排出,有利于SAH患者的治疗。有研究发现持续腰大池引流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SAH的治疗效果,在本项研究中,通过对60例SAH患者腰大池引流配合临床路径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于本院神经外科治疗的SAH接受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34~69岁,平均(45.78±18.92)岁。纳入标准: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分析》[2]。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有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等;精神异常不能完成使用者。

1.2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生命体征检测。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2.1 引流前护理 由于SAH发病急促,病情危重,患者多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情绪的疏导,降低其对医护人员的抵抗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1.2.2 引流中护理 协助医师麻醉消毒,待穿刺针穿刺腰大池,脑脊液通畅流出后,拔出穿刺针,固定后,在引流管上连接三通管,包裹后,胶布封闭,保持无菌状态。

1.2.3 引流后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干净舒适,嘱患者术后平躺,实时观察心电监护,患者有无恶心、发热、意识障碍;保证引流管通畅,记录脑脊液颜色、质地、引流量,若脑脊液出现颜色变深,质地变混要随时警惕感染可能,同時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量,避免引起张力性气颅,或由于过度引流而引起的低颅压,随时监测血压、氧饱和、心率等指标。

1.2.4 感染防护护理 在引流前、引流中及引流后保证绝对无菌操作,做好置管部位消毒,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征象。定期留存脑脊液进行生化检查。如发现颅内感染,及时上报上级主管医师,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大小,有无意识丧失等情况。

1.2.5 心理护理 在术前、术中、术后都注重患者的心理调摄,做好疾病的宣讲及家属的配合护理,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加强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

1.3 监测指标

两组有效率比较,其中,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患者治疗后生理、心理评分比较,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发现,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降至20.0%,过度引流发生率降至10.0%,颅内感染发生率降至6.6%,穿刺部位感染的比率降至6.6%,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2。

2.3 通过对两组患者

通过对两组患者生理及心理评分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生理评分及心理评分分别为38.12±6.89、41.01±6.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见表3。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内注入血液的颈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达22.5%/10万人,且致死率高达50~70%,致残率达20%~30%[3]。如何有效的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降低其发生后并发症的发生成为现如今研究的重点。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止血、防治脑血管痉挛以及抗癫痫等内科治疗,在此同时给予腰大池引流,使脑脊液的代谢途径改变,减小蛛网膜下腔血肿,并且较腰穿优势更加显著。但与此同时,腰大池引流可能存在患者较为抵触及感染的可能。在本项研究中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腰大池引流的同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生理评分及心理评分。

在本项研究中,给予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的同时给予临床路径干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在术前、术中、术后都注重患者的心理调摄。研究发现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患者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过度引流、颅内感染及穿刺部位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生理评分及心理评分均明显升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之升高,综述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清海,杨鹏飞.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384-392.

[2] 白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55-56.

[3] 黄清海,杨鹏飞.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384-392.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发生率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剧烈头痛?
剧烈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